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1978 第32章 ,队办企业

作者:抹茶味的冰激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21:42:14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林春生看着马如昌问道:“大伯,这个冬天,我们能过的去吗?”

问题有些尖锐。

马如昌叹了口气:“不知道!”

林春生闻言琢磨了一下。

他们这里很穷,也是有名的“三靠”: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是出了名的逃荒村。

到了12年前后,才摘了贫困的帽子。

但今年确实是最难的一年。

或者说,和十几年前的三年困难时期相比也不遑多让。

因为这次是真的。

村里人,如果能提醒一下,还是尽量提醒一下为好。

当然了,老农民应该都能发现今年的收成会有大问题。

想到这里,他还是开口说道:“大伯,今年粮食估计情况不会好,大伯您要做好准备啊!粮食不行,咱们现在弄副业。”

这样做,也是出于很多方面考虑。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短期内他,甚至他们一家都没办法离开这里,需要在这里生活。

家里条件好了,难免会有些人眼红。

还有一个原因,这里毕竟是他生活这么多年的地方,也希望自己家乡能好一点。

“副业?”

马如昌疑惑了一下,将烟屁股丢了,感觉抽着没劲,又从怀里掏出旱烟,开始装烟丝。

随后说道:“咱们这里能搞什么副业,以前搞过,亏了不少钱。”

林春生也是轻轻颔首。

确实是这个情况。

在这里搞工业肯定不行,大队现在连电都没通,通电的事情早就听说了,但是迟迟没落实。

他记得这里通电时间是明年5月份。

养殖和种植可以,但是这也是要技术的。

至于用农田种植药材什么的,就不用想了,田里种什么,不是大队能决定的,而且村里也有任务指标。

这是必须完成的。

最多也就是开辟荒山种东西。

倒是种木耳、银耳之类的他看过视频怎么做,也看过相关资料,可以试试。

手工?

大别山不缺竹子。

但是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这种合作社,甚至出口创汇的也很多。

除非有什么技术突破,否则很难出头。

林春生一时间想不到什么合适的副业。

因为条件比较苛刻。

不能用电,不能占用太多劳动力,毕竟还要从事农业生产。

最重要的是符合当下的政策。

马如昌见状笑道:“这不是你一个小孩操心滴,副业的事情你就别搞了,到时候让公社知道了,麻烦。”

林春生还想跟他聊聊包产到户的事情。

听到这话,也是翻了翻白眼。

好吧。

在这些人眼里,他们确实是个孩子。

想了一下,还是嘴上答应了下来:“好,我知道了。”

做肯定还是要做的。

“行了,这事情就算了,到时候我去公社问问你这个事情,对了,你找我有事情?”

“嗯,有事情,我想带我爸去市里看病,我听公社的人说,市里有能治我爸病的药,我想带他去看看,过来开个证明,借一下驴车,顺便问问大队能不能借点钱给我。”

此时得哭穷。

马如昌惊讶了一下:“公社大夫讲能治好?”

“嗯,他们是这样讲滴!具体还要去那边看看,有一点希望,我也要试试啊!”

听到这话,马如昌在那里沉吟了一下。

最后叹了口气说道:“证明我能给你开,驴车也能借给你,但是大队账上也没什么钱啊!这会马上要农忙了,大队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捏了捏眉心,说道:“这样吧,给你拿十块钱,再多就没有了。”

“哎,行,有就行。”

林春生见状一阵的高兴,随后笑呵呵的说道:“大伯,那你给我开一张证明。”

“行!”

马如昌答应了下来。

拿出信封,给他开了一个证明。

盖上章。

这才说道:“驴车你晚上去拿,到时候来拿钱,记得喂食。”

“哎,放心好了。”

林春生接过东西,看了看,笑着答应了下来。

“行了,没事回去吧,你爸的病看好了回来老老实实上工。”

“哎,好,大伯。那我先走了啊!”

林春生信誓旦旦的答应了下来,拿着东西就要离开大队。

至于老实上工,这是后话。

突然,看到报纸上一篇文章的时候,他的眼睛一亮。

赶忙拿了起来。

看了一会,这才笑道:“大伯,我知道干什么了。”

马如昌闻言一阵的以后,伸头在报纸上看了看。

“干什么?”

“长毛兔!你看看,现在国家在推广长毛兔,而且种兔不要钱,还教技术,养好了以后,国家还回收兔毛……”

这个记忆很久了。

长毛兔一直都有推广。

但是这几年的力度是最大。

今年至1982年是关键的推广期,而且是免费提供种兔的时期。

过了这个时间段就需要自己买兔种了。

上级(尤其是浙江、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积极倡导,将养殖长毛兔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家庭副业。

在当时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长毛兔热”,一只优质种兔的价格曾被炒到数百甚至上千元,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

这次推广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兔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但是这事情只热了几年,到了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兔毛价格回落,这股热度才算是下去。

不过后期还是有人养,只不过利润没之前的大了。

现在正是刚刚兴起的时候。

将大概的情况给说了一下。

马如昌接过去看了看:“哪有这样的好事情啊!在哪呢!”

林春生闻言笑了笑:“在这里呢!字有点小。”

指着一小块地方说着。

当年第一批搞的,都赚钱了,不少人在自家农田里种了兔草。

农田不种粮,这在当时的农村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就是有人做了。

马如昌看完有些狐疑:“那兔子要是养死了怎么办?”

“这我就不知道了,上面也没写啊!只是说免费提供种兔和养殖技术。”

林春生笑呵呵的说着。

上辈子经历过的人,他自然知道怎么处理。

种兔养死了,到时候连带尸体去公社登记,把兔子还给公社农技站就行了。

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冒领,杀了吃肉。

要知道,农业部门培育种兔也不容易,成本也是很高的。

至于繁育出来的兔子,他们就不管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