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索尼国际和MK2给他分别回了邮件,表示他们很有兴趣,近期会派人过来和他详谈。
终于收到了消息,这些老外办事真是够慢的,他在心里嘀咕着,但转念一想,至少他们最终还是表现出了兴趣。
赵三省早上和老师请了假,周二的下午两点半,提前到了王府井文华东方酒店。
周二这天,赵三省特意向学校请了假。下午两点半,他就提前来到了王府井文华东方酒店。走进富丽堂皇的大堂,他环顾四周,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位置坐下。
“一杯拿铁,加奶不加糖,谢谢。“他对前来服务的侍者轻声说道。
他点了杯咖啡,在大堂找了个角落坐着,又把自己的剧本、分镜头脚本,待会应该怎么说,仔细的想了想。
三点钟,他的电话响了,接起电话的瞬间,他注意到坐在不远处,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士正在打电话。
他连忙挥手示意,迅速收拾好桌上的物品,拎起背包走了过去。
徐枫见了他,很高兴的样子,主动伸出了手,赵三省也伸出手,轻轻握了下对方的手指,很快就礼貌地松开。
徐枫打量着他,“三省同学,你好啊。怎么到得这么早啊。”
赵三省微微欠身,“徐总,您好,我也是到了没多一会。”
徐枫示意他坐下,“三省同学,喝点什么?”
“徐总,您叫我三省就行。”赵三省赶紧说:“喝的就不麻烦您了,我已经点好了,您先坐着,我去把我的咖啡拿过来。”
赵三省放下包,快步走回之前的座位端来了自己的那杯咖啡。
徐枫看破不说破,其实她提前十分钟就到了,注意到咖啡厅里一直只有这个年轻人独自坐着,说明赵三省到得比她还要早,这让她对眼前的年轻人多了几分好感。
徐枫开门见山地问:“上次你电话说的剧本,我能看看么?”
赵三省赶紧掏出剧本和分镜头脚本,双手递了过去,“徐总,麻烦您给张张眼。”
徐枫接过剧本和分镜头脚本,开始认真翻阅。她的阅读速度很慢,时不时会停下来,用笔在剧本上写着什么,并在那一页折个角做个记号。
赵三省安静地坐在对面,顺手掏出一本书,专注地看了起来。
两人就这么面对面坐着,各自看着自己手里的东西。
过了好一会,徐枫看完了,把剧本和分镜头脚本放在桌子上。
赵三省看到以后,立即将书签夹好,把书收进背包。
出乎意料的是,徐枫并没有立即谈论剧本,反而聊起了家常:“三省,你很喜欢阅读么?”
赵三省稍稍一怔,不明所以,只好说:“等人看剧本习惯了,一般时间都比较长,我就带本看过的小说,一是可以温故,二是可以解闷,要不坐在这里有点无聊。毕竟阅读能让人放松心情。”
徐枫饶有兴趣地追问:“那三省你一般喜欢看什么书?”
赵三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个倒是不挑,一般有啥看啥,喜欢的就多看两遍,不喜欢的扔到一边。不过最近又把余华老师的《活着》看了一遍。”
“这是为什么?”
“其实主要是想学习一下编剧在改编名著的思路,您也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我和卢苇老师合作的。我想通过对比小说和电影的故事,试着理解卢苇老师在改编时的侧重点和创作思路。”
“嗯,还是年少好啊,精力充沛,时时刻刻不忘学习。”
“您过奖了。”
“三省,我看了剧本,你能谈谈这个剧本的创作初衷么?”
赵三省详详细细讲了今年看了程耳师兄的毕业作品《犯罪分子》,当时大受感动,从而萌发了自己也想拍一部犯罪类型电影的经过。
再讲了自己是如何从《烧谷仓》、《烧马棚》、《了不起的盖茨比》三部作品中,得到的一些灵感,以及如何与卢苇老师沟通,最终剧本得以完稿。
说完又开始讲述了电影的创作思路,对着分镜头脚本又讲了自己在拍摄的时候,会注重的情感表达,以及自己在剧本中留下的二十四个隐喻。
徐枫没有说话,就这么静静地听着赵三省讲了两个小时。
赵三省说的口干舌燥,终于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说完了。
徐枫听完,其实是很兴奋的,这故事看着是一个很简单并不复杂的故事。
大学刚毕业的阿华,梦想成为作家,却只能靠兼职艰难过活,还得为父亲的官司奔波。
一次偶然,他在卖场与老同学小美重逢,小美租住在狭小的公寓,靠打零工为生。
两个年轻人有了一次露水情缘,阿华渐渐对小美产生情愫。
但没多久,小美要去非洲旅行,便托阿华照顾自家猫咪。
小美归来时,身边多了富家子弟李昂。
李昂开豪车、住豪宅,生活极度奢靡,还向阿华透露自己有烧塑料大棚的怪癖。
李昂的出现让阿华感到不安,他害怕小美会爱上李昂。
三人相聚时,他总是在对李昂既羡慕嫉妒又自卑忐忑中度过。
某次相聚后,小美离奇失踪,阿华四处寻觅毫无头绪。
他开始跟踪李昂,渐渐察觉李昂所谓的“烧塑料大棚”没那么简单,怀疑这与小美的失踪有关。
随着调查深入,他发现李昂似乎隐藏着可怕秘密——焚烧那些无人问津的贫穷女孩。
后来,阿华在李昂家中找到了小美的画像,以及自己送小美的手表,种种迹象让他笃定李昂就是罪魁祸首。
愤怒至极的阿华最终手刃李昂,并将其付之一炬。
对于结局,赵三省给了一个非常开放的说法:
李昂可以是杀人狂,也可以不是,用喜欢烧大棚来表示自己的癖好并不能说明他是杀人狂;
小美可以死了,也可以还活着,也许为了躲债主动消失;
阿华可以杀了李昂,也可以没有,一切只是他构思小说的幻想。
最后的结局说完,徐枫立马冲动了起来,什么犯罪、悬疑,这就是自己想要的文艺片啊。
想不到自己这么容易就捡到宝。
她果断地说,“你这电影不适合在国内拍摄,剧情太黑暗了,很难过审批。”
赵三省点了点头,“是的,大家都这么说,所以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有把剧本交上去审批。”
徐枫抓到了关键,语气热切地建议:“和我去香港吧,我在那里比较熟悉。”
“去香港拍摄,会不会费用太高?”
徐枫自信地说:“怕什么,有我就行了。”
赵三省有点惊讶,他没想到徐枫这么看好,“啊,您的意思是说,您要承包全部投资?”
徐枫肯定地点头,答复了一句:“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