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自海上行了十来日,便回到了王盘山岛。
在途中,黛绮丝便将圣火令上的文字,一句句的翻译出来。
圣火令上的武功虽奇,终究不过是在『乾坤大挪移』前两层心法的基础上,夹杂着旁门左道之学而已。
论起武功博大精深,还比不上张无忌自身修习『纯阳功』和『九阳神功』。
董天宝吩咐张无忌参考即可,却无需先修炼『乾坤大挪移』,只言到了光明顶后再言其它。
几人回到陆地,却是分为两拨。
殷野王领着谢逊,黛绮丝及波斯教众回天鹰教,而董天宝和张翠山父子却是返回武当。几人行事均是避开耳目,不过十余日便偷偷回到了武当山。
余岱岩见到张翠山归来,最为高兴,将银钩铁笔往张翠山怀中一揣,话没说几句,便匆匆跑开了,都不敢多看旁边的殷素素一眼,惹得几人好笑不已。
董天宝一行人从下山,又到此时回山,已是过了大半年有余。
几人回到武当山住了不过十来日,那殷离却被父亲送到武当山,只说陪姑姑殷素素住一段时间,而且眼瞅着她的相貌似乎大有改观。
张无忌问及之下,才知道她已废掉了毒功不练,而且得胡青牛医术所助,已是逐渐恢复原先模样,与殷素素相貌大有相同之处,眼见又是一个美人坯子。
这半年里江湖门派相争愈演愈烈,各门派矛盾厮杀不断。
不过一个月前,江湖中有人放出风声,说是许多年前明教内乱,五散人就领着五行旗众早已下山,护教法王也都出了教门。
光明顶上仅存光明右使杨逍领着天地风雷四门,正是明教空虚之时,各大门派知道此讯后不由得蠢蠢欲动。
终于在某一日,范遥从王府中传出消息给韦一笑,而莫声谷自韦一笑那得知后,连夜赶回告知师父师伯。
“少林,峨眉,丐帮等门派暗地串联,已说服昆仑,华山等派,计划明年春上,围攻明教光明顶!”
董天宝捋了捋胡须,与张三丰对视一眼。
“这一天,终究是来临了!”
此时,殷梨亭也匆匆进殿,手中拿着一封书信,双手递给师父道:
“师父!峨眉灭绝师太来信,约武当派共成大事,一月内在河西与其他五大派共聚,六大派攻上光明顶!灭了那明教基业!”
董天宝和张三丰看过书信,稍作商议后说道:
“青书!以往你总说我只带无忌下山,却抱怨未曾想过你。这些时日,看你武功也很是纯熟。”
“如今峨眉相邀,你便随同你父亲一同去见识见识吧。”
宋青书此时已是青年模样,长得眉目清秀,俊美之中带着三分轩昂气度。
因从小多了个师弟,虽得师长喜爱,但也经常照拂唯一的嫡系师弟张无忌,性格却是洒脱利落的很。
听得董天宝言语,他面色大喜,口中却是笑道:
“太师伯,不怪我怨您老人家偏心。你带了莫七叔下山,也带了无忌下山,偏偏就是没带过我!”
“您说这还不叫偏心!”
张无忌此时站在一旁,他与宋青书身高相仿佛,虽然经历了杀灭波斯总教一事,多了些杀伐经历,但实质仍是那个憨厚性子绵软心肠,闻言苦笑道:
“师兄!你又说笑了!”
“我倒宁愿在山上生活,哪怕一辈子也不觉得山下多好!”
董天宝知道这些年待在山上久了,武当众人基本已清楚了自己性子,便是宋青书有时候还能与自己开开玩笑,而张无忌向来是个听话的主,反而越发老实。
他也不以为意,摇头笑了笑继续说道:
“我们便分为两路行事!”
“第一路由远桥师侄带领,二师侄,四师侄还有青书均一同前去,与峨眉会合后一同前往光明顶。须记得此次行事,保全自身为先,斡旋解争其次,尽量不要参与其中相斗!”
“便陪那些人演上这一场!”
他并没有提及莫声谷,实际上这些年里,莫声谷受师伯影响,无心在江湖门派中相争,反而喜欢投身义军,这些年回武当山的次数都少了。
加上原著中莫声谷便是死于宋青书之手,这些年董天宝在教导宋青书和张无忌时,不仅暗中施加影响,同时也一直观察宋青书的心性,他的人生轨迹应该已经完全不同了。
但为防万一,他还是没有安排莫声谷同往,谁知道宋青书会不会来个性情大变,给莫声谷来个剧情杀。
宋远桥几人纷纷应是,殷梨亭见没有点到自己名字,急忙问道:
“师伯!此次为何不让我一同前去?”
董天宝默然不语,心里暗想:
“看他这表情,难道还想去寻纪晓芙不成?虽然这些年他看似已从纪晓芙的感情中走出来,但万一两人再次碰上,让他又回到过去那般,却是枉费了此前的心思......”
“他如果去光明顶,后面大概率会碰上纪晓芙,还有她的女儿杨不悔,难不成让他与书中一样,以后娶了那杨不悔不成?总归是......有些奇怪......”
“按书中所言,殷梨亭明显是把杨不悔当作纪晓芙的替身......”
心中多了些计较,一时间竟有些两难了。
俞莲舟见师伯颇为踌躇,暗想许是师伯担心殷师弟此前与峨眉有过婚约,此次前去与峨眉门下见面不免尴尬,却是不知道其中内情,于是起身笑着解释道:
“师伯还是答应了殷师弟吧,他此次想去是有缘由的......”
董天宝怔了怔不明情况,看向殷梨亭时,却发现他听得俞莲舟言语,脸却变得通红起来,心中不由一动。
却听到俞莲舟继续笑着说道:
“九年前六弟虽然与纪姑娘解除了婚约,却还是想念她的很,又不好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
“上次师伯灭了海沙帮,峨眉灭绝师太送来贺帖,正是由纪姑娘的好友贝锦仪送来,当时山上正好六弟有空,便行招待,那贝姑娘本就同情六弟,不免多安慰了几句,还说起了些纪姑娘往前事情。”
“于是每年峨眉人情来往诸如此类事情之时,六弟便自领武当派人一事,自己前去峨眉。一则为解自己愁闷,二则也侥幸想从峨眉派那边得知纪姑娘近况。”
“而峨嵋派中的贝锦仪与纪姑娘最为相善,六弟每次前往,峨眉诸人也觉尴尬,往往命此人招待六弟。”
“六弟每次问及贝锦仪姑娘时,贝姑娘念其深情,多有安慰之语。一来二去,两人竟聊得投缘。”
“如此过了七八年,竟是互相起了情愫。六弟前不久已是准备和师父说起,准备提亲了......”
董天宝闻言大为惊奇,只觉得世事难料。
而这种与剧情不同的结局,让他心中也是惊喜,有些心中纠结的事情也不再成为牵扯,他与张三丰两人相视而笑,毫不犹豫地同意道:
“既然如此,殷师侄便一同前去,与你几位师兄相照应!”
殷梨亭此前并未告知其他人,唯有俞二哥此前与峨眉多有联系,想来瞒不过于是便先告知了他。今日见师父师伯均为自己开怀,众位师兄弟也是齐来祝贺,不由得眼中一红,心中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俞莲舟有心为他扯开话题,笑着又说起了另外一事。
“说起峨眉,还有一桩趣事!”
“那年我送纪姑娘回峨眉,虽然有惊无险。但灭绝师太却很是震怒,恨明教杨逍坏她爱徒。她日日念及此事,越想越气,于是带一众门人下山寻明教晦气。”
“结果下得山多了,反而从一伙鞑子中救了一个小女孩,唤作周芷若,是那一带山中义军的女儿。”
“那孩子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灭绝师太一见之下大是喜爱,于是收她做了关门弟子,准备传她峨眉衣钵。”
“到如今已是教了九年,如今和青书倒是一般年纪了。”
董天宝闻言看了一眼宋青书,他此时正和一帮师叔们笑着听俞莲舟说话,神情浑不在意。
他心中很是惊叹周芷若仍如书中一般出现,只是如今宋青书心性表现很是不俗,心中不禁暗笑道:
“青书啊青书!”
“只盼那不是你的祸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