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鸡、玉笛谁家听落梅、好逑汤、二十四桥明月夜、熏甜鸡腿、银丝卷......
平日里黄蓉很少烹饪的美食,今日竟然全部摆上了桌,把郭芙和曲桃枝高兴坏了,两人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呼哧呼哧的干饭。
欧羡坐在一旁,有些惊奇的看着黄药师、郭靖、黄蓉、柯镇恶四人。
这是发生了甚么大喜事,居然连柯镇恶都请了过来。
几杯好酒下肚后,郭靖红光满面的说道:“万万没想到,靖康之耻竟以这等方式报了仇。”
柯镇恶听到这话,有些惊讶的问道:“靖儿,此话怎讲啊?”
郭靖黄蓉对视一眼后,黄蓉微笑着说道:“大师傅,自蒙古大军攻破汴京之后,金主完颜守绪便逃到了归德,蒙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完颜守绪又逃往蔡州。”
“为了彻底剿灭金国,蒙军与我大宋联盟,共击金国余孽,朝廷便派孟制置率军合围,靖哥哥去岁出岛,便是为了协助孟制置,攻打金国余孽。”
“今岁二月,两国联军攻入蔡州城内,完颜守绪临死不降,自缢于幽兰轩。”
柯镇恶听后,冷哼一声道:“哼!金国狗贼多行不义,早该灭了!这完颜守绪...倒是便宜他了。”
“也没有便宜他。”
黄蓉补充道:“近侍完颜绛山遵奉其遗嘱,将他的尸体火化。但被靖哥哥与蒙将塔察儿及时发现,靖哥哥上前扑灭了火焰,蒙将得一臂,孟制置手下大将夺取其余残体,带回临安,以告太庙。”
“哈哈哈...好!此乃天大的喜事,当浮一大白!”柯镇恶大笑不止,端起酒碗便大口灌。
其实,从靖康之耻到金国灭亡,已经过去一百零七年。
仇恨会随着时间有所消减,尤其是在势弱的时候,这是客观存在的情况。
可就算宋人再怎么心大,也架不住金国一直疯狂作死啊!
绍兴和议之后,南宋称臣,割地赔款,此为靖康之耻后的又一耻辱。
南宋也成为第一个向外族称臣的汉家正统王朝!
此举影响之大,一直到后世数百年都有学者认为应该将这段时间称之为金朝,而非南宋。
此后,双方保持了二十年的和平,金国终于消化了北方领土,便再次大规模南侵,却被南宋名将虞允文败于采石矶。
两年后,南宋发起隆兴北伐。
虽然失败了,但也打出了一点统战价值,双方关系从君臣变为叔侄,金叔宋侄。
此后双方罢兵,勉强维持了四十年的和平。
随后宋宁宗赵扩即位,韩侂胄独揽朝政,他以抗金作号召,得朝廷主战派支持,宋宁宗亦决意改变南宋屈辱地位,双方一拍即合,决定乘着新兴蒙古汗国攻金之机,于开禧二年四月,不顾尚无充分准备的现实,贸然举兵伐金。
结果又菜又又爱玩的南宋再次败北,被迫签订了嘉定和议。
这一回,金国要求南宋上国书称金主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宋纳犒师银三百万两。
但这份协议并没有支撑多久,嘉定十年便被金国亲手撕毁。
因为蒙金战事频仍,金国国力日衰,为补充其在战争中的损失,金国搞出了个北失南补的饮鸠止渴之策。
而南宋也因此对金国彻底失望,放弃联金抗蒙幻想,转而与蒙古结盟,这才有了南宋借道给蒙古,双方联军一同攻入蔡州之局。
要知道在此之前,南宋朝堂对金国是抱有幻想的,他们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可金国这么作死,不给南宋回旋的余地,那南宋只能上去踩一脚了。
只是如今金国被灭,南宋便需要直面蒙古铁骑的兵锋,这对南宋来说,同样不是什么好消息。
黄药师将杯中桃花酒一饮而尽,白玉酒杯在指间轻转,看向郭靖问道:“近来听闻临安朝堂群情激昂,有不少大臣谋划收复河南故土?”
郭靖闻言正色,抱拳答道:“确有此事,小婿归来前,孟制置曾言,官家遣太常寺簿朱杨祖赴河南府,祭扫先帝八陵。如今宋蒙虽合力灭金,却未划定河南疆界。蒙古大军不知是何缘由尽数北归,河南成无主之地,是以朝中有意收回故土。”
柯镇恶立刻说道:“有这般好时机,当然应该收回了!”
郭靖接口道:“不少大臣也是这般想的,他们认为,当趁蒙古北撤之际,抚定中原,再举黄河、占潼关而守,如此一来甚至能够收复三京。”
三京是指原北宋的三个都城: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
至于BJ...
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大名府了。
关键是,这条建议不是南宋大臣们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
因为金国就是靠着潼关至黄河防线与蒙古作战二十多年,迫使蒙古人不得不借道南宋以转攻金后方,这才灭了金国。
柯镇恶听了郭靖这般说,立刻点头道:“正是此理,想来那中原百姓亦是箪食壶浆,日夜盼望王师北定。”
欧羡坐在一旁,对他们讨论的话题没兴趣,他属于开天眼人士,不管南宋朝堂这一回怎么操作,反正最后没成就是了。
如果成了,后世不可能一点记录都没有。
他扭头看郭芙嘴角粘着米粒,便顺手帮小姑娘摘掉。
郭芙朝着他呲牙一笑,很是可爱。
这时,柯镇恶突然回过神来,有些气愤开口问道:“既然是好事,朝中又有哪些人反对?”
郭靖摇了摇头,回答道:“这个我等也不知,孟制置乃武将,从不干涉朝堂之事。”
黄药师突然开口道:“参知政事乔行简、知官告院张煜、名士真德秀、京湖制置使史嵩之、淮西总领吴潜,皆以为不可。”
他语声微顿,继续道:“老夫,亦以为不可。”
柯镇恶立刻质问道:“大好时机,为何不可?!”
黄药师微微皱眉,显然不想回答柯镇恶的问题。
黄蓉见状,连忙看向欧羡问道:“羡儿,你作何想?”
欧羡一愣,没想到黄蓉会突然扯到自己。
他稍加思索,才开口道:“回师娘,去岁师娘自中原带回诸多见闻,弟子整理时,发现河南之地已十室九空。朝廷若北伐,粮草需江南输送,此其一难。”
“其二,三峰山之战后,金国为阻止蒙古军队进攻,曾在开封以北掘开黄河堤坝,导致黄河南流改道。金国乃强弩之末,自然无力维修,想来蒙古亦不曾修缮道路。由此可见,北伐道路必然泥泞,后勤运输必然困难无比。”
“光凭这两条,朝廷就不该仓促起兵。”
黄药师闻言,冷笑道:“这桃花岛上,总算不全是莽夫。”
柯镇恶铁杖顿地,愤然道:“难道就坐视故土沦丧?”
欧羡微微摇头,忍不住多说了两句:“非是坐视不理看,弟子以为,当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北去,表面划界议和,暗中助长蒙古西征之念。待其主力远赴西域,我军方可出襄阳、下汴梁,如此方有胜算。”
柯镇恶闻言,追问道:“要是此番朝廷执意出兵呢?”
欧羡叹了口气,说道:“那大概会复刻开禧北伐旧事。”
此言一出,黄药师神色一顿,看向欧羡问道:“老夫的藏书你看了多少?”
“太师父藏书三千本,弟子已翻阅两千余本。”欧羡笑了笑,回答道。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刷,一到晚上要么喂蚊子、要么看海豚呲牙,还不如多看几本古籍来得有意思。
黄药师闻言,心中有些惊讶。
他知道欧羡来桃花岛七年了,却没想到他居然就看完了自己三分之二的藏书,这还是用他平日习武、照顾曲桃枝、郭芙之外的时间看的。
若是不用照顾郭芙,恐怕自己那三千藏书已经被他看完了!
如此看来,以这孩子的天赋,留在桃花岛反倒是在蹉跎岁月。
正好,他一位至交好友缺一名嫡传弟子,而他又刚刚得罪了那位至交好友...
想到这里,黄药师眸光微动,指尖在桌上轻叩一声道:“羡儿今年,该有十二了?”
俏黄蓉听得这话,顿时计上心来,便笑道:“爹爹记得不差,女儿此番回岛,正想送他去书院修习经史,不知爹爹可有推荐?”
“愚不可及!”
黄药师冷哼一声道:“那些腐儒终日寻章摘句,岂配雕琢良玉?三日后朔月潮生,老夫带他出岛。”
黄蓉眼中顿时流光溢彩,笑靥如初绽春桃:“那便有劳爹爹费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