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已是深秋季节。
深夜,东宫,朱允熥呆呆地坐在房间里面,已经连续两天没有迈出房门一步了,直到现在,他还是有些无法接受小说里面的穿越,竟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熬了个夜,一觉醒来,自己竟然成为了一名穿越者,来到了洪武朝,并且成为了朱允熥。
“唉,穿成谁不好,为什么偏偏就是朱允熥呢?”
“穿成朱允熥也罢了,穿越者的标配金手指也不给,这尼玛让我怎么玩?”朱允熥满肚子怨气。
要知道,再过几个小时,朝会开始,就是朱元璋册封朱允炆为太孙的日子了,一旦这件事情被定下来,他的结果恐怕只会与历史上的朱允熥一样,哪怕再怎么默默无闻,再怎么废物,都会被吕氏母子二人猜忌,不会有好日子过,甚至想出东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他,面临的就是妥妥的天崩开局。
没有系统,人设在老朱那里估计都属于没挂号的,想要阻止老朱册封朱允炆为太孙,谈何容易?
“不行,都穿越了,还要受吕氏母子的猜忌,被圈养,这绝对不行!”
“既然老天让我穿越成为朱允熥,那这太孙之位,无论如何,我也要争上一争,哪怕失败了,大不了一死,总比窝囊得被圈养到永乐十五年再死要强,拼了!”朱允熥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脑海中也立刻开始盘算起应该怎样行动。
……
奉天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朝拜结束,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面色严肃,随即缓缓开口。
“皇长孙朱允炆温厚贤明,仁德孝友,宜为皇太孙,诸位以为如何?”
实际上,圣旨早就已经拟好,朱元璋现在询问文武百官,不过就是相当于例行公事一般的走个流程,也代表着这件事情不是他老朱乾纲独断,而是问询过文武百官的。
此言一出,许多武将,尤其是淮西勋贵,个个神色有异,尽管早就知晓会有这一天,可真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依旧难免心中叹息,他们很清楚,一旦朱允炆成为皇太孙,也就意味着文官之势,将会彻底压倒武将了。
反观诸多文官,一个个却是面露喜色,黄子澄,齐泰更是迫不及待站了出来。
“陛下,允炆殿下孝悌忠信,才学过人,可担此大任。”黄子澄抢先开口。
见黄子澄说了,齐泰无奈瞪眼,只能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说道:“臣,附议。”
“微臣附议!”文官们随即纷纷站出来附议。
见这么多人支持自己,朱允炆强忍着笑意,微微低头,眼中的得意更是几乎难以掩饰,太孙之位啊,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终于要尘埃落定了。
朱元璋扫了一眼武将行列的人,随即也没有等这些人表达什么,直接开口说道:“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那就……”
“慢着,皇爷爷,孙儿有异议!”大殿外面,一道身影快步走来。
殿外的侍卫本来还一脸惊怒,准备下令手下拔剑阻拦的,但听到来人对朱元璋的称呼,连忙停下了动作。
“嗯?”朱元璋皱眉,望向殿外。
“那是……允熥殿下?”武将这边,身为朱允熥舅姥爷的蓝玉第一个认了出来。
常升脸色一变,连忙喊道:“允熥殿下,真的是允熥殿下!”
其他淮西勋贵们闻言,也纷纷望向朱允熥,他们淮西一脉,荣损与共,自然是更希望朱允熥能够成为皇太孙。
只可惜,朱允熥一直以来的表现,完全无法与朱允炆相比,他们最终也只能收起这份心思,哪怕不服朱允炆,也只能认。
朱允炆心中一跳,这个废物这个时候竟然闯到奉天殿来,想要闹哪出?不过随即,又化作不屑,他就不信,他这个废物弟弟还能阻止他成为皇太孙不成?
文官们也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弹劾朱允熥,显然,在他们看来,朱允熥跟朱允炆没有丝毫可比性,且看老朱如何处置就行。
“允熥,没有咱的传召,擅闯奉天殿,破坏册封,你可知罪?”朱元璋脸色微微有些冷,浑身上下一股强烈无比的帝王威仪在无形中四散开来。
不愧是开国皇帝,更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那股气势太强了。
刚刚走进奉天殿的朱允熥只感觉浑身一僵,汗毛乍起,心中更是瞬间忍不住慌乱起来。
心中更是忍不住暗暗吐槽:老朱这等天子威仪,绝非常人所能比拟啊。
“陛下,允熥殿下一时糊涂,忘了规矩,还望陛下恕罪。”常升连忙跪下,替自己的外甥祈求。
都说娘亲舅大,他这个亲舅舅自然不忍朱允熥犯错。
朱允炆见状,也立刻假模假样地站出来,说道:“皇爷爷息怒,三弟今日的确太过冲动,等回头孙儿一定好好教他。”
不仅维持了自己良善谦恭的人设,话里话外更是透着自己身为兄长的优越。
蓝玉望向朱允熥,快步来到朱允熥身边,说道:“允熥殿下,谁让你过来这里的?”
在他印象中,这个外甥孙向来平庸,胆小,若是没有人背地里指使,八成是不敢来闯奉天殿的,所以当务之急,得赶紧问出来,以免陛下震怒,降下罪责。
朱允熥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蓝玉,而是强自镇定心神,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朱元璋。
“不知皇爷爷可曾记得《皇明祖训》中说过,有嫡立嫡,无嫡,方可立长,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弃嫡立庶,为奸臣也。”
“放肆!”朱元璋一声震喝,浑身气势更是徒然爆发,可怕的压力仿若实质般压得人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来。
“你是要告诉咱,你才是嫡,要立也只能立你不成?”
“不要忘了,吕氏早已扶正,允炆一样是嫡子。”
朱允熥此刻浑身都已经被冷汗浸透,但他明白,事已至此,退缩是绝不可能的。
“就算吕氏被扶正,那也只是太子侧妃,太子正妃只有我母亲常氏,那才是真正明媒正娶,八抬大轿从正门抬进来的。”
“更不用说,我母亲还在世的时候,朱允炆就已经出生,庶长子的身份早已注定,怎可因一个妾室扶正的太子侧妃,就将庶长子变成嫡子?如此嫡庶不分,若我大明后世之君争相效仿,岂不是乱套了?”
“请皇爷爷立孙儿朱允熥为太孙,遵遁皇明祖训,否则,孙儿誓死不服。”
虽说一夜未睡,但经过几个小时的推敲琢磨,此刻朱允熥的思路却是无比清晰,字字直达要害。
一番话,让朱允炆脸色变得极为难堪,文武百官更是面面相觑,交头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