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从创办地方小报开始 第8章 举报信!

作者:爱要长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21:28:49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一时之间,贺卫国犹豫了。

不是他不想写,而是时间好像不够。

这年头,流行“先锋”与“反思”现实文学,尤其是各种小说题材,更是如此。

不过,这并不代表就没有其他题材文学作品。

如“科幻”、“谍战”“历史”等,也都有作者涉猎,但这些却并非主流文学,甚至可以说属于“小众化”文学作品。

更为重要的是,这在主流文学作者眼中,属于“不入流”。

就如他打算创作的“谍战侦探”类小说,便是如此。

可问题是现在离报纸发行也就四五天了,创作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不过倒是可以写个前传,或者叫“人物小传”也行。

字数不宜太多,文字最好浅白些,人物一定要富有传奇色彩,最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深入人心的角色。

同时也要具备大众化,戏剧化,甚至可以是“旧瓶装新酒”。

这么编排的目的,其实就一个——“卖点”!

这份地方小报归根结底还是要卖钱的。

要有利润,就得有“卖点”,不然,谁会买你的报纸。

所以,贺卫国脑子转悠了一圈,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

包拯!

要说民间最传奇,最知名的“神探”,那自是当属这位“包黑子”了。

包拯的民间形象,已经非常具体,非常脸谱化了。

不管是戏剧也好,还是民间传奇故事也好,亦或者是其他文学载体也罢,包龙图断阴阳的众多传奇故事,随便找个人都能说上一段。

也正因如此,如果是“旧瓶装新酒”,写出新颖与猎奇来,就得将包拯的那些传奇故事,进行改深度编,甚至可以将包拯的年龄改到少年或者青年时期。

如此,一个完整的“包大人”形象,就出炉了。

小说名字他都给想好了,就叫《少年包青天》。

当然,此《少年包青天》非彼《少年包青天》。

前世的那部电视剧,争议虽大,但其实和民间传奇故事相差甚远。

如果现在根据那部电视剧情节进行改编,那肯定是不行的。

这年头,要说文学创作尺度大吧!它的确也大,那段特殊时期经历,几乎能写的都能写,但要说小吧,也的确很小,许多题材,尤其是历史类题材,有不少作品争议很大。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与争议,贺卫国决定,干脆将这部小说定为民间故事改编得了。

而“人物小传”便是“预告片”,同样,也是“特别声明”所需,目的就是告诉某些人,我这是民间故事,可别“鸡蛋里挑骨头”。

…………

有了想法,自然就得尽快实施。

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很快就降临了。

正当贺卫国紧锣密鼓的创作“少年包青天”《人物小传》时,王副馆长把他给叫到了办公室。

“先坐吧!”王副馆长有些严肃,他看了贺卫国一眼,对着他淡淡说道。

此时的贺卫国哪里敢坐,他此刻如坐针毡,心根本静不下来。

看王副馆长这脸色,应该是坏消息。

果然,他见贺卫国始终站着,便也没再卖关子,直接道:“是这样的……负责文化教育的刘副县长,收到了一封举报信,信里边的内容我就不跟你具体说了,总之,文化局高局长那边压力很大,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举报信?”贺卫国不禁一愣。

“对!你只有四天时间了!这次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你,也关系到我们文化馆,甚至是文化局,你有把握吗?”

王副馆长说到这,立刻看向了贺卫国。

贺卫国这会能说什么,他总不能说自己没把握吧!

“当然有把握!王馆长,你且放心!我有八成把握!不过……馆里得尽可能的支持我!”

“这你放心!只要是能力范围之内,不仅我和徐副馆长,就连高局长那,也会全力支持!”

“那就好!王馆长!要是没有其他事的话,我就回办公室了!今晚还得加班刻稿!”

贺卫国不想再谈论这个话题。

举报之人究竟是谁,他现在没功夫去深究。

只要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在主编位置上站稳脚跟,那些藏在墙角阴暗的“蟑螂臭虫”,就能不攻自破。

…………

三天后的清晨,阴雨再次下了起来。

贺卫国的心情就跟眼下的天气,实在说不上好。

这几天,他倒是创作完了《人物小传》,但院里的窃窃私语就没停过。

县文化馆与县博物馆等几个单位共处一个院落,因为各个单位的人都不多,所以就共用了一个食堂。

食堂的大堂不大,每到饭间,总会坐满了人。

贺卫国在大堂吃饭时,耳旁总有些人指指点点。

很显然,举报信传开了。

他倒是没什么!

反正前世他是孤儿,所以脸皮一直很厚。

可眼下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名声是很重要的。

何况,他现在有父母兄弟,若是这些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妈蛋!别让我知道你是谁!否则我绝对将你打成猪头!”

贺卫国暗暗骂咧了一句,只得打了饭回办公室吃。

阮家驹几人自然也是无比愤慨,尤其是阮家驹,有一次更是差点跟县总工会的谭科长吵起来。

好在最后被贺卫国三人给强行拉回了办公室。

“卫……主编,你别拉我!那个老谭!什么人呀!说就大大方方的说,干嘛私下里议论,弄得……”

“行了!老阮!咱们现在是背水一战!其他事就先放到一边吧!”

贺卫国对着阮家驹重重说了一句,转头看向了同样气愤不已的赵国强两兄弟。

“国强,你马上去和邮电局对接,就说咱们的《沅水》小报,后天就要正式发行第一期了,让他们做好准备!”

“国庆!你赶紧去街道办印刷小厂,将这蜡纸送去!记住了!先让他们印几张样稿,拿过来待我们校勘完了后,再把二样给他们送去。”

“好!我马上就去!”

“主编!我这就去!”

赵国强两兄弟应了一声,连打的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而阮家驹这时看向贺卫国道:“主编,那我呢?我做什么?”

“你现在……需要的是冷静!他们说就让他们说去,我自岿然不动!”

贺卫国很清楚现在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所以他在安抚了阮家驹一番后,就紧跟着下了楼,找到了徐副馆长。

“你说什么?你要自行卖报?”

“不行!绝对不行!此前定价六分钱一份报,就已经让上边对你有意见了,现在你还想绕过邮电局,这是违规的!绝对不行!”

徐副馆长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贺卫国的提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