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之事,进展几何?”李寻安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询问。
李茂山不敢怠慢,恭敬回禀:“回老祖宗,新添五户外村女子,皆是勤劳肯干的好人家出身。只是……”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为难,“附近几个村子适龄女子本就不多,且有些人家,对让儿子倒插门入赘……顾虑颇深,犹犹豫豫。更有几户,听说是入赘李家村,便生了疑惧,觉得……”
他后面的话没说出口,但意思很明白——部分人担心鬼祖之名,或者不愿女儿嫁入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村子。
祠堂旁帮忙的几个村老也听到了老祖宗的声音,纷纷停下手中活计,面露忧色。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忍不住插话道:“是啊老祖宗,茂山说得在理。外村人不知祖宗神威,只道咱村是闹了鬼祟才显了灵,又惹了凶人,有些畏缩也是常理。
再者,若引了太多外姓人进来,恐乱了咱李家血脉的纯净,供奉祖宗的心意怕也……”
“胡说什么。”
李大牛在一旁瞪眼,粗声打断,“有老祖宗镇着,哪家媳妇敢不敬?什么血脉不血脉的,只要入了咱李家门,生下娃娃就是祖宗的血脉!怕个卵!”
大牛虽莽,却最是维护老祖宗威严,也深信祖宗能驾驭一切。
李茂山摆摆手,示意李大牛少安毋躁,对着后山方向继续道:“老祖宗,子孙们并非不愿招赘,只是担忧步子太大,引来不必要的窥探。毕竟,咱村这半年来变化……着实惹眼了些。”
李寻安静静听着村民的担忧,心中了然。
凡人畏威怀德,更惧未知。
李家村骤然暴富,“鬼祖显灵”的传闻在外村人听来,自是诡异多过祥瑞。
至于血脉纯净之说,不过是保守思想的托词。
这些阻力,都在意料之中。
他沉默片刻,淡漠的声音再次响起,直接盖过了村民的议论:
“传吾法旨。”
李寻安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烙印在祠堂前的每个人心头,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
“凡入赘李家者,除原有聘礼外,另赐良田三亩,耕牛一头,供其安身立命之本。”
此言一出,祠堂前一片吸气声。
良田耕牛,这是乡下人安身立命的命根子啊,这份恩典,太重了!
李寻安的声音继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其生身父母若年迈无依,可由村中公产供养,直至终老,以全孝道。”
“嘶——”
这下连李大牛都倒吸一口冷气。
供养外姓老人终老?
这在宗族观念极重的乡野,简直闻所未闻。
李茂山更是激动得胡须直抖,这不仅是厚赏,更是替入赘者解除了最大的后顾之忧。
况且有此条件,何愁无人动心?
“老祖宗慈悲,神恩浩荡!”李茂山激动得再次跪伏于地。
李寻安的声音依旧平淡,仿佛只是陈述既定事实:
“联姻范围,仅限赵家屯、小河村及周边三十里内村落。超出此界者,勿取。”
这句话是关键。
他明确划定了范围——仅限于最邻近的、信息相对闭塞的几个村落。
三十里,是凡俗村妇回娘家的极限脚程,也是流言蜚语传播速度可控的边界。
在这个范围内,
李家村的异常会被控制在乡村野谈的层级,即便有些许鬼神、显灵的闲言碎语流传出去,也只会被更远处的修士或凡人当作乡野怪谈,可信度大打折扣,难以引起真正高层修士的注意。
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李寻安最后交代一句,声音渐敛,神念收回地宫。
“茂山,此事关乎我李家香火根基、人丁兴旺。务必办妥。若有疑难,可随时来报。”
“谨遵老祖法旨!”李茂山声音洪亮,再无半分犹豫。
老祖宗不仅给出了无法拒绝的条件,更划定了清晰且安全的范围,他心中豁然开朗。
祠堂前,村民们面面相觑,随即爆发出兴奋的议论。
“三亩田!一头牛!我的老天爷……”
“还管养老?这……这简直是菩萨心肠啊!”
“只招三十里内的?老祖宗想得周到!太远的,心野,不好管,嘴也杂!”
“对对,就附近几个村子的知根知底,好!”
原先担忧的老者也捋着胡子点头:“老祖宗圣明!只在这左近寻亲,血脉亲缘也近便些,供奉祖宗的心意也容易齐整……妙!妙啊!”
李大牛咧开大嘴,用力拍了拍李茂山的肩膀:“茂山叔,听见没?老祖宗发话了,还等啥?
赶紧派人去放话啊。
让赵家屯、小河村那帮人瞧瞧,咱李家村现在是什么气派。
跟着老祖宗,吃香喝辣,天大的福分!”
李茂山重重点头,浑浊的老眼中精光闪烁,立刻开始点兵派将。
有了老祖宗赐下的尚方宝剑和明确的界限,他胸中再无块垒,只剩下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的决心。
很快,几队口齿伶俐、带着沉甸甸银钱样本的村民,在李大牛魁梧身躯的护卫下,精神抖擞地再次奔向赵家屯、小河村等周边村落。
这一次,他们腰杆挺得更直,底气更足,手中握着的,是足以颠覆乡野婚嫁观念的王炸。
李寻安盘坐地宫,感受着山下因新旨意而重新沸腾起来的信念暖流,魂眸深处幽光流转。
“香火之基,在于人丁。人丁之兴,在于方圆。”
他心念如冰。
“三十里界,足以聚沙成塔,亦可将鬼神之说,牢牢锁在这片偏僻山坳的流言蜚语之中。
待香火鼎盛,神光如海……纵有风雨,亦不足惧。”
现在,
却只能先稳中求快。
一个月后,李家村。
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数十辆披红挂彩的牛车缓缓驶入村口。
每辆车上都坐着一位凤冠霞帔的新娘子,羞红的脸庞在盖头下隐约可见。
送亲的队伍绵延半里,赵家屯和小河村的亲友们跟在车后,
眼中既有艳羡,又带着几分敬畏。
李茂山身着绛紫色团花长袍,银白的发髻梳得一丝不苟。
他站在新建的三进祠堂前,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老脸笑得皱成一朵菊花。
几个月前,谁能想到偏僻的李家村能有今日这般气象?
“一拜天地——感念老祖开恩,赐下福缘!”
“二拜高堂——叩谢父母生养之恩!”
“夫妻对拜——同心同德,兴旺李家!”
数十对新人齐刷刷拜下,场面壮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