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新朝天灾人祸、哀鸿遍野、四夷乱起、海内沸腾。
绿林、赤眉、铜马、由于饥荒……新市一代的王匡、王凤等人起事了,新市就是现在的湖北京山,这些人官府抓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躲在绿林山里,绿林山就是现在的湖北大洪山,号称绿林军。(绿林好汉)
山东一带,莒ju县人樊崇,也陆陆续续弄了几万人马在青州打家劫舍,王莽派出太师王匡(和绿林军同名)去镇压,大战时候,樊崇就让自己的乌合之众把眉毛涂成红色,由此呢,这波人马就号称赤眉军。打的新朝王匡狼狈而逃,赤眉军就在东海郡转战,慢慢从山东向河南移动。
后来发生瘟疫,绿林军死者过万,剩下的都分散了(古人也知道隔离的)北入南阳的一支号称新市兵,以王匡、王凤为首,手下有马武、朱鲔wei、张卬等等。
西入南部打家劫舍的(说好听点叫发展)一支称为下江兵,首领是王常和成丹。还有平林人陈牧、廖湛,因为他们俩是平林人,所以这一支就叫平林兵。
都属于绿林军!!!
天下大乱,宛城李通(县级官员)也坐不住了,因为图谶中有“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预言。
他就想乱中推举刘氏子弟(万一成功将来自己李家也是富贵荣华)得知刘秀等人在新野,他派人请刘秀到自己家中共谋大事。
为什么他俩可以尿到一个壶里呢?其实他俩都相信图谶的预言,因为这东西在秦汉时期属于显学,跟什么五德终始说、五经要义、阴阳学说一样,大到皇帝小到老百姓都信,自然是精神的力量无比巨大,最后刘秀李通商定在当年立秋那一天,劫持南阳太守甄阜。
商量完刘秀回舂陵找哥,李通去找爹。
舂陵在今天湖北枣阳,刘秀把自己和李通的谋划告诉大哥,刘縯闻言大喜,集结了数百人马,共起大事!
(刘縯本来就是王莽新朝社会下的不安定分子肯定很开心)
刘縯还是很有军事天赋的,他觉得在宛城公开劫持拥有重兵的甄阜和梁秋赐,不太可能。所以他派人让李通到时候可以来舂陵,和刘氏兄弟汇合后想办法联合绿林军,共同起事。这样成功可能性大!!!
很多读者觉得奇怪,刘秀不是南阳蔡阳人吗?怎么又跑到舂陵来了(没有问题都对)刘秀先祖是舂陵候刘买,传了几代到了一个叫刘仁的继承舂陵候爵位的时候,他上书朝廷说自己的封地,地势低下湿毒相侵(环境不好)请求陛下在减少自己的封邑的情况下,往别地方迁一下。
于是,汉元帝时代朝廷就把刘仁改封在南阳白水乡,刘仁虽然改封了,但他爵号还是叫舂陵侯,和刘仁一起迁移还有一个人叫刘回,刘回就是刘秀哥仨的爷爷。
(舂陵、白水乡都属于南阳蔡阳县行政管辖范围之内)
刘秀兄弟磨刀霍霍准备大干的时候,同乡几乎没人表示赞成,他们怕刘秀兄弟造反不成,反受他们连累,而且四处扬言,伯升造反,简直就是在杀我们啊!伯升就是刘縯。(字)
刘秀的二姐夫邓晨家听到这事,也是说我们邓氏家族本来很富足,奈何跟你老婆那一家往汤锅里跳呢!
李通那边也不安稳,李通他爹(国师刘歆董忠等人政变,古往今来官场就是一个站队问题)在长安一大家六十多口全被王莽杀了。李通等于也曝光了,被新朝通缉。这样原先约定在宛城的事情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人心惶惶之际,刘秀一点也不害怕,扬扬自得,穿了一身绛红色的衣服,带了一顶武冠大帽(样式特别夸张的帽子)到处瞎溜达,结果哎无心插柳柳成荫,还间接起到了一种宣传效果。
刘氏家族那些人见到平常谨小慎微的刘秀,都一身戎装准备造反了。都互相说什么“谨厚者亦复为之”
《资治通鉴•第三十八卷》及见秀绛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凡得子弟七八千人,部署宾客,自称“柱天都部”
意思就是说你们看刘秀这么谨小慎微忠厚老实的人都要造反了,我们也跟一起干吧。刘秀叔叔刘良二哥刘仲还有正儿八百的舂陵候嫡子刘祉也都来了。
刘秀还联系姐夫邓晨准备在棘阳汇合后大干一场。刘縯让弟弟刘秀刘嘉等人去什么随州联系绿林军,说服了平林兵陈牧还有新市兵首领王匡、王凤二人到舂陵合兵,打出旗号,“推翻新莽,光复汉朝”
刘縯亲自指挥,首战告捷,攻击舂陵北部一个叫长聚的小城(临时军备据点)本来骑着牛作战的刘秀的也鸟枪换炮了,终于有匹马了。
乘胜攻打唐子城(军需仓库)绿林军都是土匪,一进城跟鬼子进村一样,烧杀抢掠。
刘秀亲自说服刘氏子弟把抢来的东西给绿林军,我们都是汉家子弟现在是要恢复汉家天下,怎么能跟那些土匪一样。刘秀的骚操作搞得绿林军首领个个老脸一红还很不好意思,绿林军纷纷吹牛逼说我们一定跟着你们刘氏兄弟混。帮你们打天下什么的。
(让人把吃到肚子里东西很难的,关键不是一个人是一堆人,所以再次证明刘秀的情商智商得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