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次日,垂拱殿。

文武百官列队肃立,气氛一如既往的庄重。

赵构高踞龙椅,面无表情,正在静听户部尚书的例行禀报。

“...秋粮入库,大体平顺,然江浙转运途中,耗损颇多,臣以为,当严查转运诸司...”

赵构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颔首。

户部尚书退下。按规矩,轮到御史台奏事。

一名御史出列,刚要开口。

赵构突然开口了,声音平淡。

“罗汝楫的案子,刑部查得如何了?”

满朝文武皆一愣。这案子不是早就定了吗?怎么又提起来了?

刑部尚书周葵赶紧出列,躬身道,“回陛下,罗汝楫贪腐属实,已定流放三千里...”

“流放?”赵构打断了他。

“一个御史,朕的耳目,竟能贪腐如此,欺君罔上!”

啪——!

赵构猛地抓起御案上一份奏折,狠狠摔在大殿中央。

满朝死寂。

秦桧猛一激灵,睁开了眼睛,不可置信地望向龙椅上的皇帝。

只见赵构霍然起身,龙袍鼓荡,勃然大怒道,“可见台谏系统风气已坏!”

“一个罗汝楫倒了,背后还有多少个罗汝楫?!”

赵构指着御史台的那几名官员,厉声道,“你们平日弹劾这个,攻讦那个,朕且问你们,罗汝楫贪腐数年,尔等为何不曾有一言?!是瞎了,还是聋了,还是本就蛇鼠一窝?!”

那几名御史吓得身体筛糠似地跪倒在地,结结巴巴道,“陛下息怒,臣...臣失察之罪...”

“息怒?!”

赵构雷霆大怒道,“朕若再息怒,这朝堂都要被你们这群蠹虫蛀空了!”

他猛地一甩袖子,声音冰冷。

“传朕旨意!”

大殿内所有人屏息静听。

“御史台所有官员,一律停职!”

此言一出,秦桧的脸色瞬间面色僵硬。

冻结整个御史台?这是开朝以来闻所未闻的事!

赵构根本不给他反应的机会,继续暴喝道,“由皇城司配合吏部,即刻起,对御史台上下进行甄别核查!”

“朕要一个一个地查!但凡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者,一律严惩不贷!!”

秦桧终于坐不住了。他出列,沉声道,“陛下...台谏乃国家言路,岂可一概而论,停职核查,震动太大,恐动摇国本。还请陛下三思!”

赵构冷冷睨视着他。

“震动?朕看是震到秦相公了吧!”

“朕心意已决!”赵构毫不犹豫地打断他,“言路清浊,关乎社稷。若不清污泥,何来清流?”

他扫视满朝战战兢兢的群臣,“核查需要时间。在此期间,台谏之事,朕亲理!”

这等于收回了所有弹劾权。秦桧失去了他最重要的攻击武器。

赵构龙行虎步走下台阶,头也不回。

退朝的钟声敲响,百官如蒙大赦,惶恐不安地退出大殿。

秦桧伫立在原地,一动不动。他的门生故旧想上前,却被他冰冷的眼神逼退。

官家疯了。

这是秦桧脑海中唯一的念头。这种不顾一切,撕破脸皮的强硬,是他辅佐赵构以来从未见过的。

一个时辰后,偏殿。

这里没有大庆殿的威严,只有淡淡的檀香。

秦桧与签书枢密院事王次翁正襟危坐。

赵构换了一身常服,正悠然地品着香茗。仿佛与早朝上那个雷霆大怒的君王判若两人。

王次翁额头见汗,不敢作声。

许久,赵构缓缓放下茶盏。

秦桧眼皮一跳。

“秦相公,王枢密,今早朕失态了。”赵构淡淡道。

秦桧赶紧躬身,“陛下忧心国事,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臣等惶恐。”

“惶恐就不必了。”赵构摆手,神情平复。“朕只是在想,这罗汝楫留下的缺,终究要补。这关乎言路清浊,不能马虎。”

他看向二人,语气仿佛是在商议。

“继任者,朕以为,首要便是清廉刚直,其次,必须通晓实务。”

赵构特意在通晓实务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若是再选一个只会空谈、党同伐异之辈,朕要之何用?”

秦桧心中一凛。

清廉刚直,这直接否定了他手下那些以阿谀和攻击为生的言官。

而通晓实务,这一句更狠。

在宋金交战背景下,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无人能反驳。但这直接将人选范围锁定在那些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务实派官员身上。

他手下的爪牙,大多是在京中靠笔杆子上位的,哪来的实务可言?

官家设下了一个圈套,但秦桧无力反抗,只能应声,“陛下圣明。确实在需通晓实务之人担任。”

“好。朕已经授意吏部,按这个标准,明日拟一份名单,提交宰执合议。”赵构端起茶杯,下了逐客令。

秦桧和王次翁缓缓退出便殿,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

又是次日。

宰执合议。小范围的会议,气氛却更加紧张。

吏部呈上名单,一共五人。

陈橐的名字,赫然在列,排在第四。

秦桧看也不看陈橐,直接提议道,“陛下,臣以为,吏部侍郎史弥远可堪大任。史侍郎为人刚正,熟悉朝堂法度,能担此任。”

王次翁立刻附和道,“臣附议。史侍郎确是良选。”

这史弥远正是秦桧一手提拔的亲信。

话音刚落,另一名参知政事李光皱眉道,“秦相公,史侍郎固然是好,但似乎一直在京中任职,未曾外放。这恐怕不符合陛下通晓实务的旨意吧?”

李光是主战派干将,自然不会让秦桧轻易得逞。

秦桧面色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赵构自己不提名,而是让他设定的标准来替他打仗。

王次翁赶紧辩解道,“京中事务繁杂,岂能说不通实务?”

李光冷笑道,“京中跑门路,和地方治百姓,能是一回事吗?”

“你——!”

眼看双方又要争吵。

赵构摆了摆手。他一直在静听。

“都不必争了。”

他拿起那份名单,手指点在第四个名字上。

“诸卿所议皆有道理。”他缓缓道,“朕看这陈橐...”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历任地方,颇有政声,为人亦以清直闻名,如今多事之秋,正需此等干练之士,整顿台纲。”

他抬起眼,扫视众人。

秦桧无话可说。陈橐完美契合了赵构提出的所有标准。

清廉,刚直,通晓实务。他若反对,就是在反对皇帝自己定下的规矩。

赵构淡淡道,“便依此议。由陈橐试御史之职。”

他用了一个试字,给足了秦桧面子。

秦桧闭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气,再睁开眼时,已恢复平静,躬身道,“陛下圣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