前些日子,学校里疯传赵魁与田家小姐拍拖,教务主任对他不由得高看一眼。
这时,就见教导主任笑着开口道,“赵魁同学,这位是郭教授,有名的脑科专家,他有事找你。”
郭姓中年男子见赵魁是他要找的人,忙站起来,与赵魁握手说,”你好,小赵同志,你让我找的好辛苦啊!“
赵魁一脸好奇,他好像并不认识这位郭教授。
于是,他疑惑的问道:“你找我什么事?咱们之前没见过吧!”
郭教授似乎对赵魁的情况非常熟悉,开口道,“你外公是不是叫李勋?”
“是啊!”,赵魁意外的回道。
“那就对了,我有件非常机密的事情想问你,希望你配合!”
”什么事?“
“这里不方便说,我需要与你单独谈谈。”
“我还有课要上,只怕不方便。”赵魁看了眼教务主任,有些不想去。
“没有关系,我已经帮你请假,教务主任也已经同意。”郭姓男子微笑着说。
郭教授不经赵魁同意,就让他跟自己走。
着实令赵魁不爽。
于是,赵魁推脱道:“我今天还有些事要办。”
就在这时,教务主任插话道:“郭教授打算在我们学校立个科研项目。这可是你为学校做贡献的好机会,赵魁同学,你千万不要推辞啊!”
听教务主任如此说,赵魁也不好再拒绝,只好说道:“那好吧,不过我需要先回班级收拾东西,处理一些事情。”
“好,下午我会来接你。”
不知为什么,赵魁感觉这个郭教授不是好人。
为了安全起见,在那郭教授离开后,他给老杜打了个电话。
由于,最近很忙,老杜叫赵魁小心一点,便挂了电话。
到了傍晚,一辆白色轿车,将赵魁拉走。
在路上,这郭教授自我介绍叫郭冠宇,是一名著名的脑科教授,曾与赵魁的外公李勋公事过。
走了半个小时的路程,他们来到一家叫普隆新的大酒店,郭教授已经在里面订了一个单间。这单间位于三十三层顶楼,里面装修非常华丽,南北通透,从落地窗可以俯视整个洛城夜景。
此时,外面霓虹灯闪烁,车辆川流不息,美不胜收。
郭教授为赵魁点了鲍鱼、大龙虾、刺参等美食。
赵魁虽然吃过许多好东西,却没有专门吃过海鲜大餐。
见郭教授招待的规格如此高,赵魁对对方的印象,立刻好了许多。
接着,郭冠宇聊起与赵魁外公李勋一起工作的经历。
在他的描述中,外公李勋是个严谨的人,平时不苟一笑。
他们两人的关系非常好。
可惜,后来因为一系列变故,两人再未见面。
郭冠宇还谈到了赵魁的母亲,那时候赵魁的母亲还非常年轻,只有十八岁,是个活泼的女孩,。。。。。
赵魁认真的听着,对郭教授的好感,也再增加。
等吃的差不多了,郭冠宇突然问赵魁:“小赵,这么多年我也没有孩子,见到你,就感觉像遇到了自己的孩子。只是,我有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希望你帮忙。”
“什么愿望?”赵魁吃着龙虾,嘴里含混不清的说着。
“我是搞研究的,专攻人体生物电场转移,通俗的讲就是记忆移植。这些年我也搞出了些成果,可惜在生物电场融合方面并不擅长。你外公却是这方面的专家。不知道,你是否有他留下的笔记,或者其他资料。”
赵魁一听,立刻明白了郭冠宇的目的。
原来,搞了一圈,是为了这个。
赵魁思考了一下,问道:“郭教授,您是个人研究,还是代表国家的研究机构。”
郭冠宇呵呵一笑,说“当然是国家的研究机构。”
接着,赵魁又问:“你们研究人体生物电场转移的目的是什么?”
在赵魁的理念中,认为知识只能用于服务人类,不能违背伦理。
郭冠宇神情庄重的开口道,“当然是为了医学研究,治疗人类疾病。”
听此,赵魁心中略感宽慰。
不过,他并不是头脑简单的小青年。
知道不能轻信于人,还需听其言,观其行。
于是,他开口道,“我外公确实留有笔记,好像与你说的生物电场转移技术有关。”
“真的?!笔记在哪?”
得到赵魁的肯定答复,郭冠宇非常激动,眼睛露出兴奋的光彩。
赵魁不紧不慢的说:“那东西在翔龙基地。”
此话一出,却令郭冠宇如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都有点不好。
随后,赵魁又说,“不过,我已经把里面的资料记在脑子里。”
“太好了,真被你吓着了。”,郭教授拍了拍胸口,暗舒一口气。
“只是,这么长时间,我也忘了部分内容。也许参观你的实验,可以让我回想起一些东西。”
赵魁之所以如此说,却是另有打算。
他打算刺探郭冠宇底细。
等真正确认对方的目的,再将那些资料交出来也不迟。
然而,赵魁的话,却将郭冠宇搞的心态爆炸。
他暗恨赵魁不一次将话说清楚。
不过,为了得到赵魁,手中的资料。
他还是笑着开口道,“我的移动实验室,已经运抵洛城,你可以与我一起见证,伟大成果的诞生。”
吃完饭后,赵魁并没有回家,而是在郭冠宇的安排下,在附近宾馆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郭冠宇便拉着赵魁来到一处位于郊区偏僻位置的生物制药工厂。
这工厂不是很大,却非常干净,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很忙碌。
但这些工作人员,给赵魁一种怪怪的感觉。
他们似乎都很怕郭冠宇。
随后,赵魁跟着郭冠宇来到一个巨大的钢结构实验大楼。
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在摆弄各种仪器。
赵魁看到几个正在参与实验的人,躺在床上。
只见,有数百根各式线路,连接他们的身体。
当技术人员下达指令,参与实验的人会立即做出动作。
那些机器则会记录下他们的脑电波。
这时,郭教授解释道:“我研究出来的这些技术,将能为我们人类制造机器外骨骼。也能让人无需学习,就能掌握知识。。。。”
听了郭冠宇的介绍,赵魁对郭冠宇的研究充满憧憬。
对于,这些不懈探求知识的科学家,赵魁都非常尊重。
于是,不久后,赵魁将一部分外公留下的知识资料写了出来,交给郭冠宇。
郭冠宇如获至宝,立刻对他的实验进行调整。
可四五个小时候后,郭冠宇又回来。
他恳切的对赵魁说:“小赵,你说的那些资料非常有用,只是似乎缺少一些核心公式,我希望你再想一下,这对我非常重要。”
赵魁无奈的说,“那么长时间过去,谁能记的住,也许,我看了你的实验数据,能够回想起什么?”
郭冠宇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接着,他便带赵魁来到他的核心实验室。
郭冠宇的核心实验室,在一辆非常精致的汽车上。
里面有两个非常扎眼的头盔。
两者通过一件仪器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