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打满后,将水桶放在了边上,去院子里看看天麻。
心里则是在那里琢磨着。
还有什么赚钱的法子。
城里粮食虽然不是很缺,但是其他东西还是比较缺的,可以弄些东西过去。
但是不知道弄什么。
鱼?
这里虽然是山区,但是水塘水沟还是有一些的。
不多,但也有。
但是想要大鱼可能性不是很大。
十公里外倒是有一个大型的水库,但是水库的鱼可不是那么容易弄的。
不说其他的,渔网都是一个问题。
重要的是鱼的价格很便宜,目标也太大,周围肯定没人买,只能去县城。
路途遥远,现在是夏天,到地方都臭了。
体积小,价值又高的东西才是最合适的。
贝母?
干货根据等级8元到14元一斤不等。
何首乌,1块钱左右。
石耳,3块7毛2
银耳,一等银耳122元一斤,二等90,三等银耳40.7
林春生之前觉得这里没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现在一想,还真的有不少值钱的东西啊!
银耳这玩意价格高,他不意外。
这玩意在古代就价格昂贵。
哪怕后世人工种植后,价格也不算太便宜,现在它属于药材,市场上买不到。
随后眼睛一亮。
想到了一样东西。
枫斗,也就是铁皮石斛,号称九大仙草之一。
一等品,209元一斤,最差的等外品也能卖到85一斤。
只需要五斤左右就能晒一斤干货。
随后在那里琢磨着。
这玩意贵是贵,但是生长的地方不是太好,有些生长在树皮上,但是更多是生长在山上。
低矮的地方都被采的差不多了,他倒是知道几个地方,但大部分都是在悬崖峭壁上。
嗯,这些东西都可以去采。
就是不上工可能会被自己母亲骂。
不过想想,骂就骂吧!
哦,对了,蜂蜜。
夏天,正是蜂蜜产蜜的高峰期,这玩意也是个好东西。
现在蜂蜜属于“高级营养品”,都是出口创汇,或者作为药材。
很少拿出来销售。
也就药店会开一些作为药引子,普通人基本上很少能吃到,或者有特殊的票才能买到。
糖都要票,何况是更高档的蜂蜜了。
价格倒不是特别贵,也就1块3左右一斤。
但是这种东西销售范围就广了,比药材更好出手。
想到这里,他准备出去了。
挖贝母和蜂巢需要铁锹,需要木桶,还要烟熏蜜蜂,火柴自然要带着。
带了一根麻绳,装进布袋子里,万一有合适的铁皮石斛到时候可以采一点。
寻思了一下,还有什么要带着的。
“建国!”
思绪间,门口传来喊声。
林春生扭头看去,只见三叔林国华,他就住在他们家隔壁不远。
还有一个二叔林国栋,在隔壁村子。
几人之前名字就是随便叫的,后来弄户口的时候,让登记的人随便起的。
“三达(三叔的意思)”
看到对方,林春生还是招呼了一下。
林国华背着手进来,笑道:“亮孩,没事了吧?”
“嗯,没事了,三达,你找我爸可有事情?他在屋里睡觉。”
林春生大概猜到对方来的目的了。
两家离的很近,应该是昨晚炖肉的香味让对方给闻到了。
果然。
就听到林国华,埋怨道:“你们家炖肉了?也不知道给你奶奶送点!”
林春生闻言叹了口气。
自己母亲去借细粮,还要去没有血缘关系的大伯家,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然了,对方家里确实也穷的很。
大伯家里的劳动力多,大娘干活比普通男人还利索。
年喜又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但是心里就是不舒服。
收回思绪笑道:“三达,一共就没多少,吃完了,就剩下一点汤了,我身体还没好呢!我妈说让我去公社医院,家里没钱,准备去跟奶奶拿一点!你们那边有没有。”
硬刚是肯定不行。
在后世,可能没什么。
但是这里是农村,如果他说不想给,明天风言风语就能传遍整个村子。
圈子就这么大。
名声臭了生活都没办法生活。
流言蜚语害死的人在农村可不少。
毕竟父亲也是奶奶的儿子,还要给奶奶养老。
林国华听到吃完了,眉头皱了一下。
又听到要钱,直接说道:“家里哪里有钱,你去跟大队借一点,年底卖了猪再还就是了。吃完就算了,我先走了。”
说完,背着手直接就离开了。
林春生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
没去管他,准备自己一个人出去。
年喜也不能一直跟着他。
挣工分在农村还是非常重要的。
“亮孩!”
思绪间,屋里传来了父亲的声音。
林春生见状赶忙过去,打开了房门。
只见父亲坐在那里问道:“你三达过来干什么?”
林春生见状犹豫了一下,说道:“哦,昨个我们吃肉,三达就问为啥不给奶奶送去。我说我昨天受伤了,肉吃完了。”
林建国听完,轻轻颔首。
“嗯,我知道了。”
也没说什么。
林春生见状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爸,你别一直躲在屋里,没事出来走走,就在院子里也行,一直窝在屋里也不好。”
父亲自从知道自己的病会传染,很少出来。
一直在屋里也不是好事情。
父亲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
林春生见状也就没说什么了。
心结解不开,说太多也没用,还是需要尽快去市里找医生问问情况。
别到时候病没把人送走,心理负担把人折磨坏了。
收回思绪带着东西直接出发。
“亮孩,你干什么去?”
路上遇到村里人,看着他背着东西好奇的问了一句。
“哦,三妈,我去山里看看能不能抓兔子,逮两条小鱼!”
对方是个大妈。
村子一共就二十多户人家,哪怕没血缘关系,平时也不怎么来往,但凡是长辈都得叫一声。
达达妈妈(叔叔阿姨)。
对方也没多问,笑呵呵的离开了。
林春生出了村子向着村外赶去。
现在是8月份,很多花都还在开着。
进入山区。
找到一处合适的位置便开始盯着一片野花,寻找蜜蜂。
特地找腿部已经有很多花粉团的蜜蜂,因为这种蜜蜂已经在外面待了很长时间,很快就会回去。
他记得几处蜂窝,但路上如果能找到,那自然是最好。
如果是后世,有各种找蜂窝的办法。
挂彩色薄塑料袋,望远镜,或者无人机。
现在他只能用肉眼来寻找。
好在上辈子这种事情他也干过不少。
那就是找蜂闪。
蜜蜂离巢或者归巢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行动轨迹。
这个名词他还是后世才知道的。
看了一会,摇了摇头,这里太靠近田的位置工蜂采蜜乱飞很容易干扰。
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停了下来。
开始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