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谏臣 【正版无广】第46章 这才是朕的治国谋臣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00:09:16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陈寿目光平静的看向严世蕃。

心中泛着笑意。

他恐怕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这条海运通道如此熟悉。

盘算着今日发生的一连串争斗。

陈寿看向御座上那位大明至尊。

“黄水洋者,近海泥沙淤积之地,难走尖底大船,仅可走平底沙船,潮涨扬帆,潮落抛泊,运粮千石便是极限,行船一趟即需二月。”

“因此自前元至我大明国初,重勘南直隶至京畿海路。”

“自苏州太仓刘家港,粮食装船起航,走长江靠崇明以西而行,过南通海门至万里长滩,便可出长江口而入海。”

陈寿展开双臂,抖动着让官袍放平。

他声音洪亮的继续解释着:“臣所献之法,初时与此并无不同,自太仓入海,因走江多有浅滩,需用时三日。而出海之后,便境况全然不同。”

“旧时,太祖运南粮以济辽东,于南通海门入海,走较之黄水洋离岸更远,海水更深的清水洋,行至山东登辽,再入京师,如此便需一月有余。”

“臣所进奏运粮海道。”

“乃是可盛三五千石粮食的尖底海船,出南通海门,一路向东,耗时两昼夜,直至比之清水洋离岸更远的黑水洋,此处旧人明文有载,海水由东南向西北。粮船向东行至此地,转向山东、辽东方向,可一昼夜急行而至,多则也不过两昼夜!”

“粮船至山东登州府刘家岛附近,便可再转向辽东金州方向,此地距离只需再耗费一昼夜时间,粮食便可运抵辽东!”

至此。

从南直隶苏松两府,十日运粮送到辽东的方案便算是公之于众了。

在他说出这条海运路线的时候。

近在御前,秉性憨厚的黄锦,则是瞪大双眼,伸出双手掰着手指头。

“先是三昼夜入海。”

“再是两昼夜到黑水洋。”

“又至多两昼夜到山东。”

“最后一昼夜到辽东。”

“三、二……二,一,得九昼夜!”

“九日!”

黄锦满脸震惊,抬头看向皇帝:“万岁爷,陈编修说的海运路线,真的只要十日便可将南直隶的粮食从苏州府太仓运至辽东!”

这位同样是皇帝自小玩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满脸的喜悦。

看向陈寿的时候,眼里竟然已经藏着感激。

辽东的事情若是当着能就此解决,皇上也能少些忧愁,百姓们也不会怪罪皇上。

嘉靖的脸上同样露出一抹笑意。

朕就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他看向陈寿,已经是欲言又止的模样。

吕芳深察圣意,笑着开口道:“陈编修说的这条海路,当真可行?”

陈寿颔首点头:“回奏皇上,前元至元十九年,元庭走黄水洋沿岸运粮,两月至京师。十年后的至元二十九年,元庭上海总管朱青等人,开辟清水洋航线,若风向海况良好则二十日即可抵达京师。数年之后元庭千户殷明略再开新航路,便是臣方才所进之言,顺风十日即可!”

解释了一下后。

陈寿目光扫向严世蕃、徐阶等人。

“辽东孤悬在外,却为我大明疆土,我大明军民衣食所系之地,臣不敢有半句虚言。御前可查阅旧时存档,若臣所说空口无凭,臣甘愿领罚!”

有了陈寿这句话后。

嘉靖这才嘴角微微一扬,目光再次扫向众人:“诸卿多为饱览群书,可曾看到过陈寿所说海运航路?”

他这话其实已经是在表达不满了。

严嵩肩头一颤:“启奏皇上,陈编修所说此乃海运之法,而我朝自宣宗皇帝之后,便再无涉及海运之事,因此臣也未曾看过这些书。此番因辽东之事,再议海运,臣回府之后必当查阅相关书本。”

这是承认在海运这件事情上,他不具有权威性。

严世蕃则是心中积攒着怨气,目光恶狠狠的瞪着陈寿。

天底下的事情,怎么就都叫他一个人知晓了?

然而就在他要再次开口前。

陈寿已经含笑说道:“皇上,臣所言这条南直隶十日运粮至辽东的海路,朝廷还要降旨苏松两府筹备粮食,而后调集海船,才能起航运粮,且是本朝初次,想来也要多耗费些时日。”

“而辽东军民缺粮却是无时无刻,因此臣以为,当下朝廷还应当从通州大仓等处抽调粮食,自天津卫入海口出发,沿岸运抵料斗广宁右屯卫近处的如松山堡、河通堡等处,及京仓存粮船运至辽东三岔河,由海州卫负责转运至辽阳城,由盖州卫转运至复州、金州、定辽右卫城等处。”

“而今年已经入春,春耕在即,数月之后夏粮便可征缴入仓。此时调拨京仓存粮,一来可立即缓解辽东军民灾情,二来可将陈米出仓以备今年新粮入仓。”

可以说。

在辽东这件事情上。

陈寿真的是将方方面面都给考虑到了。

远的近的,运粮的方法想到,辽东的局势和地位所带来的影响也同样提到。

而他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是真的想要救辽东军民于水火之中,自然也是希望将辽东打造成自己的政治基本盘。

而此刻的陈寿,在嘉靖眼里,那就是正儿八经的救时谏臣。

如今陈寿提及转运京仓存粮,火速救济辽东军民。

嘉靖立马看向户部尚书嘉应春:“户部。”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压迫。

嘉应春心中一颤,赶忙低头禀奏道:“回皇上,京中新旧太仓及海运仓等处,加之通州大仓,尚有四十余万石存粮,只是这些皆是要留作……”

“调十万石,依陈卿所奏,自天津卫出海口,运至辽东广宁右屯卫及三岔河口。”

嘉靖直接开口打断了嘉应春后面的话。

京仓里的粮食,是要用来稳定京畿军民人心,但也如陈寿所言,再有几个月今年的夏粮就要上来了。

这点粮食,又岂会舍不得?

陈寿亦是立马满脸堆笑,躬身道:“圣明无过于皇上!辽东百姓如今终得粮食充饥,必当对圣君感恩戴德,无不朝拜京师,颂我皇圣人之威!”

嘉靖乐呵呵的笑了两声。

“两京一十三省皆如陈卿所言,乃朕之子民。朕为君父,何忍子民受饥?”

“陈卿饱览群书,进言献策,方为朕的大明治国谋臣!”

这算是对今天陈寿的言行做出的评价了。

严嵩低下眼睑。

徐阶讳莫如深。

从救时谏臣,变成治国谋臣了?

此子如今,到底是已成大势了!

而在陈寿的吹捧下。

殿内众人也只能是紧随其后,一个个开始溜须拍马起来。

一时间,玉熙宫中皇帝圣明的声音,甚嚣尘上。

嘉靖好生的享受了一番群臣恭维,这才挥了挥手,回到御座上。

“内阁会同户部、兵部、工部,行文南直隶应天巡抚翁大立,速备米粮,先遣船只寻勘陈寿所进十日运粮海路,米粮后发,装船起运。”

“勿使我辽东军民饥肠辘辘,而感圣恩何在乎。”

众人又是一阵齐声领命。

嘉靖则是看向了严世蕃:“严世蕃。”

严世蕃浑身一颤,心中已经有那么些许的后悔,却只能硬着头皮道:“回禀皇上,臣虽无能解救辽东灾民,却也不敢有违誓言,有违赌约。”

嘉靖这才面上微微一笑,嗯了声。

随后挥了挥手。

“诸卿且议陈寿所进治辽六策。”

而后又看向陈寿。

当着众人的面,笑声而出。

“你留下。”

“陪朕用了膳再回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