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鳞 第35章 攻守之道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2:13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小民王乙,这条命都是大王的了。”

粪工见到李晋居然不嫌弃他的身份,甚至还与他握手,心情激动到了极点。

事实上何泰早就跟他们说过李晋的身份有多高贵。

作为开天之祖炎黄的后裔,又是二圣之一的真龙传人,可以说即便大秦皇帝都未必有他背景深厚。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晋也就是生错了时代。

如果他出生在不知道多少亿年前的远古神话时代,单凭那个炎黄子孙的头衔,娲皇和祖龙两位圣人都得给他三分薄面。

毕竟炎黄虽死,可整个大荒天地都是受炎黄创世遗泽。若无炎黄,自然也不会有娲皇和祖龙。

所以在见过李晋头衔的人心目当中,李晋的身份已经高贵到贵不可言。

这也是为何只要见过李晋头衔,就会认为他一定是以后的皇帝。并且李晋的话,就会变成圣旨,压过森严的等级,让平民百姓敢逆伐权贵。

如今见到李晋这样高贵的身份,居然会愿意和自己一个底层粪工亲切交流,让王乙有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李晋笑了笑道:“我的理想是让天下百姓人人有其衣,人人食果腹,还要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耕者有其地,学者有其为。没有高低贵贱,人人都是在为国家和自己努力罢了。我起义创业是为了天下苍生,你挑粪亦是为了一城百姓,本就没有贵贱之分,无需要觉得与我接触有所荣幸。”

“大王心胸之伟大,让臣佩服万分。”

杨云感叹道:“每次与大王畅聊,臣都觉得大王如天上真龙,臣如地上麻雀,不可语之。”

旁边王乙等人兴奋地看着李晋。

李晋笑了笑,没有接杨云的话,只是看向王乙道:“王乙,你平日里是把城里的粪便挑到城外去吗?”

“是的。”

王乙说道:“粪便多被乡间田主取走用于浇灌于田间。”

“是直接浇灌?”

李晋询问道:“有无沤肥?”

“沤肥?”

王乙听了胡紘的翻译,一头雾水道:“那是甚么?”

“没什么。”

李晋摇摇头,又目光转向远处乡野道:“何泰。”

“大王。”

“你熟悉本地,也带着人下乡去,一是按照之前的布置去做,二是保证好弟兄们尽快把家人接到城里来,尽快完成这边的事务好做将来打算。”

“是。”

何泰酒意醒了几分,忙不迭招呼自己的兄弟们离开,按照李晋的吩咐去做了。

现在他们攻打县城已经有了一整套流程。

一是把县城打下来,先把城里的贪官污吏和坏人解决。

二是派人下乡,解决地方大姓和豪强,把他们的土地分发给佃户。

三是招募人手,愿意主动来的都欢迎,不愿意也不勉强,家庭贫困的便发放土地和一定粮食。

这段时间对于李晋来说,还是很有感触。

他在攻克山南郡各县城后,多次亲自下乡调研,深入基层民间,了解现在的民间情况。

除了之前已经发现的那些基本问题。

也就是农民遭遇天灾人祸破产沦为佃户,被地主豪强以各种手段压迫和剥削的情况以外。

许多以前从未了解过的东西,都让他惊讶,乃至于大开眼界。

在诗溪和茶塘一带的时候,李晋听说当地有些豪强地主会垄断了水源,将一些比较好的良田给划分出来。

之后公开说家里有漂亮小闺女的可以拿初夜去换好田地和水。

有漂亮媳妇的可以用媳妇换好田地。

没媳妇和漂亮小闺女的,那就只能去开深山老林里的荒地,并且水源也不能保证。

要知道水源和好土地是农民赖以为生的根本。

那些佃户就指望着今年收成多一点,缴完足额的佃租后剩下来的粮食多些能让家人过得好一些。

结果豪强地主控制了好土地和水源,就相当于控制了农民的命门,以此换取对他们的女儿、媳妇以及儿媳妇的凌辱,践踏他们的尊严。

这种行径听得李晋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这世上还有如此不要脸的事。

毕竟哪怕他其实听说过欧洲中世纪那些贵族城堡主拥有对自己领地少女的初夜权,但也似乎只是听说过西方有,没想到这边大秦也有这样的事情。

以至于李晋不得不感叹大秦这边豪强地主们的道德败坏程度。

不过后来他进行分析后认为,这应该也是因为大秦这边百家争鸣的程度没有达到他上一世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地步。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境界都很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道德规范。

包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等高尚品德,要求读书人遵守。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这些品质也被儒家思想赋予了所有知识份子。

虽然其中肯定有伪君子,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但伪君子的前提是至少得装个表面功夫。

大秦这边连装都懒得装。

鲁迅写《狂人日记》还得“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直到“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而大秦这边是直接把吃人写在了脸上。

因而李晋现在主要要做的就两件事——除了正常造反以外,他还得准备进行思想道德工作的建设。

只是目前造反大业才刚刚起步,没有根据地,势力也不大,所以首先是清除顽疾,扫灭自己打下来的地盘里那些坏豪强地主,再一步步来。

在城里逛了一圈后,李晋与胡紘杨云三人回到了县衙。

现在他们其实也有一些知识份子投奔,不过都是底层贫民知识份子,最多就是认一些字,在学识能力上远不如胡紘和杨云。

因此那些少数读书人被他安排在军中做文书和记录工作,主要谈事议事,还是以胡紘和杨云为主。

回到县衙后,几名军阵书吏已经把清理好的竹简放在了厅堂的桌案上。

李晋过去翻了翻。

是目前军中登记的名册以及存储粮食和人员。

现在起义军总人数已经达到了两万多人,不过年龄在20-40岁的青壮大概只有约四千多人,其余全都是小孩、老人、女子。

主要也是李晋采取的自愿原则,加上除了在江安以外,其它地方并未显露头衔,吸引的人不多。

不然的话,即便山南郡偏远,山区各县人口不多,现在已经攻破的七个县加起来三十万人还是有,若是裹挟百姓的话,带出十多万人并不困难。

不过虽然人数不多,但因为都是自愿参加,且加入队伍后很快得知了李晋的事迹,因此忠诚度很高,组织力度也不低。

在李晋的安排下整个队伍都井井有条,很有秩序,所以在李晋看来,人数少并不算什么坏事。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一直在路上,也没时间停下来休整训练。

现在到达了山南郡南部,再往南走就是连绵群山的深山老林,终于可以停下来好好思考未来的大方向。

李晋与胡紘杨云各自坐在席上,他翻完了竹简后,看向二人说道:“文冕,你之前跟我说过,临章县和沐陵县就是山南郡最南端了是吗?”

胡紘说道:“倒也不完全是,以前在更南还有三个县,叫做檀溪县、林山县以及王化县,只是被百越人占据了。”

“山南郡南面还有郡吗?”

“有,穿过连绵大山是安南郡,但没有人会选择穿过群山,会往东面沿海绕道而行。”

“西面呢?”

“西面是昆岭南脉,也是群山连绵,不过那边不是我们楚州,而是昆州。”

“安南郡也属于楚州?”

“是的,过了安南郡,是方州,为方外之地。”

“大秦十九州,有地图吗?”

李晋问道:“若没有地图,是否可以给我画个大概轮廓?”

“这个.......”

胡紘看向杨云,面露迟疑。

倒不是说他不想画,而是根本不知道呀。

毕竟说穿了他家也就是个富农破落户,能供他读书和出门在附近几个郡游学都快把家产耗光了,不可能让他有能力游遍大江南北。

见胡紘的样子,李晋就知道他不清楚,于是看向杨云,杨云也一脸尴尬道:“大王,我也不知晓。”

“不会吧。”

李晋纳闷道:“既然商周时期王朝存在,炼气士们可以在天上飞,难道不记录山川大地的吗?”

“记录倒是记录,但这些东西都藏在渊阳皇都。”

杨云说道:“本郡治所应该也有一份郡里舆图,放在太守府。州治所那边有份州图,放在刺史府,县里是不可能有舆图的。”

“好吧。”

李晋点点头表示明白。

地图在古代是极为珍贵的战略物资,哪怕以前收集成本很低,那些炼气士们在天上飞,用绢帛一类的东西记录下来很容易,但却不可能流传到民间。

因此除非是太守以上,或者名门世家嫡系主脉,估计才有部分地区地图。至于整个大秦的地图,自然是存放在皇室。

“既然如此,你们把各州大概位置,地方环境以及山川河流的情况大概跟我说一下。”

李晋又道。

胡紘和杨云便把他们知道的情况跟他说了说。

大秦天下十九州,南方和西南地区跟李晋上一世的南方与西南差不多,都是山川连绵。

但更西部,类似于四川、西藏等地却不是高原,而是广袤平原和草海、林海。

反倒是西南地区,李晋上一世类似于云南贵州的部分是一片高原。

南部群山连绵,他们所在的是楚州,属于大秦南方偏远地区,山南郡治所洣县距离大秦首都渊阳1900多里。

相当于湖北襄阳到北京的距离。

可要知道北京在北方,而渊阳的位置是在大秦中枢的渊水北岸,因此实际上更相当于广东韶关到河南郑州,可见山南郡的偏远程度。

而更往南却还不是海,依旧是连绵山川,称之为方州,那边瘴气丛生,人迹罕至,全都是百越人,秦人多是被发配的囚犯,被派往方州为官,跟发配没什么区别。

楚州东面虽然也有山,但过了山后却不是海,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整个东南是广袤的平原区,据说横跨上千里之遥,才能看见海洋。

从中原地区往东也不是海,也是平原地区,不过临海的位置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东北则是一片冻土。

经过胡紘和杨云的解说,李晋脑海中大概勾勒出了一个大秦版图的模样。

在整体山川地形上,大秦与他上一世的世界还是有相似之处,比如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平原居多,南部和西南山川居多。

但不一样的点在于,如东南区域,类比是上一世福建地区,那边不像福建那样是山川,而是平原。

然后是西藏和四川西部地区,不是高原和盆地,而是草原和林海。

西南是类似于云贵高原的高原区。

南部也有像湖南、广州的点,只是不像广州临海,南面海洋还不知道离这边多远。

而东面大抵是没有李晋上一世那样的渤海,整个渤海区域都是平原,然后过了这片区域再往东北方便是冻土。

北方一路至蒙古地区变化不大,也是草原,但过了蒙古却不是俄罗斯,而是海洋和广袤岛屿。

不过也就是大概有点相似之处,真要说那就是李逵跟李鬼的区别了。

毕竟他那边上一世南方是海洋,而这边南方显然连绵悠长,离海还不知道多远,至少据说商周时期南北9000多里,依旧没有碰到海洋的边。

以山南离北海应该是6000-7000里的样子来看,恐怕南方至少还有几千里的距离,离他们最近的害,大抵就是东海。

并且渊阳处于大秦中心,山南离渊阳都接近2000里,可想而知更偏远的地方到底是有多偏僻。

初步了解了大秦的地理情况后,李晋沉思一会儿,这才缓缓开口道:“我知道了,那么现在就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守,还是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