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匹夫 第81章 debuff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00:23:21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抛开剂量谈毒性是在耍流氓。

跟所有的有毒气体一样,氰化氢在空气中的浓度,直接决定了其吸入效果。

简单来说,当一个体重70KG的健康成年男性暴露在氰化氢空气含量为20mg/m³的环境中,他可能只是觉得头脑微微发晕,然后便没有什么其余的负面反应了。

暴露在氰化氢空气含量为50mg/m³的环境中超过30分钟,普遍会出现轻微头痛、头晕、恶心、心跳加速等症状。

当氰化氢空气含量达到或超过100mg/m³,上述症状加剧,并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而这个浓度达到150~200mg/m³,便会出现全身麻醉、意识模糊、剧烈呕吐、呼吸困难、血压骤降等明显中毒症状。

而当浓度达到300mg/m³以上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往往吸入1-2口后就会丧失意识,在2~5分钟内触电样猝死,被称之为“闪电式中毒——这也是二战时期各国毒气弹的最低标准。

事实上,其它有毒气体不一样,氰化氢有淡淡的苦杏仁味,属于比较容易分辨的有毒气体特征,按道理来讲只适合用于达成闪电中毒,而不适合在敌人人群中缓慢释放。

然而有意思的来了,随着后世毒理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对比发现,大约有约40%的人群因基因缺失而完全闻不到这种气味。

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杨铸故意派人制造大量火灾中常见的刺激性气体的遮掩这一因素,那千振乡垦荒团本部中的小鬼子里也至少有40%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中毒。

而杨铸硬压着三铳等人迟迟不发动攻击,选择等到土城中的氰化氢浓度大致达到150mg/m³的标准才行动,而非静静等待城中的氰化氢空气浓度达到致死量。

这一方面固然是必须要考虑己方的战损比,

另一方面,却也是在胡永波的强烈要求下,对那些新加入的矿工,也就是所谓的第二纵队新成员,进行一场难度可控,但依旧非常残忍的筛选。

用胡永波的话来说,一将无能固然会害死全军,但士兵无能,同样会害死战场上的同袍——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兵的。

………………

随着杨铸的一声令下,七名老明山队员左右手各夹着一个由刘彪改装而来的化肥炸药包,然后如同一只只尺蠖般,从城墙守卫的视觉死角快速逼近。

千振乡垦荒团多年承平的后遗症在这方面显现无疑。

明明城墙上也有着探照灯,但过去的半小时中,值守的守卫竟然只是隔上五分钟才换个角度扫一扫,

而且在望远镜的观察中,城墙上一个班的守卫在大部分时间里,竟然更多的只是在关心城内的那场大火,全然没有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一场军事袭击的先兆。

好吧,估计他们就算觉得这场大火有些异常,也不会往袭击方面去想。

毕竟如今三江平原地区的抵抗组织已经在大扫荡下被消灭了八成以上,任谁也不会认为那些匪团有胆子对千振乡这种大型垦荒团下手。

更何况,千振乡外围的那六个分屯的守备哨都没有发出示警呢,位于中心的本部又何必杯弓蛇影?

所以他们这种傲慢似的懈怠很快就付出了代价。

仅仅只是四分钟不到,七名老明山队员便顺利地泅过了护城沟,剪开了铁丝网,

然后按照之前的计划,又花了足足五分钟的时间用腰后跟洛阳铲略有些相似,但构造却有很多不同的弧形阔铲,悄悄在墙角处挖了几个不大但却也还算深的坑,将手里的炸药包塞上雷管,堆放在小洞里。

一拉绳,转身便跑。

轰轰轰~!

密集的连锁爆破下,毕竟不是正规城池,也不是永备工事,以夯土为主的城墙,竟然被炸出了2大1小,共计三个豁口,烟尘中,轰然倒塌的砖土成了天然的工程梯。

“进攻!”

杨铸一声令下,轻机枪吐出了火舌,三铳等枪法好的神射手也对准了城门哨岗上被震的东倒西歪的守备团士兵扣动了扳机。

剩余的两百多名矿工则是紧记着战前的交代,戴上防毒面具后,以12人为一班,如同行军蚁一般左右散开,然后分波次朝着倒塌的豁口涌去。

而除了拎起枪一边快速突进、一边指挥着矿工队阵型走位的三铳,以及隐藏在城墙下的那七名队员外,包括杨铸在内的十几名老明山竟然就这么待在原地不动。

一方面,这是出于火力压制的需要,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谁也不知道城墙上会不会突然又冒出来一堆守卫队。

另一方,同样也是出于练兵的考虑。

用杨铸的话来说,都已经用DEUFF把城里的小鬼子削成残废了,接下来的短兵相接中,如果这些新兵在八名经验丰富的老明山指挥下,连那些软脚虾都无法自己面对,那么这支所谓的第二纵队也可以原地解散了。

………………

“7班注意压低身形,随我登上城楼,确保上面没有任何一个活着的小鬼子!”

“3班抢占左二垛位,5班抢占右三垛位,把机枪架起来掩护后面的弟兄进入……再强调一遍,见到小鬼子出现就一起开火,形成交叉火力,谁TMD扣不下扳机,老子毙了他!”

“1班跟我从左侧第二巷道进攻,9班跟上……记住之前训练的内容,分散阵型,逐次跟进,交叠掩护!”

在三铳等八名老明山的指挥下,初次上战场的矿工队竟然表现的还不错……最起码没有畏手畏脚,也没有跟国民党二线部队的新兵一样乌泱泱乱成一团麻。

大抵这是以前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号日本侨民的大型垦荒团,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他们的自卫团和在乡军人的基层素养还是有的。

因此即便从炸塌城墙到现在也才过去不到六分钟,便有十几队侨民组队拿着枪匆忙往这边赶来。

只不过有些超乎第二纵队新兵们预料的是,第一批赶来这近百名侨民,身上的衣服穿的歪歪扭扭不说,大部分人也仿佛刚刚经历了一次剧烈至极的运动,身形有些歪歪扭扭的不说,每跑上一小截,便开始单手杵膝,另一只手捂住口鼻处的湿毛巾,大口大口地喘息起来。

瞅了一眼那些湿毛巾,以及侨民中为数不多的几个防毒面具,三铳冷笑了起来。

看来小鬼子里面还是有聪明人的,猜到他们是中了毒了,但是很可惜,看样子之前得到的情报没错,千振乡垦荒团承平太久,防毒面具数量极为有限。

事实上,就算数量充足,现在才发现自己中毒……

晚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