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殿内,礼部官员继续唱礼。
“诸王跪拜!”
殿内的藩王们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跪下身来,恭恭敬敬地向朱元璋和朱小宝叩首行礼。
“请圣上登大宝!”
朱元璋在朱小宝的搀扶下,缓缓从跪着的藩王们身边走过,朝着那座象征天下权力巅峰的龙椅走去。
朱小宝的心脏“砰砰”狂跳,胸腔里就像揣了一只不安分的兔子。
这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登基大典!
从今往后,他就是这座紫禁城的主人,是整个大明天下的主宰!
激动之下,他的身体都微微颤抖起来。
朱元璋察觉到了朱小宝的异样,低声叮嘱道。
“多大的场面没见过?现在慌什么?稳住心神!”
老爷子的话就像一颗定心丸,朱小宝很快平静下来,眼神变得坚定而沉稳,跟着朱元璋走到龙椅旁站定。
礼部官员再次唱礼。
“诸四品上官,入宫觐见!”
没过一会儿,文武百官分成左右两列,按照官阶高低依次走入殿内。
朱红色与紫色相间的官袍在殿内整齐铺开,再加上殿内庄严肃穆的气氛,散发出一股无形的压迫感。
“拜礼!”
随着唱礼声落下,殿内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微臣参见圣上万岁万万岁!皇太孙千岁千千岁!”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地扫了众人一眼,依旧带着往日的霸气,挥手说道。
“诸爱卿平身!”
等百官和藩王们都站起身来,朱元璋才开口说话,声音洪亮有力,传遍整个大殿。
“朕的皇长孙朱雄英,知书达理,性格沉稳,勤奋好学……”
“朕如今已年老体衰,今日便将皇位禅让给皇长孙朱雄英!”
说着,朱元璋拿起案几上的传国玉玺,那方象征着天下最高权力的玉印。
或许是因为激动,他的手微微颤抖着,缓缓递向朱小宝。
朱小宝双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稳稳地接过了这枚承载着大明江山的玉玺。
“臣等,参见圣上万岁万万岁!”
百官再次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这一次他们朝拜的对象,是新登基的皇帝朱小宝!
曾经的朱小宝,还是一个身着华服、意气风发的少年。
如今,他却已正式登上帝位,君临天下。
命运就是如此奇妙,既让他感到惊喜,又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他望着底下山呼万岁的百官,心中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热血沸腾。
这是属于我的大明帝国!
我要带着你们,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诸爱卿,平身!”
朱小宝的声音朗朗动听,传遍了整个奉天殿。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脚下的臣子们,一股豪迈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传遍了全身。
藩王和百官们陆续站起身来,人群中的朱棣,眼眶却有些发红。
他偷偷瞥了一眼站在龙椅旁的朱小宝,眼神里充满了难以掩饰的嫉妒。
藏在袖笼里的双手,早已因为用力而攥得发白。
这是何等至高无上的荣耀啊!
一个男人,即便活上一万辈子,也未必能有这样一次机会!
百官臣服、万民跪拜,这是何等的霸气与威严!
有朝一日……
朱棣的身体竟因为内心的激动而微微战栗!
他也要站在那个权力巅峰的位置上,像朱小宝一样,接受天下人的朝拜!
这是一个男人所能达到的巅峰,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实现的目标!
其他藩王的心情也十分复杂,有羡慕,有忐忑,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从今天起,朱小宝就是大明的新皇帝了,朱元璋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一颗新的帝王之星,正在冉冉升起。
往后,无数人的命运,无数人的生死存亡,都将由朱小宝来决定。
他们自己的未来会走向何方,谁也无法预料。
武将队伍中,蓝玉、傅友德等人,脸上早就乐开了花,好些人甚至激动得抹起了眼泪。
他们当年冒着生命危险,拼尽全力支持朱小宝,如今,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朱小宝成功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官场就如同一场豪赌,一步踏错就可能满盘皆输。
如果今日登基的不是朱小宝,他们这些属于淮西武将集团的人,恐怕早就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了!
幸好,他们从头到尾都坚定地站在朱小宝这边,即便在最危险的时刻也没有动摇。
如今朱小宝成为了新帝,他们的功勋,也将无人能够超越!
文官们这边,不少人也红了眼眶。
在文官心中,朱小宝是名正言顺的正统继承人,这大明天下本就该由他执掌。
平日里与朱小宝相处得多了,倒不觉得他有多么特别,可亲眼见证他登基称帝的这一刻,心中还是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欣慰,有感慨,也有对未来大明王朝的无限期待。
这时,礼部官员再次提高嗓门,高声唱礼。
“从即刻起,大明更改年号,定为建平!”
“今年则为建平元年!”
朱小宝向前迈出一步,声音洪亮地喊道。
“朕,愿与诸位爱卿携手并肩,共同创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富强的大明新帝国!”
“吾皇万岁万万岁!”
满殿的呼喊声震得殿梁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
礼部官员又接着唱礼。
“诸番邦入殿恭贺!”
苏门答刺、真腊、朝鲜、帖木儿汗国等一众外邦使臣,依照事先排好的顺序依次走入奉天殿,对着刚完成登基大典的大明新帝朱小宝行跪拜大礼。
每个国家都带来了压箱底的稀世珍宝,流光溢彩的宝石、雕工精湛的玉器等,满满当当摆了一案几。
可这些珍贵物件在朱小宝眼中,实在算不得稀罕。
毕竟大明朝廷府库充裕,各地进贡的奇珍异宝早把皇宫堆得满满当当,什么样的名贵物件他没见过?
不过,送上门的好东西哪有拒收的道理?
这些宝物最终都会被送入后宫妥善收藏。
几百年后,它们都将成为证明大明强盛的鲜活历史见证,这份价值可比眼下的金银贵重多了。
一旁的史官正奋笔疾书,用最典雅华丽的文字记录下朱小宝登基的每一个细节,要让这场盛大典礼永远载入史册,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