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77~79年,即新三届,高考制度处于恢复期,很多政策都是在尝试与变化中不断调整与完善,逐渐成为我们现在熟悉的模样。

一方面是考试的组织形式逐年规范。

考试设置上,77年,教育部规定高考分为初试与复试两场,各省初试一般在11月末,12月上旬出通过名单,复试在12月下旬。

78年,规定改为各省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初试。

最初设置初试,一是因为初试考场设置在公社,方便考生就近参加,二是因为初试不通过就可以安(死)心,不影响工农业生产,三则是经过初筛可以节省组织考试所需的人力、财力和纸张。

但进行两次考试引起很多考生、家长的不满。

心理上,两次考试会让考生的情绪像是过山车一样波动,初复试相距仅仅一个月,留给考生弥补短处的时间太少,同时还得维持其他科目的熟练度,压力巨大,很容易导致心态崩溃。

节奏上,正常的备考是一个长期、渐进、有规划的过程,但初复试的设置,会强行将这个过程切割成两个短促的冲刺阶段。初试前的复习不得不围绕着“通过初试”这个相对短视的目标进行,考生可能会倾向于重点复习初试可能考的重点、难点,而忽略了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通过初试后,又要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转变思维,调整复习的重点以应对更加困难、更加全面的复试。这种转向是十分困难的,很多人只能沿着惯性继续向前,无法进行有效的优化。

而且,备考本身就是一场消耗战,连续两个月的高强度、高压力复习,对考生的身体和精神都是极限的考验。很多考生在进入复试的考场时,早已经是强弩之末,身体疲惫,精神难以集中,影响最终的发挥。

工作生活上,对于在职的知青与工人而言,请假复习本来就困难,连续两次考试,意味着需要更长时间脱离生产岗位,承受更多更大来自单位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最后,不管设置初复试有多少考量、利弊,教育部有规定:“未被预选上的青年,如要求参加全国统考,应该允许。”

......感觉白遭罪呀!

所以到了79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取消了初复试的设置,只考一次。

在考卷命题上,77年高考由各省市区自行命题;

78年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分省录取,4月份教育部还颁布了《高考复习大纲》来指导考试复习,同时也作为高考命题的依据,还增加了外语考试,不过外语成绩不计入总分,仅作为参考。没学过外语的可以免试,要是报考的是外语院校或专业,就得口试。

79年,外语开始计入高考成绩,不过占比较低。报考重点院校的,外语考试成绩只按考试分数的10%计入总分,报考外语院校和专业的除外。依然得进行口试。

在组织形式上最与现在不同的是,77年的考试成绩是保密不对外公布的,考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分数,许多77级学生入学后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自己的高考成绩。

二是招生规范逐年完善。

77年,招生对象十分广泛,军人、工人、农民、知青都有机会报考,没有强调学历限制,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也可以报考。几乎可以说,只要你想考你就可以报名。

在录取上,同一分数,优先录取有一定年限工作经验,工作有成绩,在群众中有威望的赤脚医生、民办教师、农业科技积极分子等到对口院校、专业。

到了78年,开始出现了限制性规定。

比如高中生,如果你不是应届毕业的在校生,要想考,今年得写申请,学校审查,区县招生委员会通过,走了这么个流程下来才能考。

中专生、技校生就更严格了,在校生、应届毕业生都不能报考,得参加工作满两年以上才能报考,而且只能报考自己对口的院校或者专业。

最后是针对知青的,你要是应该上山下乡却没去,今年不能报考,当然,你要是因为生病了留在城里或者返回城里的知青,经过县以上医院检查,已经康复了的也可以报考。

到了79年,有的省份直接宣布,在校生不能报考,从此,应届高中毕业生开始成为参加高考的主体,高考逐渐步入正轨。

三是招录比例逐渐平衡。

77年,大多数省份对于招录的学生只有一个粗略的比例,比如有的省份规定,知青不少于一半,在职职工不超过两成,应届高中毕业生不超过三成。主要是照顾知青。

78年招生办法更加具体,开始强调学历和水平要求,对于年龄也开始有要求,主要是二十左右,一般不超过二十五,三十以内的必须是高中毕业生或者有高中毕业文化水平,但有没有十分明确、具体、严格的限制性条件。

79年就更严格了,之前对年龄只是一般要求,这回是强制性要求。比如黑省就规定不超过25岁才能报考,报外语院校、专业的,除非你报省内师范院校外语专业,否则不得超过23岁。除此之外还第一次对婚姻状况进行了规定,对英年早婚人士太不友好了!

按照条件,刘海想要参加高考,只能参加今年12月下旬这次或者78年7月下旬那次,虽然今年的考试成绩不公布让他很不习惯,但能早点上大学,体验新的生活,他当然要尽快了。

今年的高考是历史性的大事件,刘海当然有过好奇,也看过某些省份的本届高考题目,虽然没有散装省的,但大概能知道是个什么水平。再加上五级体质下,过目不忘早已是常规能力,早就还给老师的初高中大学知识、应考经验又再次烙印在他心里,所以本次的高考,他就是看了看教材与后世有什么不同,把握了现在的知识、思想脉络之后,很顺利就通过了初试、复试,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并于78年1月来到鼓楼隔壁的南大报到。

“二叔二叔,那是什么地方?好漂亮呀!住在里面的人一定也很漂亮吧!”

一行人第一次来到大学校园,身处高等学府之中,马素芹与一成、二强、三丽等人都很紧张,只有四美心大,在刘海怀里叽叽喳喳,见一个地方就要问一个地方。

刘海随着四美手指的方向看去,见是一栋外墙米黄瓦片碧蓝,融合了西班牙风格与传统元素的漂亮二层小洋楼,他轻轻摇了摇头,对四美介绍道:“这房子漂不漂亮和住在里面的人漂不漂亮可没有什么关系。”

“这栋小楼之前的主人啊就是个十分十分丑陋,十分十分恶心的人,可惜恶人没恶报,现在还在某个东南小岛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刘海不只是对四美说,也对另一边怀里的三丽告诫道:“你们两个都是小姑娘,都喜欢漂亮的东西,可你们长大后得擦亮眼睛,仔细分辨,多注意内在,不要被漂亮外皮给骗了!”

“哦~~~”俩孩子听没听懂不知道,不过都乖乖应承着刘海的话。

看着一逮着机会就教育三丽四美两个女孩子要擦亮眼睛的刘海,抱着七七的马素芹脸上不自觉露出一丝笑意——当初一见我长得好看就找人介绍,又那么着急娶我过门,连高考的时候都舍不得不碰我的人也不知道是谁!

看到马素芹脸上那丝笑意,刘海有些发窘,轻咳一声对两个丫头道:“你俩可别看二婶长得漂亮就以为我是因为这个才跟她结婚的,我跟你们二婶结婚,不仅仅因为她美丽的外在,更因为她温柔的性格、乐观的态度、坚韧的品质、鲜活顽强的生命力......”

两个小丫头完全不懂这话的意思,更不明白刘海为什么说这话,只是依习惯再次“哦”了一声,这时,身后传来一声轻笑。

刘海扭头看去,只见一个身材高挑,长着瓜子脸、桃花眼,秀鼻高挺,嘴唇精致拉着一个小女孩的妙龄妇人嘴角扯出一个好看的弧度、口中发出悦耳的笑声。

江玉燕?哦,不对,是文雪!

那她手里拉着的就是文居岸喽?

刘海看看文居岸,再看看乔一成,还真是没想到,居然让他俩早早遇见了。

看这小丫头的穿着打扮,跟乔一成也没差多少呀,时间真是个有趣的东西,谁能想到现在穿着打扮差不多的两个小孩子,十年后一个住着小洋楼穿着精致洋装裙,一个穿着快被扯断的旧鞋子怀里揣着生红薯,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文雪被人发现偷听还笑出了声,面容有些尴尬,着急之下对着文居岸道:“居岸,妈妈说的这个笑话好不好笑?哈哈哈......”

呃,这表现好尬啊~~~

文雪似乎也发现了,自己这般反应让情况更尴尬了,索性跟刘海打起招呼:“你们也是学校的新生吗?我叫文雪,这是我女儿居岸。”

“你好,我叫刘海。这是我爱人马素芹,这是一成、二强、三丽、四美、七七,我侄子侄女。”刘海很是体贴,对别人的尴尬窘迫总能温柔地装作无事发生。

“我是新生,我爱人是陪我来报到顺便跟我一起带着孩子们转转的。”

“我是中文系的,你是哪个系的?”回答过后,刘海主动询问。

“啊......”文雪脸上先是错愕了一下,才挤出笑容回答:“那真是太~巧~了~,我也是中文系的......”

“我是一班的,你呢?”

“呵呵呵......同.....同班同学~~~”文雪笑容有些维持不住。

“我们正要去报到,咱们一起?”不知道为什么,刘海态度忽然热情起来——不过是普普通通一个单身带娃妙龄美妇人罢了,搞什么呀,唐晓薇也不差呀,怎么没见你在上个世界有半点歪念头?

批判了自己体内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邪恶小人,眼角扫了下忽然看过来的马素芹,刘海面上的笑容渐渐转淡,最终变为职业化的假笑。

见刘海的表情变化,文雪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尴尬间本想逃离的脚转变了方向,本想拒绝的话改变了模样:“好呀。以后四年咱俩就是同窗了,早早在这遇见也算是缘分。缘分不可辜负,情谊不可亵渎。”

“啊?”这话什么意思?太容易引人误会了吧?什么缘分,什么情谊的,咱俩之间有这些玩意儿?

看着面前忽然身姿挺拔胸脯高挺,素手轻撩秀发,嘴角含笑,似乎是向刘海展示自己的魅力,目光却有意无意落在马素芹身上,似乎是在与她比美的文雪。

又看看抱着七七,明明年纪小了近十岁,还有些稚嫩的脸上却露出慈祥宠溺的微笑,母性之光仿佛遮天蔽日般耀眼的马素芹。刘海有些怔愣。

这是传说中的双美争艳......争夫吗?我有那么优秀吗?怎么我自己从来没察觉?呵呵,怪不好意思的!

半晌,他终于发现了不对,你俩不是争夺我呢吗?倒是看看我呀!

可惜,两人注意力都只在对方身上,魅力也只向对方展示,半点没分享给他。

神经病吧?

刘海回想了一下刚刚发生的事情,似乎是自己从热情变成假笑后文雪就变了模样,忽然不想逃走了,忽然说些让人误会的话,忽然展露出美妙身姿,忽然两人就较起劲来......

你到底遭遇了什么呀?难道婚姻不幸真的会让人变态吗?

咱俩完全不认识,就因为我顾忌媳妇在现场对你的态度从热情变成假笑,你这胜负欲就起来了,非得挑起跟她的战争,非得证明自己比她更漂亮更有魅力?

莫名其妙!

刘海完全不敢插手,按照他对文雪的认知,这人是有点毛病的。本以为十年之后才那样,没想到刚刚回了城进了大学就已经如此了,他可怕自己插手会让她把自己当成文居岸爸爸发泄。

默默看戏时内心也忍不住八卦,难道她老公曾经因为别的女人对她态度大变?然后那个女人除了比她年轻,出身、学识、美貌等等方面都如马素芹一般比不上她。这个经历让她视作奇耻大辱,骄傲的内心深受伤害完全无法接受,所以刚刚只是有万分之一相似就应激了?

原剧中不是说是文雪不满意文居岸爸爸是农村出身,文化水平比自己低很多,当初结婚也是为了扯张皮躲避压力根本没感情,所以才一直和他分居,甚至不让文居岸跟他接触的吗?

难道还有“本姑娘下嫁,你居然不小心呵护、万般宠爱、事事听从,背着我在外面勾搭野女人!”的狗血剧情?

有这么漂亮的媳妇还勾三搭四,男人会这样吗?

作为男人,对于这个问题,刘海表示,我要求保持沉默的权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