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尘栈异闻》
那粒麦子咽下去的第三刻,檐角铜铃突然发出指甲刮玻璃似的锐响。我正咂摸舌尖的甜味,冷不丁打了个寒颤——方才还清亮的铃声变得黏糊糊的,像浸了血的棉线在拉扯。抬头时,看见铃舌上缠着半片青灰色的指甲,月牙白的地方还沾着点麦麸。
“客官要打尖还是住店?“
柜台后突然冒出个脑袋,梳着油亮的大背头,发缝直得像用墨线弹过。我认得这张脸,沈二狗年轻时的画像就挂在招娣坊的东墙,只是此刻他嘴角裂到耳根,露出两排 millet粒大小的尖牙,说话时牙缝里漏出细碎的麦壳。
“我...“喉咙里像卡了团生面,我指着他身后的匾额,“招娣坊不是改叫归尘栈了?“
他慢慢直起身,身上的青布褂子泛着尸斑似的霉点,手里算盘珠子噼啪作响,算珠竟是用人指骨做的,每颗都刻着个“债“字。“改名了不假,可欠的债总得有人记着。“他突然歪头,脖子转了个诡异的角度,“比如苏小环的绣花针,还插在沈招娣的第七根肋条上呢。“
这话像冰锥扎进后颈。二十年前沈招娣死在麦垛上,验尸的老仵作说她肋条间有根绣花针,针尾还缠着半截水红丝线——那是苏小环嫁妆里的东西。当年沈二狗就是凭着这根针,带着村民把苏小环沉了塘。
“你到底是谁?“我摸向腰间的短刀,指节触到冰凉的刀柄时,却摸到一手黏腻的麦浆。
“我是账房啊。“他咧嘴笑,牙上的麦壳簌簌往下掉,“客官方才咽了归尘栈的麦子,就得听我算笔账。“算盘打得更响了,指骨珠子碰撞着发出呜咽,“沈招娣欠苏小环三条命:未出世的孩子,被浸烂的嫁妆,还有塘底那三年的冷。“
檐角铜铃突然剧烈摇晃,铃舌上的指甲“啪“地掉在地上,化作一摊黑血。我瞥见天井里的石磨在自己转,磨盘缝里渗出暗红的水,顺着磨槽淌成蜿蜒的小溪,溪边竟冒出丛丛簇簇的麦芽,芽尖上都顶着个迷你的人头,细看全是苏小环的模样,睁着玻璃珠似的眼睛齐刷刷望过来。
“账房先生,“我后退半步撞到供桌,供桌上的财神像不知何时换成了泥塑的沈二狗,手里捧着个麦秸编的婴儿摇篮,“这账跟我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他突然消失在柜台后,声音从房梁上传来,“你咽的不是麦子,是沈招娣的魂核。当年她把魂魄碾碎拌进麦种,才让荒了三年的地长出新麦,可苏小环的怨气缠在麦粒里,现在跟着魂核进了你的身子。“
话音未落,我突然觉得左肋一阵刺痛,像有根细针在往里钻。伸手去摸,摸到件冰凉的东西——半截水红丝线从衣襟里垂出来,线头还在微微颤动。
“瞧见没?“账房的声音贴着耳根响起,我猛地转头,正撞见他垂在我肩头的脸,眼睛里爬满麦须似的血丝,“苏小环要借你的身子讨债了。“
石磨突然发出骨头被碾碎的闷响,我扭头看见磨盘上跪着个穿红嫁衣的女人,乌黑的长发垂到地上,缠住那些迷你人头麦芽。她慢慢抬头,脸皮像泡发的纸一样皱巴巴的,嘴唇烂成个黑窟窿,却还在无声地说着什么。
“她在说'还我针'。“账房咯咯直笑,“当年沈招娣偷了她的陪嫁针,说是要绣个肚兜给孩子,结果把针插进了她自己肚子——你说怪不怪?“
左肋的刺痛突然变成灼烧感,我掀衣襟一看,皮肤下竟有个淡红色的针影在游走,像条小蛇往心口钻。那些麦芽上的迷你人头开始尖叫,声音细得像蚊蚋,却刺得耳膜生疼。
“想活命就得帮她们了断恩怨。“账房不知何时搬来把太师椅,椅腿裹着晒干的人皮,“沈二狗藏了样东西在麦仓,找着了或许能救你。“
我刚要问是什么,他突然用指骨算盘敲了敲柜台,天井里的石磨“咔“地停了,穿嫁衣的女人化作一滩血水,麦芽上的人头全掉在地上,滚成圈黑色的血珠。铜铃又响起来,这次竟传出苏小环的声音,又尖又细:“针...我的针...“
麦仓在客栈后院,门是块整块的青石板,上面刻着“欠债还钱“四个大字,笔画里嵌着暗红的东西,凑近了闻有股铁锈混着麦香的怪味。我试着推了推,石板纹丝不动,却听见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有人在翻动麦粒。
“得用沈二狗的血才能开。“账房不知何时跟了来,手里拎着个黑陶碗,碗里盛着半凝固的黑血,“他当年建这仓时,把自己的心头血混了麦壳涂在门轴上。“
我刚接过陶碗,石板突然剧烈震动,门缝里挤出无数只手,指甲缝里全是泥,抓着门框拼命摇晃。有只手抓住了我的脚踝,那触感像冻硬的腊肉,我低头看见手背上刺着个“环“字,突然想起苏小环的手腕上也有个一样的刺青。
“快泼!“账房的声音变了调,尖得像女人,“苏小环的怨魂聚过来了!“
黑血泼在门轴上的瞬间,青石板发出惨叫般的嘶鸣,缓缓向内打开。一股混合着陈麦香与腐臭的气浪涌出来,我捂着鼻子往里看,借着月光瞧见满仓的麦粒堆里,埋着口朱漆棺材,棺材缝里渗出的不是水,是金灿灿的麦浆。
“沈招娣就躺在里面。“账房的声音带着股幸灾乐祸,“她死前把自己钉进棺材,棺材底铺着苏小环的嫁妆单子,上面还压着沈二狗的算盘——这三人的债,全锁在这儿了。“
左肋的针影突然剧烈跳动,我疼得弯下腰,看见衣襟上的红丝线直挺挺地指向棺材。那些麦粒开始自动分开,露出棺材盖上的铜锁,锁孔里插着半截绣花针,针尾的水红丝线正慢慢变长,像条舌头在舔锁芯。
“得把针拔出来。“账房突然按住我的肩膀,他的手烫得像烙铁,“但拔针前得听我讲个故事,不然你会死得不明不白。“
二十五年前,沈二狗还是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看中了邻村的苏小环,托媒人说亲时,却被苏小环的爹泼了满脸冷水——苏家嫌他穷,转头把苏小环许给了镇上的粮商。沈二狗怀恨在心,夜里潜入苏家,偷了苏小环的嫁妆箱子,把里面的金银首饰换成石头,唯独留下了那根绣花针。
“他本想拿针去当铺换酒钱,却撞见沈招娣在麦地里哭。“账房的声音飘乎乎的,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沈招娣那时刚被粮商退婚,说是怀了野种,其实那孩子是沈二狗的——他喝醉了酒把招娣当成苏小环,做了糊涂事。“
麦粒突然“哗啦“一声分开条路,露出棺材旁的个小木盒。我走过去打开,里面铺着层麦秸,放着张泛黄的纸,上面是沈二狗歪歪扭扭的字:“招娣说用她的命换小环活,可我恨她偷了小环的针,更恨她怀了我的种——我把针插进她肋条时,她还笑着说这样就两清了。“
“两清?“账房突然尖叫,声音里全是苏小环的怨毒,“她凭什么说两清!我被沉塘那天,肚子里也有个三个月的孩子,那是粮商的种,却被他们当成野种!“
棺材突然剧烈晃动,棺材盖“砰“地弹开条缝,我看见里面躺着个穿粗布衣裳的女人,面色青白,第七根肋条处果然插着半截绣花针。她的眼睛突然睁开,瞳孔里全是旋转的麦粒,嘴角咧开个诡异的弧度:“小环,我还你针...“
左肋的刺痛骤然消失,那根针影竟从皮肤里钻出来,化作实体悬在空中,与棺材里的半截针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完整的绣花针发出耀眼的红光,我看见针身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字,仔细辨认竟是苏小环的日记:
“三月初五,二狗哥说喜欢我绣的针...
四月廿三,爹把我许给粮商,那针找不到了...
六月初七,粮商说我怀了他的孩子,要娶我...
七月十五,他们说我怀的是野种,要沉塘...
塘里好冷,招娣姐,你为什么要偷我的针...“
“因为她想替你去死。“账房的声音突然变得温柔,大背头慢慢变回乱糟糟的发髻,青布褂子上的霉斑褪成干净的补丁——他竟变成了年轻时的沈二狗,只是眼角多了两道血泪,“招娣偷针是想告诉大家,孩子是我的,可我怕了,我把针插进她肋条,让她背了所有的债。“
铜铃突然在麦仓外响起,清亮得像晨露滴落。我转头看见天井里站满了人影,都是些穿着粗布衣的村民,他们的脚边堆着新割的麦子,麦穗上都系着水红丝线。最前面站着个穿红嫁衣的女人,脸还是皱巴巴的,却露出了微笑,手里捧着个麦秸摇篮,里面躺着个熟睡的婴儿。
“他们来送行了。“沈二狗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村民们早就知道真相,每年往麦地里埋绣花针,是想让招娣和小环的怨魂安息。那粒麦子不是魂核,是她们和解的信物。“
棺材里的沈招娣慢慢坐起来,身上的皮肤变得红润,她轻轻拔下肋条上的绣花针,递给苏小环。穿嫁衣的女人接过针,突然化作漫天飞絮,每片絮上都沾着颗麦粒,落在村民脚边的麦堆上,长出翠绿的新芽。
沈二狗的身影彻底消失前,指了指我手里的木盒:“那是我欠的债,你留着吧。“我低头看见盒底刻着行小字:“归尘栈,归尘债,一粒麦子还九世。“
麦仓的门不知何时关上了,再推开时,里面堆满了新收的麦子,金灿灿的像铺了层阳光。檐角的铜铃又开始“叮咚“作响,这次的声音格外清亮,我摸了摸左肋,那里只有片温暖的触感,像晒过太阳的麦秸。
回到前院时,柜台后坐着个陌生的掌柜,梳着整齐的发髻,穿着干净的蓝布衫,正低头算账。看见我进来,他抬起头笑了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客官,归尘栈的新麦酒要尝尝吗?刚酿好的,有阳光的味道。“
我瞥见他手里的算盘,是普通的檀木珠子,算珠上刻着“福“字。供桌上的财神像换了新的,旁边摆着个麦秸编的小篮子,里面盛着满满一篮麦粒,每颗都泛着温暖的光。
铜铃又响了,这次穿透了晨雾,传到很远的地方。我知道,从今天起,归尘栈里不再有恩怨,只有年年丰收的麦田,和随风摇晃的铜铃。至于那根绣花针,大概化作麦地里的露珠,在每个清晨,悄悄滋润着新的希望。
喝新麦酒时,舌尖又尝到了淡淡的甜味,比上次更清晰,像有人在酒里加了蜜。掌柜说这酒是用村民们送来的新麦酿的,酿酒时总听见有女人的笑声,细细的,像银铃在响。
我没告诉他,喝酒时总觉得左肋暖暖的,像有根绣花针在轻轻跳动,针尾的水红丝线,正化作麦浪,在心底连绵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