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里。
昏暗的店里,混合着煤油、酱油与布匹的独特气味。
深褐色木质柜台被磨得发亮。
货架直抵房梁,分区摆放着布匹、搪瓷缸等日用品。
副食品区摆着装有糖果的玻璃罐和酱油醋缸,后方小门通往存放农资的仓库,整个空间朴素而有序。
中间还有两辆崭新的二八大杠。
看着熟悉而陌生的地方,林春生缓缓走了进去。
来到车子边,打量了一下这两台二八大杠。
这可是好东西啊!
这年头有一辆二八大杠,比后世买一台普通轿车还要有面子。
因为这玩意要票,自行车票可不是好弄的。
整个公社也没多少买得起自行车的人。
要是有这个东西,自己出行会很方便。
摇摇头,这东西暂时买不了,毕竟这东西实在是太惹眼。
此时他的思绪则是在另外一个问题。
父亲要治病,那就需要大量的钱,这个钱别说对农村,就算是对城里的工人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随着自己赚钱越来越多,家里的情况肯定会改善。
这些都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
怎么正当的来钱呢?
想办法进城当工人?
这个办法第一时间被他给否决了。
知青回城以后很多都是待业,他一个农村户口怎么可能去城里上班。
就算是花钱找关系解决了工作问题,也不行。
刚刚进城,工资不高,父亲也没那么多时间等待。
怎么样才能快速的获得一笔明面上的钱呢?
思索了一会,林春生眼睛一亮。
这年头高工资,来的快的办法,他知道的只有一种。
就是发表文学作品。
上辈子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自己可都是经常看。
完全可以试试。
以前搞文学的人工资是很高的。
但是中间断了一些时间。
他记得,去年10月12日,出版局发布《关于出版稿酬及补贴试行办法的通知》,规定稿费为千字2元到7元。
琢磨了一下,感觉钱还是不多。
而且这时候在内地发表的话,还是有很大的风险。
如果是明年可能会好点,一年一个变化。
港岛?
或许可以试试。
一开始有国外的亲戚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但是这几年的情况已经好多了。
哪怕是最严的时候,每年也有几十万封书信来往。
写稿子到港岛或许会被审查,但是问题不大。
总比投机倒把被抓要好。
重要的是港岛的稿费高啊!
嗯,就这么定了。
林春生带着一丝丝的期待,来到了柜台这边。
打量了一下。
“同志,给我拿点东西。”
此时不是很忙,服务员正坐在那里聊天。
闻言抬头看了看,说:“要什么讲啊!你不讲我怎么给你拿!”
林春生听到这话,深吸了一口气。
这年头的服务员实在是太屌了。
不过也没办法。
听诊器、方向盘,屠夫刀子营业员。
这是公社八大员之一,在公社那是牛逼轰轰的存在。
收回思绪,说道:“大姐,拿5包佛子岭,我有二尺布票,全买蚊帐布,蜜的、稀的各一半。”
城里卖的蚊帐布有两种。
一种非常密集,还有一种很稀,稀的孔大一些用来做面罩很合适。
至于密的,用来挤蜂蜜。
佛子岭香烟是本地烟,价格不便宜,两毛多一包。
也有便宜的,9分钱一包的丰收。
但那玩意不带过滤嘴,抽着不习惯。
对方年龄已经四十好几了。
听到“大姐”这个称呼,她高兴的笑了出来,谁不想被称呼得年轻一点呢?
笑呵呵的站了起来。
“稀的1毛8一尺,密的2毛6一尺,一尺布可以买3尺,佛子岭两毛二一包。一共2块4毛2分钱。其他的还要吗?”
林春生看着糖果问道:“糖果要票吗?”
“水果糖要票,1块2毛钱一斤,高粱饴不要票8毛2.”
“那行,给我二斤高粱饴,再给我一个铝水壶。”
“铝水壶3块2毛。”
“嘶!”
这么贵!
贵也要买,以后都是要用的到的。
“洋火给我十盒。”
“洋火两分钱一盒,只能买两盒,不能多买!”
“那行,给我拿两盒。大米给我来3斤半。”
这里是米面都吃,他更习惯吃米饭。
“大米一毛八一斤。要票的。”
“我知道,再给我来一把手电筒,电池给我来4节,你给我算一下多少钱。”
女人闻言拿过算盘珠子,在那里算了起来。
过了一会,对方这才抬头:“手电2块8毛,电池两毛八一对,正好11块6毛6,还要3斤半细粮票和二尺布票。”
“行,给我来两个大号网兜。”-
“网兜两个6毛,一共14块7毛6。”
林春生闻言将钱和票给了对方。
这年头物价低,但是钱也难赚。
钱确实不经花。
这么点东西就花了接近20块钱。
最后想到做头套还需要皮筋,花了两毛钱买了一根一米的“松筋”,收拢面罩用的。
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看着柜台里的罐头和麦乳精。
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麦乳精多少钱一罐?”
“三块七毛五。”
“给我拿一罐!”
重新点了钱给对方。
父亲的病,营养也是非常重要,至于钱的事情以后慢慢说。
至此,30块钱一共花了25.73元。
这还是有些在酒厂交易的粮票和肉票没要他的钱呢!
东西确实买了不少。
想到自己去野外可能要防蚊子,他花一毛二一瓶的价格买了2瓶风油精。
现在是夏天,4毛3一盒的蚊香买了1盒。
至此,手中的钱,只剩下6块1毛钱。
提着东西出了供销社,掏出一颗高粱饴塞进嘴里。
软糯香甜的高粱饴散发着特殊的香味。
这是小时候最爱的糖果之一。
软糖。
嘴里享受着高粱饴独特的香味,心里则琢磨着干文抄公的事情。
看着旁边卖肉的摊位,时间已经不早了,公社卖肉基本是在早上,此时摊位上就剩下一些腿肉。
至于肥肉,那就别想了。
没关系,你还想吃肥肉?
想多了。
想了想,还是过去买了2斤猪肉,花了9毛。
没全买了。
主要是现在夏天不能存放,以后想吃的时候再买。
买了二斤腿肉。
这时候已经算是很晚了,五花肉、猪油是不用想了。
边上有一块鸡蛋大小的猪肝碎,递了一根烟把猪肝给要了过来。
买了东西,又去邮电局,花了五毛钱买了一摞信纸,一张信封。
钢笔没有去买,宋婉莹有钢笔和墨水。
买好以后,去卫生院将暖水瓶拿回来,路过卖豆腐的地方用带的豆子换了1斤2两豆腐。
农村吃豆腐都是拿豆子去换。
一斤豆子换三斤豆腐。
如果花钱买的话,就要豆腐票,这是城里人才有的东西。
全都准备好,这才向着家里赶去。
至于粮票,他没去动,以后去城里可能要用的上。
而且家里其实还有些粮食,只是母亲因为节约,不舍得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