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里的造梦师,只要在一个人的脑海中植入一个想法,这个人的人生轨迹就将改变,甚至顺着造梦师想要的方向改变。
杨凡之前帮着陈锦荣炒股赚钱,就是要让他感受一下股市里赚钱是多么容易。
在股市里尝到甜头,尤其是已经通过股市赚到了上千万,陈锦荣怎么还可能会满足于踏踏实实地工作?
对现在的他来说,什么工作都没有炒股香。
就连学业,也成了混文凭的经历罢了。
必要的时候,他完全可以退学炒股。
一纸文凭,不应该成为自身的束缚。
他享受着身边人的崇拜,在一声声“股神”、“巴菲荣”的呼声中沉沦。
杨凡知道,陈锦荣已经不需要自己出手了,他自己就会把自己毁了。
他考虑过一段时间,在和李彪结识后,想起过那本以他为原型写的那本书。
以此改编的电视剧天道,还有一年多才会上映。
里面有个大佬周剑华和林雨凤的对话,杨凡想起的时候,才算是释然。
杀人不难,不留麻烦难。杀手和知情者是一辈子的隐患。
不留麻烦也不难,不留心病难。背着人命过日子,是一辈子都治不好的绝症。
这还只是最基本的一个难处。
杨凡不想留着这种心病。
所以,把他引入一个牢笼,任他自生自灭,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而他现在的状态,可以说是“逐渐疯狂”了。
在复习周和考试周,股市涨两天,跌三天,再涨两天,再跌两天,就这么横盘震荡着。
这样的行情对于短线选手来说,可谓是噩梦。
买一只票,亏三五个点,换一只票,再亏三五个点,再换一只,又亏三五个点。
几次调仓换股下来,原本的盈利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吞噬掉了20%~30%,甚至更多。
陈锦荣脸上的笑容开始变少,渐渐变得忧虑起来。
他手上资金现在过千万,亏1个点就是10万,几天时间吐出去一两百万,怎能让一个学生不心疼。
但和班上其他同学闲聊的时候,还是能够强颜欢笑。
现在他也只是利润回吐,距离亏本还远着呢。
进入考试周后,市场涨了一点,陈锦荣的脸色也好了一些。
他也终于知道要开始复习了,可拿着书坐在电脑前,心思全部在电脑屏幕上。
就算是闭市时间,他也忍不住时不时地翻看盘面。
不出意料,连续出了几门课的成绩,陈锦荣都是在80分以下。比上学期全部在80分以上差了一大截。
最让他接受不了的,还挂了一门必修课,而且是珠院四大名捕之首袁一达的马哲。
在珠院流传着这位神人的传说,他是北大哲学博士,衣服一买就是7件,天天换着穿,天天重样,他的PPT每页必有猫头鹰。
最让人闻名色变的是他教的马哲,挂科率居所有课程之首,甚至一度高达%。
考试没有平时分,点名缺勤两次算挂科。
而且,马哲挂了以后只能重修,不能补考。
重修也不一定能过。
他是那种极其有原则(油盐不进)的人,有师兄师姐马哲挂了,跪下来求他,他温柔地让人“滚”,甚至还好心地出了打车的路费。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毕业的时候因为马哲挂科,只能拿到毕业证,拿不到学位证。
在得知陈锦荣马哲挂了的时候,杨凡特意去找了陈锦荣。
陈锦荣正装作不在乎,在那大放“厥词”:“不就是重修嘛!就算是拿不到学位证,那又怎样?以我现在的身价地位,还需要那张文凭?我还需要找工作?”
的确,就算他回家啃老,也完全啃得起。
他家的那些厂房,一个月的租金收入将近20万,再多几个都养得起。
杨凡也叹了口气,他的马哲62分,差点就挂科。
陈锦荣说那些,不过是嘴硬罢了。他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去重修。
够他喝一壶的了。
这大半个月下来,杨凡很少收到公司员工的紧急电话,他们都是在中午和下午5点前例行报告。
什么股涨停了,什么股也涨停了等等。
只有1月25号的时候,收到了一通紧急电话,广济药业当天大跌了9个多点。
杨凡很淡定:“就算广济大跌了,不是还浮盈30%以上嘛。这不过是他们的洗盘手法罢了。忘了我之前跟你们怎么说的了?”
王旭解释:“我就是被这个跌法吓到了。”
1月31号上午,杨凡最后一门财政学考完后,开车去了广州。
下午,他坐在公司,检视几个账户持仓情况。
这些票中,涨得最少的就是广济药业了。涨得快的,像是英洛华,已经超过80%。
中船舶也收了四连板,进入数一字板模式。
当然,涨得最多的还是都市股份。复牌后一字板就没有断过,13个一字板,累计涨幅已经有245%。
三只产品的净值也再创新高,1号产品在净值归1后,已经重新突破1.6,达到了1.6125。
2号产品净值3.2537,3号产品净值达到1.5682
2月1号,都市股份依然一字开盘。
开盘瞬间,无数卖单涌现,短短1分钟,成交了3.3亿。
王旭三人紧张地看着面无表情的杨凡:“老板,都市股份开板了!”
“淡定点。”
30秒后,都市股份回封。
杨凡陡然道:“立即清仓都市股份!”
王旭三人噼里啪啦迅速操作,都市股份这一分钟再次放出1.18亿天量。
只用了两分钟,都市股份的换手就达到了17.54%。
杨凡持仓的所有都市股份也顺利出清,原本的1500万已经变成了5690万,赚了足足279%。
王旭三人也松了口气,并没有觉得都市股份依然封板,卖早了。
短短两分钟放出的天量,他们还是能够看得懂的,获利资金在大举出逃,都市股份涨到头了。
他们有点不满足的是,当初买少了。
“早知道应该多买点,这样也能多发点年终奖啊!”
“就是啊!唉,真可惜!”
杨凡见他们一边摇头叹气,一边不停地偷看自己的反应,明白他们是在提醒自己考虑年终奖金的事。
杨凡打趣道:“喂,你们几个,要是惦记着年终奖金,可以大胆地提出来,不过....”
几个人立刻紧张起来:“不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