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岭南创业史 【正版无广】第148章 承佃开垦文书

作者:君允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0:39:34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等到酒喝得差不多了,韩铎夹了块鲜嫩的鱼肉,眯着眼细品时,陈善长放下筷子,拿起温毛巾擦了擦手,像是随口提起:

“说起来,年前年后那阵,我见沙贝村外的珠江水道新淤出一大片滩涂,沙泥肥得很,潮水涨落的痕迹都清清楚楚。”

他轻轻叹了口气,露出惋惜之色。

“那么好的地,荒着实在可惜。海鸟倒是有福,天天在那儿找食。要是能开垦出来,好好整治,少说也能多出上千亩良田。”

他顿了顿,留意着韩铎的表情,继续慢慢说道:“这不光能让地里多收粮食,县里的税赋也能多一笔。更紧要的是,如今北边不太平,南下的流民越来越多。这田要是开出来,安置几百户流民,让他们有地种、有饭吃,岂不是既安定地方、又惠及百姓的善政?正符合县尊大人最关心的民生大事啊。”

韩铎咀嚼的速度慢了下来。

他放下筷子,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那双总眯着的眼睛看向陈善长,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陈会长心系乡土,体恤百姓,这份胸怀,韩某佩服。那片淤田,确实有潜力。”

他话头一转,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声音压低:

“不过,会长想必也清楚,这新淤出来的滩涂,牵涉到河工水道、赋税更动,向来是县尊心头的大事。规矩嘛,繁琐得很。光是勘查划界、上报府衙、核定税赋、招佃安置……这一道道手续走下来,费时费力不说,‘规矩’要是没走到位,谁也不敢开这个头。”

陈善长静静地听着,脸上那点惋惜的表情早就消失了,只剩下完全的平静和明白。

他慢慢站起身,拎起酒壶,脸上又重新堆起了笑容:“韩司吏说得非常对。官有官法,民有民约,规矩自然是要守的,这是根本。”

陈善长一边说,一边走到韩铎身边,态度恭敬地给他斟满酒杯。

就在这倒酒、身体微微前倾的瞬间,陈善长宽大的袖口非常自然地垂了下来。

他的动作流畅又隐蔽,借着袍袖的遮挡,一个沉甸甸、摸起来很厚实的深蓝色锦囊,像变戏法一样滑进了韩铎放在桌下的袖筒里。

“规矩要守,”陈善长倒完酒,顺势又走向旁边的孙钱,同样恭敬地给他添酒,同样的动作再次悄悄发生。

“但我们琼林商会自从去年成立以来,做事一向讲究稳妥周全。”

锦囊无声地落进了孙钱的袖中。

“开垦荒地需要的巨大本钱,引水筑堤、平整土地、购买农具种子、招募人手,这笔开销,商会全部承担了,绝对不给县尊和各位添半点麻烦!”他语气非常肯定。

接着是李兴、赵常,也用同样的方法操作了一遍。

四个人只觉得袖子里微微一沉,那分量,心里已经明白了。

陈善长好像什么都没做过一样,已经回到自己的座位,再次举起自己的酒杯,目光诚恳地看着韩铎等人:

“商会只请求承包租佃开垦的权力,按照朝廷的规定缴纳税赋,并且全力承担安置流民的责任。至于这过程中的文书往来、勘验地界、跑腿备案这些繁琐的事情……”

他又一次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体谅的笑容。

“免不了要辛苦几位爷多操持。这点‘茶钱’,就当是我陈某代表商会上下,慰劳几位爷处理文书、奔波忙碌的一点心意。日后沙田兴旺起来,商会上下,更不敢忘了各位的大力相助!”

韩铎端坐着不动,只有放在桌下的手,隔着袖子轻轻掂量了一下那锦囊的厚度和质感。

那沉甸甸的分量,让他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真切。

他举起刚刚被陈善长斟满的酒杯,爽朗地笑道:“哈哈,陈会长果然是深明大义,见识过人!沙贝能有琼林商会这样的支柱,实在是地方的福气!开垦荒地,安置流民,利国利民,更是县尊乐意看到的事情。会长既然有这样的担当,这‘规矩’嘛,”他意味深长地拖长了语调,“自然由我们尽心去办理,务必做到周全!来,韩某再敬会长一杯,预祝沙田开垦,马到成功!”

“多谢韩司吏!多谢各位!”陈善长含笑举杯,四个人高兴地一起喝了一杯。

“话说,沙贝那位陈公,最近好像又广开讲堂了?”有人询问起陈子壮的近况。

“当然,几位如果有兴趣,不妨去旁听一下,我能有今天,全靠陈老爷的提携啊。”这是陈善长的回应。

“哈哈,我们几个才疏学浅,可不敢高攀那位南海的翰林公啊,哈哈。”

“喝酒,吃菜!”

三日后,南海县衙,户房。

韩铎坐在宽大的书案后,案头堆满了卷宗和簿册。

他不紧不慢地拿起一方砚台,用笔尖仔细蘸饱了墨,然后在一份摊开的文书末尾,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又熟练地盖上了户房鲜红的大印。

下首站着陈善长,今天他穿得很正式。微微低着头,双手垂在身侧,神态恭敬地等着。

“好了。”韩铎放下笔,拿起那份文书,小心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双手递给陈善长,“陈会长,这是盖了户房大印、有我韩某签押的《沙贝外滩涂承佃开垦文书》,你收好。”

陈善长立刻上前一步,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文书。

他目光迅速扫过关键条款:琼林商会农庄分会获得这片滩涂的独家开垦权,限期十年必须开垦成熟田,十年内田地产出的赋税只收一半,开垦出来的熟田由农庄分会永久佃种。此外,无论是开垦期间还是之后,都必须安置至少三百户流民在这里耕种。

字迹清楚,权责明确。

韩司吏看在琼林商会背后是陈子壮陈进士的份上,一点不敢拿大,条款都往好了写。

毕竟一个小吏和一位进士,地位天差地别。

陈善长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正要开口道谢,韩铎却抢先一步,压低声音,身子微微前倾:“县尊朱大人那儿,我昨天下午已经把商会的筹划详细禀报过了。大人对陈会长你这片爱护家乡的真心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很是赞赏,已经点头批准了。”

他随即话头一转:“陈会长,这片沙田,牵扯不小。后续怎么经营,怎么安置流民,怎么不让那些饿肚子的流民闹出乱子,你可要多加小心啊。别辜负了我在县尊面前一再为你说好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