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就按照沈总你说的,不过我希望等下次我们沟通的时候,也能从沈总这提前知道一些后续的计划安排,毕竟在商言商,选择公司这种事,对公司而言的沉默成本也会更高。”
“如果短期内没有办法剥离,我们也希望通过其他方式跟您合作,就比如这一次的mv一样。”
王慧慧见沈勤洲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就没再啰嗦。
沈勤洲点了点头就将两人送走。
独留一个人在会议室里拿出纸笔写写画画。
这也算是他这些天少有的独处时间。
他将早上在一些娱乐报上的信息进行总结,也将自己上一世的记忆进行核对。
已经现象级爆火的四旦以及提前开始孵化的周洁论这些人,显然已经不是现在的他可以选择签约的了。
他需要通过过滤,将其他可以签约的选择限定出来,这对于自己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
尤其是早上自己和王慧慧摊牌说的那些事,其实也算真假参半。
就比如沪勤现在看似蒸蒸日上,但是短期内仍然需要病毒式广告的投入,虽然一天的营业额非常可观,但是涉及到人工成本,广告投入和其他投入,也是不小的开销。
他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将沪勤对外界的资源依赖降低,这一点,自然是需要推动高媛媛《挥着翅膀的女孩》这首歌的热度来进行爆发。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光是每天的广告费都能节省不少。
除了满足自己需求的车和房,就每天这样连办公都有些受限的空间也是问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还是希望将沪勤的业务中心搬出厂子的。
另外,很多设备,哪怕在未来是需要淘汰的,但还是需要进行采购,好让沪勤有更大的灵活性,尤其是这会儿厂子里需要进行资源调整,应该会有大量的二手设备可以采购,这都是机会。
而且自己今天和王慧慧谈判时,最缺乏的底气,就是厂子里能实打实的给自己提供到什么样程度的资源,这是一个很客观的问题,这也需要他在后续和厂子里谈判商议,而空手套白狼对于几万十几万的道具而言是可行的,但是到了更高规格的东西,自然不可能,毕竟,现在本就是寒冬期。
不过沈勤洲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只是需要时间和机会去执行。
他需要更快的整合资源,高效发展,让高媛媛和沪勤的热度再次提升,并且牢靠地签下属于自己的艺人。
也要为推动这些未来准备签约的人进行前期准备,等到这些人羽翼建丰的时候,沪勤才算真正踏过了影视圈这个门槛。
“平地起高楼,何等难,都是钱,都是资源啊。”
罗列着条条框框,眼睛有些沈勤洲不由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打算今天奖励自己,至少去外面购个物简单调剂一下。
尤其是手机这个东西,还是很有必要的。
高媛媛虽然没有和自己明确有什么关系,但是抱怨过联系不上自己。
说实话,重生到这个年代的沈勤洲也不想那么快跟谁确定关系,他不是什么圣母也不是什么大男子主义,他就想潇洒。
不过如果能有一个美女在自己疲惫时通过手机陪自己消遣消遣,甚至定期有一些特殊的约会,他绝对不会拒绝。
“天云,最近听说厂子里的年轻人弄了个写真,搞了不小的动静。”
几乎就是沈勤洲和王慧慧他们沟通的同时。
另一边的会议室里接待完客人的厂长朱勇德和一边的副厂长王天云打了个招呼。
和王天云这位副手一样,这位朱厂长也是一位敢闯敢拼的过来人,只是和王副厂在过往的经历有所不同,朱勇德是以技术出身的镜头匠人,曾经掌镜的《牧马人》《咱们的牛百岁》《高山下的花环》接连斩获百花奖、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等重磅荣誉,可以说是用镜头定格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转型管理后,也果断在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型的阵痛中大刀阔斧破局,在96年主导了上影与张一谋合作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首引了好莱坞工业化流程,甚至在前年还主导建成中国首个电影数字特效实验室,为《紧急迫降》制作了国产片中首例飞机失事虚拟场景,也算是改革能将。
即使是到了后来卸任,他监制了的电视剧《风云》还占据了一代人的武侠记忆,牵头组建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更是打破中影独家垄断的进口片发行格局,让上影每年获千万级红利。
尤其是上影厂在后续经过资源合并整合,成为集团化的庞然大物,也有他的一定功劳,算是上影厂的铁杆大帅。
“是有这么回事,没想到连朱厂你都听说了,就是道具组家里的小辈听说厂子里要卖道具有些不舍的,跟整个道具组的人商量,能不能承包,看看给厂子里挽回些价值,也好盘活盘活经济,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王天云听到朱勇德这话也有些意外,毕竟这本是一件小事。
“盘活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厂子里的年轻人倒是挺有担当精神。”
“听厂子里的人提到不多,倒是昨天下午和燕京的韩三坪开完会的时候,他打电话问了一嘴,说我们上影厂竟然留了那么多后招竟然没跟他提,不地道。”
朱勇德本是随意提一嘴,毕竟他和韩三坪算同一类人,私交不错,偶尔也会有些玩笑话。
但是听到王天云提到了这两个词还是有些意外的。
王天云见对方来了兴趣,于是从自己手里的公文包里取出了那份沈勤洲之前留给自己的建议书。
“写的还挺规范,现在的年轻人少有这份心思了,难怪能入天云你的眼。”
看着建议书上娟秀干净的文字,朱勇德来了几分兴趣。
就连一边准备跟着朱勇德的秘书也是露出了几分意外的神色。
厂子里的年轻人能做这个的,还真不多。
当朱勇德仔细翻阅后,脸上的表情从意外变成了有兴趣,随后又有了几分讶异。
本来只是想简单扫一扫看看厂里的年轻人现在都有哪些思路,是否有更好的进步空间,但是随着内容的深入,他发现这个年轻人的思路有些超出他的预期了。
作为大刀阔斧改革的主帅,他对于市场化的信息很灵敏,可以看得出这份报告里面的水分并不多,虽然有些内容带着几分异想天开,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但是总体来看,逻辑也算严密,算是个很有思路的报告。
“这年轻人自己写的?”
朱勇德一边翻阅着手里的报告,一边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王天云。
“嗯,听说用了一下午的功夫,我让姜倩问过了,就他最近接触的人里,估计也没什么人可以给他做建议了。”
王天云的话说的很客观,也提供了一些侧面的信息。
“一下午倒不重要,能写出这样的报告,就算用上半个月,也是应该的。”
朱勇德低头继续扫着上面的内容,一边看一边评估,最后抬头看向王天云道,“应该是遇到一些不好的声音了吧?最后批了吗?”
显然,他也看出了这个项目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批了,上周的事,朱厂你听到的这些动静,估计也就是最近这件事引起的。”王天云失笑一声。
与此同时,将沈勤洲如何和厂子里谈判的细节讲了出来。
这一下,和王天云继续朝着下个会议室走的朱勇德,向来平静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盘活经济,提供就业岗位这俩点,还真让这小子给做成了。”
最后,王天云直接将沈勤洲的功劳给拎了出来,“现在每天厂子里大概有十来个岗位都是他提供的,就连其他人也平静了不少,都捉摸着能不能去他那做个临时工或者好好地干个正式工,厂子里在这方面的压力倒是少了些。”
“还有这事?”
朱勇德脚步一顿,回头看着王天云脸上露出几分意外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