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对后金形成了一道向前延伸的屏障和包围圈,
当然,鞑虏对此肯定是不会甘心的。
对于明军并没有稳固占据的旅顺和金、复等地,鞑虏的反扑是势在必然。
所以,袁可立也不敢轻敌,正在全力准备,迎战鞑虏。
“陛下英明,料敌机先,谋略深远啊!”
袁可立放下书信,不掩感慨和赞叹。
作为帝师,袁可立自然知道皇帝的脾气禀性。
除了贪玩好动,头脑却是相当的聪明智慧。
只要用到正地方,袁可立相信朱由校会是一代明君。
只是皇帝在书信中的建议和指点,却还是让袁可立钦佩之余,感到甚为惊讶。
思虑半晌,袁可立叫来亲兵,前去召沈有容、管大藩和王绍勋三将前来军议。
对于鞑虏将在辽南进行反扑,皇帝与袁可立的预判是一致的。
朱由校判断的时间是在冬季,布置的作战计划是在旅顺堡防守反击。
【旅顺堡有旅顺港提供粮弹物资,甚至是兵力增援,确实是合适之地。】
袁可立铺开皇帝所画的旅顺堡改造图纸,仔细地研究起来。
在原有的城池基础上进行改造,是最快最省力省时的办法。
袁可立看到的是一个方形主体的城池,城墙上每隔三十米,就长出一个尖角。
不仅有图,还有具体的长度,以及相关的说明。
“原来如此。”袁可立轻轻拍了下桌案,明白了,看懂了。
简单地说,就是多修出了很多马面。
只不过,图上的马面是锐角形状,更加科学,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防御射击的死角。
同时,没有尖角的几十米城墙,又掏出了两层射击孔。
加上城墙上的火力打击,就是立体的三层火力投射密度。
图纸不是一张,还有局部的图示,以及城门处的改造。
城门内修建类似瓮城的结构,可以诱敌进入,以四面火力加以猛烈打击。
“早知陛下精通营造,没想到竟有如此奇思妙想。”
袁可立捋着胡须,振奋不已。
如果能抢在鞑虏反扑前改造完旅顺堡,不仅胜算大增,还能使鞑虏付出惨重的代价。
袁可立再次拿起皇帝书信,认真仔细地又读了一遍。
书信很长,不仅有预判鞑虏对辽南的反扑,还有以后的经营和发展策略。
袁可立读完之后,沉吟了半晌,铺纸提笔,给皇帝写了回信。
书信还未写完,总兵沈有容已经先行赶到,入内参见。
沈有容已是六十六岁,比袁可立还要大五岁,但精神矍铄,腰背挺拔,走路虎虎生风。
从万历七年,二十二岁的沈有容武试中举,便北上投军。
他先后在蓟辽、闽浙、登莱等地服役,因屡立奇功,由旗牌官逐步擢升为都督同知。
而在沈有容一生四十余载的军旅生涯中,有数十年是镇守在福建沿海。
正是在这期间,他曾率军三次进入台湾、澎湖列岛,歼倭寇,驱荷兰入侵者,成功地保卫了台湾。
沈有容不仅精于海战,还精于火器,在蓟辽任职期间,便担任过火器教练。
“士弘先坐,待本抚写完书信。”袁可立亲切地伸手示意,便又低下头去。
不管是年龄,还是资历,袁可立对沈有容都十分倚重。
而沈有容从军生涯虽长,却甚是坎坷,并不如意,或者说是运气不在线。
这与明朝以文抑武的政治生态有关,文官视武将如奴如婢,一言不合就弹劾攻讦。
所以,沈有容虽一生屡立奇功,却每次都会被陷害。
这与在万历朝鲜战争英勇殉国的邓子龙的经历很相似。
在文官的压制下,屡次被贬,甚至有牢狱之灾。
比如驱逐侵台倭寇,本是大功一件。
可沈有容返回福建,等待他的却是“总府方索宝,而本将又复忌功”。
要是没有上官朱运昌给他顶着,恐怕又不免得咎。
但最后的结果竟是“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赍白金而已”,他只得了六两赏金。
可惜,朱运昌因病而亡,沈有容又成为倾轧打压的对象。
因此,能遇到好的上官,才是武将尽情施展的良机。
沈有容便是如此,在袁可立麾下干得顺心,也干得尽心尽力。
沈有容坐下来,接过仆役奉上的茶水,慢慢喝着,等着老公祖。
袁可立终于放下笔,长舒了一口气。
他觉得还有些意犹未尽,尚有些补充,也没急着令人送出。
“士弘,来看看陛下御笔亲书。”袁可立抬起头,笑着招呼。
沈有容神情一凛,赶忙起立,走到桌前,躬身双手接过书信,展开阅看。
袁可立喝着茶水,还在思索着,如何完善给皇帝的谏议。
沈有容看着书信,神情不断变化,但还是激动居多。
看过书信,沈有容又双手恭谨地呈回给袁可立。
“陛下所定方略,你如何看?”袁可立放下茶碗,微笑着问道。
沈有容微微躬身,稳定住情绪,缓缓说道:“只要钱粮充裕,末将以为方略极好,计划可行。”
尽管辽南四卫有三卫已被鞑虏放弃,但明军也无法稳固占领。
就算能占数座城寨,却相当孤立,无法移民屯垦。
也就是说,要全靠朝廷调拔供应,主要是由坐镇登莱的袁可立来调度。
可朝廷财政愈发窘迫,即便袁可立是帝师,也不是每奏必准。
“之前末将反对据守金州,因其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
“陛下先守旅顺要塞,以海船接济增援,末将以为是最佳策略。”
袁可立轻轻颌首,鼓励的意味明显。
沈有容想了想,又继续说道:“陛下分镇,实是英明之举。毛文龙一家独大,非长久之计。”
辽南辽东分镇,东江镇由毛文龙指挥,登辽镇总兵则由袁可立指派,但皇帝属意张盘为副总兵。
总兵坐镇登莱,副总兵坐镇旅顺或金州。
但这两镇都归袁可立节制,钱粮和武器装备都发到登莱,由袁可立分派。
“士弘,再看看陛下设计的旅顺要塞图。”
袁可立将两张图纸递给沈有容,说道:“陛下已拨调钱粮装备,在天寒地冻之前,定要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