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我不念叨你不叮是吧?
【系统升级至LV2,可开启多任务模式。】
【当前新任务,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任务奖励,可整体提升身体素质至E级。】
系统说的有理。
咖啡店现在虽然搞的蒸蒸日上,林薇分红也很大方,但是说破天还是别人的产业。
程让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件事,只是为了完成“创业大赛”的任务,一直没有精力去开辟新赛道,而且自己也需要第一桶金的积累。
现在咖啡店基本步入正轨,最近又雇了几个勤工俭学的学生,基本已经达到坐椅待币的阶段了。
是时候再搞点自己的东西了。
程让一边气喘吁吁,一边盘算着任务的事,徐非非的拳头跟雨点似的。
“别打了别打了,让我歇会。”
徐非非一脸同情:
“你是不是肾虚啊?”
“胡说八道!”程让暴怒,也就是透支了十来年而已。
“你把手机收回去,我就不打了。”
“你讲不讲理啊,我都跟你说了手机不是我给你的。”
“就不讲理。”
呦呵,这个时候的徐非非还很叛逆啊,还没有被调教成程让的形状。
你等着,早晚有一天把你调教成前世的样子,这才有成就感。
自己送上门的胭脂俗粉有什么意思?
“那你想干嘛?”
“想自己挣钱买。”
“你不是应该回答想或者不想吗?”
徐非非有点跟不上程让的车速,呆呆的。
“这样吧,你不是想挣钱吗?跟谁挣不是挣,以后我当你老板,我给你发工资。”
徐非非干脆利落地拒绝:
“不要。”
“为什么?”
“你满脑子黄色,你当老板肯定是想潜规则我。”
“看人真准。”
徐非非也不再开玩笑了,正经地回答:
“我想做点和专业相关的事,不想去你的咖啡店打工。”
“谁让你去我的咖啡店了?你想去我还不让你去呢。”
咖啡店大老板是我鱼塘里的另一条大鱼好吗,怎么可能让你去呢?
“那我给你打什么工?”
“我有一家传媒公司,签你当艺人啊。”
本来这种话徐非非是不信的,但是这个烦人精嘴上虽然没正行,但是办事很靠谱。
尤其是他真的会写歌。
《告白气球》这首歌,虽然只是在学校里小范围的火了,但是以她的专业素养判断,这首歌足以养活一个艺人一辈子了。
程让的感觉与徐非非一样。
虽然前世有很多人对这首歌不屑一顾,虽然周董自己都没预料到这首歌会火到这种程度,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只是一首并不高级的芭乐歌曲。
但是《告白气球》的爆火证明,能把这种小甜歌写好也很了不得。
其实她入学以来,已经有好几个老师给介绍经纪公司了。
老师们不是瞎子,徐非非的条件还是很好的,唱得好,长得好。
但是老师给介绍的那几个经济人,都明里暗里地表示,要参加应酬陪酒等等,甚至有一个明着说要陪睡,被徐非非骂跑了。
徐非非有种第六感,程让虽然嘴上说要潜规则,行动上,好吧也确实动手动脚的,哎呀,但是就是说不清,总觉得他可能不是那种人。
“好吧,那你把合同给我看看。”
“看什么合同,还没草拟呢,我刚想起来这事。”
“啊?这还你自己拟吗?公司没有法务吗?”
“哪来的法务,公司就我一个人,哦,现在是两个了。”
“???那你公司叫什么?”
“还没想好呢。”
……
“我能反悔吗?”
程让给徐非非画着大饼:
“不行,以后公司上市了,你是元老,工号002。”
徐非非陷入深深的绝望:
“我感觉上当了。”
程让拿起徐非非还给自己的iPhone4s,因为是水货,买来的时候已经激活过了,不过也不用担心是翻新机,这个时候,最旧的4s出厂也没有1个月呢。
程让在通讯录里存上自己的号码,递还给徐非非:
“你那个手机,连个微信都上不了,怎么加我好友?不加老板好友,你还想不想进步了?回去下个微信。我的号码已经存上了,打的时候看好,别打错了。”
“怎么可能打错……”
徐非非拿回手机,看着通讯录里孤零零躺着一个联系人,大大的“爸爸”两字。
“去死吧你!”
程让早就一溜烟跑路了。
回到咖啡店里,店里依旧是一群学生在等单。
程让径直走到收银台前。
有的学生有点不满:
“排队呢哥们。”
程让没理他,直接跟李der讲:
“给我拿三万块钱。”
“哦。”
李der二话不说就开始数钱。
程让跟林薇解释:
“记我账上。”
林薇忙着做咖啡,都懒得理他:
“你拿就是了。”
在众顾客的目瞪口呆中,程让拿了三万块,大摇大摆地走了。
刚才提醒程让排队的学生半天才回过神来:
“那什么,我只拿500行不行?”
2011年,注册公司还需要实缴资金,而不是认缴。
程让打听了一下,最低门槛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是3万块钱。
先把公司开起来再说,资金实力方面不需要考虑太多,本来就没什么实力。
反正主要是为了完成主人,呸,不对,完成系统的任务。
2010年,东山市已经有了政务大厅,办事比以前是方便了很多,但是也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那么简单就办完了,先要了解需要的各种材料文件,至少还要有个办公场所。
现在自己手里可用资金不多,撑死了就这几万块,而且咖啡店还要保证正常经营,不可能从那边拿太多的钱。
这个办公场所,就必然不可能是高大上的写字楼,根本用不起,也没有必要。
找中介?中介还得收一个月的房租做中介费,不划算不划算。
想了一圈,程让把目光瞄准了学校后的家属院。
这片家属院区,历史可就早了,山南大学建校时一起建出来的,理论上比程让岁数还大的多。
经过岁月的变迁,这些老破小也不知道转了多少手,大部分教职工也都不在这里住了。
除了一些住在一楼的老退休职工可能故土难离,不愿离开住了几十年的环境,其他房子很多都已经空出来了。
当然,房主不住,不代表没人住。
这些房子很多都被改造成了日租房,一到周末就炮火连天,屋摇地晃的。
毕竟大学生们,是需求最旺盛的时候,而哪怕是最便宜的快捷酒店,也要100左右一晚。
而日租房,15元一天!
别管条件怎么样,它都有床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而7栋宿舍打扫卫生的大姨,好像就在经营这种日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