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旭怎么也想不到两辈子第一次与洋妞交流,竟然是个明星,这感受,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个中滋味无法用言语来赘述,懂的都懂,不懂的写了也不懂,体验感一般,味道不一样,触感不一样,H点也不一样。
主要是布兰妮的战斗力一点不像她的个子是短板,几乎只比强化过的郭子旭稍逊一点点。
之前郭子旭以为能称王称霸了,没想到只能在国内逞强,出了国门……
与布兰妮的游戏中,布兰妮能把郭子旭从小玩到大,再从大玩到小!
……
郭子旭在洛杉矶宣传了三天,这三天与其说是宣传,不如说是半宣传半商演。
没错,刚刚捐出去600万,郭子旭需要赚钱了,所以他委托索尼音乐帮他接商演,还帮他请来了一个助理团队来解决这边的商业对洽、法律事务、安保、服化、生活等5人助理组。
索尼音乐抽商演的经纪服务费是10%,而助理团队每天的开销是3.5万美元,其中5人的日工资是近两万美元,还有车辆费、交通费、餐宿费等要一万美元/天。
而在美国的商演价格也是让郭子旭决定边搞宣传边商演的原因,西方这边的商演其实和国内差不多的,都是按等级划分的。
他们分为:新人歌手、过气歌手、经典传奇歌手、当红炸子鸡、全球超级巨星等几个级别,而分别对应的商演价格是15-500万美元不等。
当红炸子鸡的价格是80-200万美元,这个得看这个当红炸子鸡红到什么程度,是有底蕴的出过两三张专辑的当红炸子鸡,还是第一张爆红的当红炸子鸡。
另外,还得看观众接受度,是一个超级的白人帅哥?还是一个又丑又黑的黑人伙计?
而郭子旭则是属于最低档的当红炸子鸡,只能拿80万级别的商演,这个还得谈,有些商演方一听是个黄种人还有点不愿意,但是勉强拿个80万是没问题。
而这边的一场商演是45分钟左左,大概3-5首歌,而不是按多少钱一首歌算的。
而他们接到的商演活动大致分为四种:电视节目邀请、音乐节、大型企业活动(硅谷的科技公司较多)、私人活动如婚礼或派对。
为了接北美的商演,索尼给了郭子旭一个商演的方案,即如何表演45分钟的,有了这个方案郭子旭大概明白了如何在北美商演了。
为了80万美元一场的商演,郭子旭拼了,如果一天能接一场,他在北美接个一个月商演那不得2400万美元?除掉抽佣、团队开销、交税……呃,一半多点1500万美元左右还是能剩下的。
就算是一个月1500万美元也那算是牛逼了,去哪赚1500万美元?
什么?索尼的人告诉他么很难做到一天一场?因为他是黄种人,且是新人?价格还高?
算了,有赚多少是多少吧,一个月赚个800万美元以上也可以,不,500万美元也行。
这搞的他好心动,想直接混美娱算了,英语歌他还是记得一些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他也记得一些的,加上这里如此开放的男女关系,加上大麻叶子的飘飘欲仙,还有萝莉岛那种可以满足人变态需求的地方……简直是天堂啊。
难怪好多的有钱人都想来美国,他妈的,就他有着这么坚定信仰的人都差点把持不住,更不要说那些有钱的二代们了,这样的诱惑谁受的了?
不过,最后想了想,还是不能放弃华语市场,得回去,至少一年有一半的华语作品,根不能忘啊。
……
他们先是在洛杉矶接了三天商演,顺便与布兰妮研究了三晚的黄白颜色交错后所产生的色彩变化以及化学变化。
“嘿,你不担心你的媒体发现我们的关系?”
“噢?那又怎么样?我们明星也是人,是人就有需求,我离婚了,你没娶,就算拍到我们在一起,有问题?”
“啊?”郭子旭原本已经对西方的开放想的很夸张了,但是没想到现实中比他想象的还要夸张。
这,只能说文化的差异吧。
算了,不管这些了,既然布兰妮都不担心,那他还担心啥,冲啊,让这个女人深度体验一下来自东方的冲锋是如何让美国及其联军一溃千里的。
因为郭子旭放开了拘谨,解放了人性,尽情的发挥让布兰妮感受到了一溃千里带来的兴奋。
虽然玩的嗨,但布兰妮也算是一个对音乐较为认真的女人,要不然她的音乐也不会火爆全球。
所以,之后哪怕郭子旭离开了洛杉矶去别的城市做宣传以及商演,布兰妮在创作遇到不那么顺心时会背着个吉他跑到郭子旭所在的城市去找他,是真的探讨音乐创作。
当然,在探讨完音乐创作之后,偶尔探讨些别的也情有可原。
随着郭子旭在北美的宣传与商演越来越多,他的北美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他给北美的歌迷带来《伯虎说》的戏腔感受时,常常让北美的歌迷尖叫不已。
虽然这些歌迷们听不懂,但并不影响他们为此尖叫。
郭子旭一路在宣传与商演,一段时间以来,《shape of you》也一直连庄着公告牌榜首,这使得一些在国内的音乐人或某些对郭子旭不怎么友好的人们愈加的不想谈论郭子旭了。
在实力面前,所有的阴阳怪气、冷嘲热讽都变得苍白无力。
而唱片的销量、网络的点击、电台的播放等数据都在创着新高,每公布一次数据支持郭子旭的歌迷们就兴奋一次,而同行们就脸色冷的更厉害。
除了宣传、商演之外,郭子旭也在忙着别的事,比如在写他在这一世的第一部电影,并为此画分镜头脚本。
为了选他的第一部电影他可谓是绞尽脑汁,从穿越过来的第一天就开始在谋划了。第一部电影必须一炮成名,不允许失败,所以非常的重要。
首先一次,不能是文艺片,因为他走不通文艺获奖的路,这个之前早就介绍过了。
其次,既然选商业片,什么样的商业片更适合他?他要一炮而红,这一炮要有多响,得有多红?
比如在票房上他要红到什么程度?是要红到票房过五千万小红来证明他的导演天赋?还是票房过亿来证明他商业电影的天赋?又或者是票房直接能竞争年冠军的大红来证明他郭子旭拍电影当导演是绝无仅有的天才,一开局就是天炸?
在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琢磨与考量后,他决定搞个天炸,上来就是能争年票房冠军的那种。
都特么的穿越了还玩什么成长系,还要慢慢的一步一步的用成长来证明给别人看?他要玩巨星系,上来就是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