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历史:从玄武门对掏开始 第87章 猜忌

作者:糖卿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4 07:34:35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在那里,早已有人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

江南,苏州,钱氏庄园。

钱大富,没错这里是他的产业。

他以其惊人的商业天赋,在短短两年内在江南建立了庞大的钱氏商行,富可敌国。

哦,不对,本身大明也没钱了。

不算上那些隐藏在背后的那些世家贵族豪绅们。

钱大富明面上是交好各方,人畜无害的巨贾。

实则是江白埋在江南最深的一颗钉子。

一个月前,他就收到了江白的密令:“筹备粮草军械,以待北客。”

此刻,他的庄园地下密室内,堆积如山的米粮,腌制好的肉食,成捆的布料。

甚至还有通过秘密渠道弄来的硫磺和硝石,早已准备就绪。

数十辆经过改装,看似普通的货车,也已备齐。

“北边的兄弟快到了。”

钱大富对身边的心腹管家吩咐道,

“让我们在南京的人动起来,该散播的消息,可以散播了。”

很快,南京城内。

一种微妙的声音开始在一些中下层官员和不得志的士子中流传开来:

“听闻北方的平国公,在辽西又打了个大胜仗,阵斩清廷数万!”

“平国公派了麾下大将南下,说是要协防咱们南京呢!”

“若是平国公的人能来,或许这南京城还能守得住!”

与此同时,钱大富动用他的关系网。

秘密接触了南京守备衙门,一位不得志但素有忠勇之名的参将韩德虎。

此人对南京官场的腐败深恶痛绝,一直渴望能力挽狂澜。

“韩将军,北军不日即到,欲保南京,需城内有力之士里应外合。

此乃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之良机!”

钱大富派去的人,将江白的亲笔信和一批银钱送到了韩德虎手中。

韩德虎看着信中江白恳切的话语和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又掂量着手中沉甸甸的安家费,再想到城内醉生梦死的同僚。

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他猛地一抱拳:“德虎愿效犬马之劳!北军何时到来,但凭吩咐!”

半个月后,苏州郊外,太湖之畔。

分散南下的张大彪所部。

在钱大富安排的秘密据点悄然完成集结。

他们换上了钱氏商行护卫的服装,精神饱满,装备精良。

张大彪与钱大富紧紧拥抱。

“钱胖子,辛苦你了!”

“都是兄弟,客气什么!粮草,地图,城内接应都已安排妥当。

韩德虎将军会在仪凤门接应你们入城。”

张大彪目光锐利地看向西方,那是南京的方向。

也是李自成大军即将到来的方向。

“传令下去,休整一夜,明日拂晓,以商队之名,开赴南京!

我们要在长江一线天,给闯王备下一份厚礼!”

江白的棋,看似张扬,实则步步为营。

他以一场公开的比武为饵,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

却将真正的力量和杀招,通过海上,陆路,商业,人情等多种渠道。

无声无息地投送到了江南。

当李自成以为自己在争分夺秒时。

却不知,一张以南京为核心,以长江为锁链的天罗地网已然织成。

南京城,这座大明的留都。

此刻已陷入了巨大恐慌之中。

李自成攻克武昌,顺江东下的消息如同瘟疫般蔓延。

城中官绅富户纷纷收拾细软,准备南逃。

市井萧条,人心惶惶。

在这末日般的氛围中,对于即将到来的北军。

南京权力核心层的态度泾渭分明,复杂万分。

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是坚定的主战派。

他听闻江白派兵前来,内心是矛盾的。

他敬佩江白屡破清军的功绩,视其为国之干城。

但同时也深怀忧虑。

“平国公忠心可嘉,然其部曲越境而来,于法度不合啊。”

他在衙署中对几位心腹叹道,“若其真心抗敌,自是南京之福。

若其另有所图,我史可法,唯有以死报国,岂能做开门揖盗之事?”

他决定持谨慎的观望态度。

严令各部谨守城池,非有他的手令,绝不允许北军一兵一卒入城。

漕运总督则完全是另一副面孔。

他掌管漕运,富得流油,最怕的就是战乱和权力更迭。

他暗中盘算:“江白势大,连陛下都要让他三分。

他的人来了,若是强要接管漕运,我是给还是不给?

给了,朝廷怪罪,不给,只怕立刻就有杀身之祸!

不如先备下厚礼,见机行事,若能攀上平国公这棵大树,或许还能保住身家富贵。”

他已打定主意,首鼠两端,绝不做那出头的椽子。

以南京兵部侍郎吕大器为首的一批清流言官,则反应最为激烈。

他们不在乎李自成有多可怕。

却在第一时间抓住了江白擅权越境的把柄。

“荒谬,岂有此理!”

吕大器在府中气得浑身发抖,“那江白,不过一介武夫,受国厚恩,不思在北境尽忠。

竟敢擅派兵马进入南都!

他想干什么?学董卓曹操吗?此乃乱臣贼子之行!”

他连夜奋笔疾书,写下措辞激烈的奏疏。

痛斥江白目无君上,心怀叵测。

请求崇祯立刻下旨,勒令江白退兵,并严惩相关人等。

他甚至对同僚放出话来:“若北军敢强闯南京,本官必血溅五步,以醒陛下!”

紫禁城内的崇祯,几乎同时收到了两份截然不同的奏报。

一份是吕大器等南京言官雪花般飞来的弹劾奏章,字字诛心。

将江白描绘成觊觎神器、意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

另一份,则是江白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军情分析与请罪疏。

江白的奏疏写得极其高明。

他首先详细分析了李自成南下必然性。

及其对江南财赋重地的致命威胁。

强调东南乃国家命脉所系,绝不容有失。

然后,他解释派兵缘由:

“臣闻闯逆南下,心急如焚。

然北直隶,山东防务吃紧,清廷新败,恨臣入骨,臣实不敢亲离北地。

故遣麾下偏师一支,携新式火器,南下协防。

此举虽有违常例,然事急从权,只为保太祖陵寝,护江南黎庶。

若因此惹朝野非议,臣甘领罪责。

但求陛下明鉴,待击退闯逆,臣自当令该部北返,绝不滞留。”

这封奏疏,既表明了忠心,又解释了无奈,还给出了承诺。

更隐晦地点出了自己的价值。

同时,将擅自出兵的焦点。

巧妙转移到了事急从权,击退闯逆这个更迫在眉睫的目标上。

崇祯拿着这两份奏疏,在乾清宫内来回踱步,内心挣扎。

他当然忌惮江白权柄过重。

吕大器的话像针一样刺在他的心上。

可是,现实呢?

孙传庭死了!

秦军没了!

左良玉跋扈不听调遣!

江南诸军不堪一击,放眼天下,除了江白。

还有谁能挡住李自成?

如果江南丢了,他这个皇帝还能当几天?

最终,残酷的现实压倒了对权臣的恐惧。

他将吕大器的奏疏狠狠摔在地上,对王承恩嘶哑道:“拟旨!嘉奖平国公江白忠勇体国,深明大义!

其所遣南下之师,准其协防江南,相机剿贼!

告诉南京那些人,大敌当前,当同心协力。

再敢内讧掣肘者,以资敌论处!”

当崇祯的旨意还在路上时。

张大彪已在苏州完成了集结,并与接应的韩德虎取得了联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