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中午,赵奎单独来见张诚,同他商议出兵之事。赵奎连续追问关于清军援兵的口令、旗号、编制、阵列等一系列细节,张诚初时还能应对,但在接二连三的追问之下,很快便支支吾吾了起来,推脱不知——他最初和洪承畴定计的时候,根本没有筹划过那么多细节。

最后,张诚佯装不耐烦的样子,嚷了起来:

“如何行事本使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届时大清会发兵佯攻西边海岸,举三堆篝火为号,还有什么可问的?”

赵奎赔笑道:“特使大人莫要焦躁……我……我也只是想多了解一些情况而已。”

张诚哼了一声,恶狠狠地说道:“这些东西都是皇上亲自定下的机密,我尚且不能得知,何况你们?”

“是是是。”赵奎赔笑着告辞了。

张诚见赵奎退去,这才长长地出了口气。

赵奎从张诚处离开后,并未声张,而是立刻前去向刘成宗禀报,将张诚在面对细节追问时支支吾吾、最后以“机密”为由搪塞,乃至佯装发怒的过程详细叙述了一遍。

“大哥,我看这个张诚,绝对有问题!”

“你说得对,看来他真的是洪承畴派来的奸细!”刘成宗猛地一拍桌子,“混蛋!竟敢欺瞒到老子头上!来人!去把那张诚给我绑来,砍了他的脑袋,挂到城墙上!”

“大哥且慢!”赵奎急忙劝阻道,“此刻杀他,无异于打草惊蛇。洪承畴见计策败露,必然全力猛攻,届时我们该如何抵挡?”

刘成宗强压怒火,定了定神,寻思了一会儿,又想出一个主意来:“那……我们就将计就计!他不是让我们见信号出城吗?我们便假装中计,引明军进城,然后在城中设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若能阵斩洪承畴一员大将,也好挫挫他们的锐气!”

赵奎再次摇头,语气沉重:“大哥,此计恐怕仍是下策。如今明军势大,兵精粮足,士气正盛。我军困守孤城,人心惶惶。即便能伏击小股入城之敌,于大局何补?更何况一旦城门打开,明军大队兵马涌进来,我们又用什么抵挡?如今之势,敌强我弱,任何计策在绝对实力面前,都难有什么奇效啊!”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该怎么办?”

赵奎答道:“大哥,有句话叫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至于张诚此人,杀之无益,不如将其擒下,届时献给大清当见面礼。当然,眼下最关键的事情立刻脱身!依小弟之见,不如选一百名心腹弟兄,今晚从城北绝壁槌城而下。那里还藏有几条快船,足以载我等脱离险境。到时我们先避往长山岛,与赵雄会合,再图后计,然后投奔大清!”

但刘成宗此刻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断然拒绝了赵奎的建议:“不行!未战先怯,岂是大丈夫所为?我意已决,就依前计,设伏歼敌!若能取胜,亦可振奋军心!你不必再劝!”

赵奎见刘成宗如此固执,心知再劝无益,只得说道:“既然大哥已经打定了主意,小弟也只好奉命了。”言罢,赵奎叹息着离去。

然而,他根本不想留在这里和刘成宗一起完蛋——回到自己营中后,赵奎立刻召集了十余名亲信,吩咐如此如此。

次日晚上,明军按照“约定”在远处西海岸点燃了三堆巨大的篝火。

城外的明军大营也骚动起来,隐约可见大队人马紧急出营,向西边匆匆赶去。

看到在夜色中格外醒目的三团火光以及城外骚动的明军,刘成宗也启动了自己的计划——他下令打开南门,派出三百名老弱以及备倭城内仅存的二百余名百姓——刘成宗已经取出城内武库储备的兵器铠甲为这些百姓装备上了——出城佯动,自己则亲率主力埋伏在城门内侧及附近街巷屋舍之中,准备伏击“中计”入城的明军。

明军果然来了。

然而,明军来的人数远远比刘成宗预想中的要多得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没有只把城门当作唯一进城通道——大量明军是搭着云梯爬上的城墙。

刘成宗埋伏的兵马瞬间被这汹涌的攻势冲垮、淹没。城内狭小的空间根本不足以展开部队,叛军顷刻间陷入各自为战的混乱境地。明军迅速抢占城门、城墙,并向城内纵深猛冲。

不多时,叛军便溃不成军,刘成宗本人在乱军中左冲右突,试图杀开一条血路,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被乱刀砍死。

就在南门激战正酣之际,赵奎则带领十余名亲信悄然潜至城北。他们将被捆得结结实实——此刻已经是面如死灰——的张诚放入吊篮,随后众人依次槌城而下,登上早已备好的小船,奋力驶入大海,逃往了长山岛,与岛上的赵雄部会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