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检测到重大家族事件——丰侯薨,时间加速停止!】
【叮!未检测到下一代有紫薇帝星保佑人选,不对族长人选进行干扰。】
【叮!丰侯逸嫡长子先继任族长。】
这一次加速了这么久?
史逸也死了?
史祎看着便宜儿子下线,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将目光移至家族模块,除了族长变成了史先外,家族成员也一下子增多到了16人。
其中更是诞生了第三代成员,一出生便觉醒了和祖母一样的“长寿”天赋的嫡长孙史乾、3岁觉醒“武痴”天赋的史让嫡长子史坤以及史明的女儿浣姬和史先的女儿汐姬。
史祎将紫薇帝星保佑套在了拥有“长寿”天赋的嫡长孙史乾身上,然后又将上次忘记了的剩下的两个北极四圣保佑名额给到了第二代的史亮和第三代的史坤身上。
看完了家族模块,史祎便开始回看起这段时间错过的历史、家族事件。
此时距离周公薨已经过去了将近13年。
十一年前,成王以围狩之由在岐山之阳举行了诸侯会盟,彰显了周王室的军力的强盛,使邦周的威仪震慑四海。
八年前,在太公望和鲁侯伯禽的努力下,困扰了殷商一朝数百年的大东、小东地区基本被邦周完全控制,只剩下了东边临海的莱国还在苦苦支撑。
同年,已经诞下嫡长孙的丰侯长子先被丰侯安排进了王师虎贲,隐藏身份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虎贲将士。
六年前,丰侯次子让也进入太史寮,成为了一名史官。
两年前,成王去世,太子钊继位,世称康王。
成王去世之前,学习自己父王托孤三公的经历,将儿子姬钊托付给了召公奭和毕公高两位叔父和太公望这位外祖父。
康王继位时,史先已经被提拔成为了虎贲的百夫长,史让也已经在太史寮坐到了少史的职位。
当时就有人说,丰侯的两个儿子就如同当年的丰侯和鲁侯一样,是未来康王的左膀右臂。
史祎看完这些记录后,回忆了一下国人暴动的时间,大概还有两百多年,于是便安心地选择了继续加速。
谁知这一加速,等再次醒来便已经是康王二十一年。
【叮!检测到重大家族事件——丰侯薨,时间加速停止!】
【叮!检测到下一代有紫薇帝星保佑人选,族长指定为史乾。】
这一次醒来史祎已经有些麻木了,毕竟虽然现实世界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但对于史祎来说就是一瞬间。
也还好史祎并未真实与这些便宜儿子、孙子们一起共处过,否则这短短几分钟内接连遭受丧弟、丧子、丧孙之痛,史祎非得疯掉不可。
也许是第二代都逐渐离去,这次虽然家族人数有所上涨,但增幅并不多,算上还健在的姜老太君,一共也只有24人。
其中第二代就像是完成任务一般,陆续集齐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子后便一溜烟全是女儿。
为了防止往后再出现第三代这样的情况,当时姜老太君下令:史氏子孙取名,不得有数。
第三代中除了一早就觉醒了天赋的史乾和史坤,剩余的六子八女中只有史让最小的儿子史兑在十岁时觉醒了“少眠”天赋,其余的都是白板一张。
倒是第二代的史后,在二十四岁时觉醒了恶性天赋“早衰”。
导致其明明是二代中最小的,反而比所有哥哥姐姐都要显老。
四代目前只有史坤的嫡长子宽和史乾的女儿涂姬觉醒了同样的天赋“善辩”,其余的也都还是白板。
将空缺出来的保佑名额优先套在了还未被保佑却觉醒了天赋的家族成员身上,史祎便又开始查看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
说实话,接连的重复操作已经让史祎有些厌倦了,反而是之前游戏中往往被忽略的历史事件如今更加吸引史祎。
十五年前,即周康王六年。太公望这位经历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四朝元老最终在镐京完成了人生的谢幕,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创业半生的土地。
康王以天子之礼将太公望也葬在了毕原。
太公的儿子伋继承了齐侯的位置,并留在镐京成为了西周第二位太师。
八年前,莱国进犯齐国的边境,齐侯担心儿子得无法抵御莱国,便回到了齐国亲自打败莱军。
同年,淮夷的残余势力在东南叛乱,康王亲征平乱。
一年前,即周康王二十年。同样是四朝元老,同样两次被托孤的召公奭也追随先王而去。
召公死后,周原的人们在送行时想到了召公生前的政策,便不砍伐棠树,而是用歌谣《甘棠》来纪念他。
至此初代三公相继去世,新一代的三公分别是太傅毕公高、太保康叔封和太师齐侯伋。
三人之中又以太傅毕公高为首,常年在两都之间,总领天下事务。
看完这些大事后,史祎便又进入了加速时间。
-----------------
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搜。——《左传·昭公四年》[春秋·左丘明]
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史记·齐太公世家》[西汉·司马迁]
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史记·周本纪》[西汉·司马迁]
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史记·齐太公世家》[西汉·司马迁]
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史记·燕召公世家》[西汉·司马迁]
文公有五子,先、让、明、亮、后也。伯先善武,入虎贲;仲让喜文,进史寮。世人皆言曰:“丰侯双子之于康王如丰、鲁二侯之于成王乎!”——《周史·丰文公世家》【西汉·史安民】
丰武公讳先,甚勇武,能搏虎狼。少时入王师虎贲。及文公薨,武公得立。康王十三年,武公任司马随康王征淮夷。康王二十一年,武公卒,长子乾乃立。——《周史·丰文公世家》【西汉·史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