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洪承畴开始反清覆明 第122章 分析

作者:晦明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1:42:35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蹊跷?”这个词对于刘成宗来说显然是大为扫兴。自己被困在备倭城这个弹丸之地里,惶惶不可终日,好不容易盼来了救星,赵奎却说有问题?

但他没有表露出自己的不悦,只是笑了笑:“老赵,我看你就是太多心了,这种事还能有什么假的,你可能不认识张诚,但我认识他啊!”

“大哥你认识他?”赵奎有些惊讶,“你们……很熟吗?”

“不算特别熟,但交情总还是有的。我知道,他后来和孔元帅一起投了大清国。”刘成宗笑着拍了拍赵奎的肩膀,“好了,别胡思乱想了,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不久之后就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赵奎见得到了刘成宗的肯定答复,心下迟疑了一阵子,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推测确实出错了。但犹豫再三之后,他还是向刘成宗进言道:

“大哥,我还是觉得,这个张诚有问题。”

“不是,你信不过他还信不过我吗?我和你说……”还没等刘成宗说完,赵奎便打断了他的话:

“大哥你听我说,我觉得这里边真的有蹊跷!”

“那你就说吧,我在听。”刘成宗有些不耐烦了。

好的,这是根据您的要求续写的内容:

“那你就说吧,我在听。”刘成宗有些不耐烦了,但还是耐着性子坐了下来。

赵奎深吸一口气:“大哥,我并非信不过您,也并非全盘否定张诚此人。只是此事关乎我等弟兄的身家性命,不得不慎之又慎!”

“继续说。”

“依小弟看来,此事疑点有三。”赵奎伸出第一根手指:“其一,信使何在?我等派去辽东求救的王麻子一行人,至今音讯全无,生死不明。若是真有回音,为何王麻子不回来?而那张诚作为‘特使’前来,为何对王麻子之事只字不提?这不合常理!”

听闻此言,刘成宗眉头微皱。这点他确实没细想。

赵奎见状,立刻伸出第二根手指,语气更加凝重:“其二,也是最大的疑点,时间对不上!”说着,他快步走到案前,拿起那份“诏书”,指着末尾的日期,“大哥你看,这诏书的落款日期是‘崇德四年四月丙申’,也就是四月初九!”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刘成宗:“可我们是在四月初八那天才决定派王麻子他们渡海求救的!就算王麻子他们插上翅膀,也不可能在一日之内,从登州赶到沈阳!这诏书,难道是大清皇帝能未卜先知,在我们派出信使之前,就提前写好了要发兵救我们吗?”

“这……”刘成宗猛地站起身,一把夺过诏书,仔细盯着那个日期,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

赵奎伸出第三根手指:

“其三,也是最让我不安的一点,是张诚此人带来的‘喜讯’太过‘完美’!”赵奎接着说道,“大哥请想,我等如今已是瓮中之鳖,内缺粮草,外无援军。而张诚带来的诏书,似乎早就考虑到了我们的处境,连里应外合的具体细节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仿佛专为我等眼下的情况量身定做一般!世上真有如此巧合、如此恰到好处的好事吗?只怕这是洪承畴的计策,要将我等诱出坚城,在野外一举歼灭啊!”

刘成宗听着赵奎的分析,额头上已渗出冷汗。

“若……若真如你所说,那张诚他……他是洪承畴派来的?”刘成宗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愤怒和后怕。

“大哥稍安勿躁!”赵奎连忙扶说道,“眼下这些都还只是小弟的推测,虽有疑点,但并未坐实。张诚毕竟曾是你旧识,或许其中另有隐情,或许大清那边确有我等不知的渠道消息也未可知。贸然翻脸,若张诚是真使,则我等自断生路;若他是假使,则打草惊蛇,洪承畴必有后手。”

“那……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刘成宗此刻已是六神无主,全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奎沉吟片刻,答道:“试探!我们必须试探他一下,但不能让他察觉。大哥,你可假意设宴为他接风洗尘,席间,我们如此这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