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这里要不要弄个馕坑?”纳森跟小大人一样和哈里木商量着,“还有,我看家里面都没有粮食,也没有牛奶,我们后面吃饭咋弄呢?”

“你先别管那么多,和你奶奶一起把东西先放好。你和萨斯肯在那边的房间,你奶奶在这个房间,这边是我和你妈妈的房间。把你们的东西放好,你说的那些东西,我们后面准备。”

哈里木没想到几个月没见,纳森想的还挺多,便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

玉山江那边要好说一些。叶尔江和加纳都大了,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时候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

孩子们收拾东西的时候,哈里木和玉山江来到了收购站,找到了李龙。

李龙正在和梁双成刷着黄羊皮子。这趟刘高楼拉过来的皮子里,有黄羊的,有羚羊的,还有一些马鹿的。

东西比较杂,而且不太干净,想要卖出好价钱,就必须把毛刷顺,把油脂刷掉,还要把血污什么的弄干净。

至少好看一些。

“李龙,我们和你商量一下事情。”玉山江说道,“娃娃们上学的事情。”

李龙拍了拍手,放下工具,带着哈里木和玉山江进了会客室。

“我媳妇把四个娃娃上学的手续都办好了。”李龙这是给他们说过的,“纳森和萨斯肯在二小,四年级,加纳和叶尔江在二中,初一。这边教学和牧业队、哈中那边不一样,所以一开始可能会困难一些。”

“这个不怕。”哈里木笑着说。

既然已经下了决心,那就别管什么困难了,有困难,克服就行了。

“我是这样想的,反正你们打完草回山里去,咋说也要到九月中旬了,这段时间你们都在。如果他们跟不上的话,我再找人给他们辅导,”李龙继续说道,“这样你们在山下也好决定。”

“行,都听你的。”这方面玉山江非常相信李龙,他接着说道:

“我们两个过来,是把从山里弄来的东西交给你,这样的话买房子的钱就出来了。”

东西都在拖拉机上,李龙就跟着他们过去看。

“我这里呢,打到了一头熊。熊胆嘛,按你说的,用开水蘸过了,你看看。熊皮也在呢,不过身上有几个枪眼子,也不知道能卖多少钱。”玉山江说道,“还有十来张野山羊皮子。

对了,我还搞到三块玉石,两块不大,就是看着挺漂亮的。有一块还可以,十来公斤吧…”

他边说边从拖拉机上抱东西下来。

这几个月,无论是他还是哈里木,都卯足了劲头打猎、寻找可以卖钱的东西。

“噢,对了,我还打着一头马鹿,你看,鹿茸、鹿鞭都在呢。”玉山江最后掏出来的是已经阴干的鹿茸,这一对鹿茸可不小,每枝有三个杈子,重得有两三公斤了。

这些还都算了,李龙看玉山江搬下来的那三块玉石,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三块碧玉,两块小的带着厚皮子,有三分一到二分之一露出玉肉,那玉肉看着非常细腻,玉质非常的好。

更亮眼的是那块大的,足球大小,不规矩的圆形,几乎没有什么皮子,很透很润很光滑,看着碧绿碧绿的,和翡翠的颜色有一拼。

李龙也不算外行了,但怎么怎么像翡翠一样——当然他知道这玩意儿肯定不是翡翠,天山里没翡翠矿的,但看着是真漂亮啊。

玉山江带出来的东西抢眼,哈里木拿来的也不差。

一张雪豹皮就直接把所有的债务给清了,而且还有一块巴掌大的狗头金,和两块品质不错,没有黑点的碧玉。

还搭着十几张各色皮子,这些卖掉也价值不少。

李龙笑着说道:

“就你们带来的这些东西,除了买你们的院子外,还能买不少东西,等考上大学了,比如考到乌城了,能在乌城买套房子呢。”

“那个我们就不管了。我们把东西拿来,剩下的就交给你了。”玉山江笑着说道,“每年我们都会拿一些东西过来,你帮我们卖掉,把该办的事情帮我们办好就行了。

朵森,用你们的汉话说,拜托你了。”

“对对对,拜托你了。”哈里木也笑着说,“好了,你把这些东西收起来吧,我们得回去带着他们把馕坑打起来,还要收拾一下行李。说实话,纳森和萨斯肯特别喜欢这个院子,现在高兴得很呢。”

“我也一样。”玉山江说,“今天赶紧把这个院子里的事情忙完,接下来我们就得赶紧到山里打草了。”

“这些东西价值差不多在五千往上,除去买院子的钱,我再给你们一个人四千。”李龙说道。

两个人不要,双方推让了半天,李龙给每个人硬塞了两千块钱,无论如何也要让两个人收下来。

毕竟林业队已经解散了,牧业队也差不多了,两家后面肯定需要钱来重新安置。

打草的正事要紧,他们没多停留,李龙也没挽留,有的是聚的时间。

第二天哈里木和玉山江就进山去了,他们的家人留在这里。

李龙早上吃过饭,和顾晓霞说了一声后,开着嘎斯车去往哈里木家里,把纳斯、萨斯肯和奶奶拉上,然后又去玉山江的院子,把他的妻子和加纳、叶尔江拉上,在县里转了起来。

“看,这里有卖馕的,一个馕嘛,三毛钱。”李龙说道,“你们平时要自己打馕嘛,没问题。如果来不及打馕,可以到这里来买馕。”

孩子们都记下来了。

李龙下车买了二十个馕,分两份给两家人拿着,算是接下来几天的口粮。

“这里嘛,是卖牛奶的。他们家里卖散装的牛奶,你看那个提子,一提子一公斤,一公斤牛奶嘛,五毛钱。”

“真贵!”加纳吐槽了一句。

“没办法,县里卖牛奶的少,就这么几家,所以就会贵一些。”李龙听到了,解释了一句。

哈里木和玉山江走的时候给家里留了钱,不过留的不多,所以加纳才会这么说。

他们年纪不小了,已经知道照这样下去,估计自家的钱花不了多少。

虽然父亲到冬天就回来了,但这么长时间,家里这些钱能不能坚持到那时候呢?

有些发愁。

纳森和萨斯肯倒是没觉得有啥,他们手里几乎没啥钱,所以想不了那么多。

李龙则下来,拿着两个塑料笼子,各打了三公斤牛奶拿上车分别交给加纳和纳森。

本来卖牛奶的量就不多,李龙这差不多就把剩下的全打掉了,卖牛奶的非常开心。

“回去后赶紧烧上,不然天热奶子容易坏。”李龙说道,“以后每天打就不用打这么多了,一天打一两公斤,够当天喝的就行了。”

然后他又开车去了市场,给两家买了肉——没买多,一家买了一条羊腿,够这两天三吃的就行。

他们搬家过来的时候其实带着一些食物,有风干肉、皮芽子等,但新鲜肉是没有的。

纳森他们不懂,加纳和叶尔江一直推辞,李龙就说了:

“你们的爸爸把东西给我了,我换了钱,然后就给你们买东西。这是用你们自己的钱,你们不用担心。”

孩子们半信半疑,却也没再说什么。

除了肉,李龙还给买了一些菜,洋柿子、辣子、皮芽子等等,弄了大半麻袋。

然后开车把他们送回家。

先送的纳森他们,到地方把东西卸下来后,李龙问纳森:

“纳森,你会不会骑自行车?”

“会呢,牧业队那边有同学家里有,我们换着骑呢。”

“我也会我也会。”萨斯肯也举着手。

李龙就看向了加纳和叶尔江。

两个大孩子没那么张扬,只是点点头。

“那好。走,先去把东西放下。”

到玉山江的院子里,把东西放下,让玉山江的妻子先做饭,李龙带着四个孩子去了五交化商场。

这时候买自行车已经可以不用票了,李龙一家给买了两辆自行车。哈里木家里的是两辆二八,玉山江家的是一辆二六一辆二八——加纳是女孩,这二六骑起来会方便一些。

纳森和萨斯肯非常的开心,加纳和叶尔江一开始是不敢要的。

“拿上吧,放心,就算你们现在不拿,过几天你们的父亲回来也会让你们收下的。”李龙笑着说道,“骑自行车在县里会方便一些,不然光走的话,一天要走好多路。”

加纳和叶尔江这才推着车子出来,兴奋的骑着回家里去。

李龙开车先跟着纳森他们到了家里,他当着孩子的面,给纳森的奶奶那里放了一千块钱——面值十块的那种。

他会一些哈语,给奶奶说,这是哈里木从山里拿回来的东西卖的钱。奶奶一开始不收,她觉得李龙已经买了这么多东西,不应该再收钱了。

李龙坚持要给,就让奶奶收下了。

转到玉山江家里也是一样,给玉山江的妻子放下一千块钱,两个孩子也看到了,虽然有点麻木了,但也放心了。

有了这些钱,至少接下来的生活是不愁了——以这时候的物价,这些钱能过好久了。

晚上顾晓霞下班后,李龙在屋子里给她说了这些事情。

孩子上学是顾晓霞给安排的,她想了想说道:

“你看是不是给两家买两台电视?两边的孩子上学了,家里就剩下一个人,一边是老人一边是女人。邻居都是不认识的,她们在家里也没事做啊。不如买台收音机带台电视机,这样平时她们也有消遣的东西。”

李龙觉得这个建议比较好,他笑着说道:“还是你想的周到。”

“不是我想的周到,大事都是你做了,我就是查个漏补个缺。”顾晓霞笑着说道,“再怎么说好歹也当过老师的,这点子脑子还是有的。”

两个人就一起笑了起来。

明明昊昊还在村里,两个人办事就比较方便了,最近都放得比较开。结婚好几年了,双方都算如鱼得水,有些事情默契起来就会非常享受,是双方的享受。

第二天起来,顾晓霞就埋怨李龙,他是舒服了,反正不用上班,累了继续睡就是了。

自己却还要上班,天天看着李龙闲着,心里不平衡啊。

李龙自然是一番温存,劝了又劝,才算哄好了妻子。

上午李龙就去买了两台彩电。收音机倒是不用买,两家都有。彩电买到家里后,倒是不用树天线,买的101天线直接就能收到电视,只不过眼下就是一个大圆标,晚上才有得看。

两家人已经有点麻了,买就买吧,这事情也只能等哈里木和玉山江回来再说了。

把这事办好后,李龙算是长出一口气,接下来就看两家孩子上学后的情况。如果真的跟不上,那就请家教吧。

在农村这几乎是不能想像的事情,但在县城,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这时候不少教师都兼着帮学生补课的事情,有的收钱,有的不收。

八月中旬,孟海他们的五十个棚圈任务完成,暂时还没有新的工程,于是他们把铲车、卡车带着,直接去了山里,准备把路好好修一下。

孟海过来找李龙的时候说这个事情,同时也说了,畜牧局那边验收完之后,很痛快的就把账给结了。

“我打听过,一般情况下工程结账都到年底了。我们结账比较快,干完就结,这一点还是因为畜牧局那边从你这里买了车,价钱很便宜,所以他们结账也比较快。”

孟海的话,李龙也就听听吧。

“这次工程款是五万块钱,去掉成本和工钱还有两万一千块钱的赢余。你拿六成,就是一万两千六百块钱,在这里了。”孟海把钱取出来,“李龙同志,真没想到,我们这就已经是公司了…”

李龙也没推辞,把钱收起来,说了接下来工程还没接到。

“没事,我们先把路修好。现在既然是工程公司了,那干活就是大项。反正暂时村里也没啥大活,家里人就能忙得过来。”孟海也是早有打算,“尽快把路修好,我们后面如果接修路的活也好干了。”

李龙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再说了,有铲车和卡车,七十五拖拉机就不开到山里了,修路的速度也能加快一些。”孟海说道,“我看工程队的人有些浮躁,得让他们在山里好好的沉淀一下。”

“嘿,老孟,你想得还真多啊。”李龙乐了,“你看着办吧。对了,这回打算修多久?”

“先往一个月修吧,”孟海说道,“看后面有没有其他活。如果没有的话,修一个月,休息几天再继续修。如果有其他活,那就看情况。”

李龙点点头,从这一万多块钱里数出五千块说道:

“那先把工钱给你。这算是咱们内部工程,分红啥的就别提了,这是工钱的伙食费。”

“好,我也不客气了。”孟海点点头,“现在工程队的兄弟们都很兴奋,让他们休息两天,然后我们就进山。”

李龙觉得这样挺好,挺省心的。

孟海来的时候依然带着鸡蛋、开剥好的小狗鱼。

虽然前段时间吃鱼快吃到吐了,但这小狗鱼是好东西,李龙一点也不嫌弃。

孟海拿的有点多,按他的说法是棚圈盖好之后工程队的那些青壮有些放开了,不知道怎么约的就去村边的河里逮鱼了,然后逮得不少,各家都送——李龙这里自然是最多的。

开剥好的有十来公斤!早上还活着的!

李龙没办法,也只好分送一下——这么多,油炸都炸不过来啊。哈里木和玉山江那边不要,就给李向前那里送了一些,顾晓霞的领导王局那里送了一些,然后就是四队的家人,老马号那边。

大家都吃点儿嘛——孙家强和梁双成这边也有的。

接下来李龙给王明军、赵宗明打了电话,让他们做好准备,今年肯定还要扎大扫把。

那两边满口答应,说已经在做准备了。

在做准备,自然就是砍杆子、割芨芨草。

孟海今年是没空搞这个了,他过来的时候给李龙说了,李龙就让他回去给何玉清说一声,如果清水河这边人还要扎大扫把的话,那就让何玉清给组织一下。

孟海当时说何玉清肯定乐意做这件事情的。

李龙觉得也是。清水河村和四队一样,有芨芨草的资源,附近能砍杆子的地方也多,有这么好的条件,自然是会做的——毕竟每年靠这个能赚不少钱。

至于四队这边,大哥肯定是没空再去管扎大扫把的事情了,毕竟一方面要犁地,一方面还要管棉花。

八月份的时候,棉花桃子已经长的很大,这时候能有多少产量差不多就估出来了。

不光是棉花,原先开垦出来的那几十亩盐碱地里种的枸杞子,有六成的成活率,现在大部分已经挂果了。

队里有人摘着吃,当然是当零食一样。不过既然是自家种的,目前也没啥大活,所以李建国就叫着李俊海带着人去把这些东西摘回来。

摘枸杞子是个细活,不过边摘边吃倒也不错。只是等传到李龙耳朵里的时候就成了笑话——因为只摘了三天,李俊海他们一个个都流鼻血了。

可能是吃的有点多,受不了了。

接下来一个个都乖乖的只摘,偶尔吃一下。

虽然每棵枸杞子上面挂的果子不多,但地块大,总的算下来,新鲜的摘到了也有个几十公斤,就这个还没摘完。

李家的院子里铺着苇席,苇席上晾晒着红红的枸杞子,看着很漂亮。

杜春芳手里拿着一根长苇子,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赶着鸟儿——别以为鸟儿不吃这个,吃是肯定吃的。

当然还要赶狗和猫,这两个倒不吃,怕是跑着祸祸了。

再就是给自己找点事干。

李龙想着等枸杞子晒干了,给自己的那些朋友都送一些,好歹也算是自家产的东西了,也不用硫熏,实打实的天然好物。

他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去棉花地里看一看,虽然棉花桃子结了,长得很大,但说实话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红蜘蛛、棉铃虫依然有泛滥的机会,依然可以让棉花减产。

四队这边还好些,八月下旬的时候,李龙从王明军那里得到一个消息,北面另外一个兵团连队的棉花被冰雹子打了,长得那么好的棉花,被一阵子冰雹打成了光杆子。

绝收啊!

可惨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