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307内陷入一种紧绷的寂静。
只有雨点敲击车顶的沉闷声响和空调出风口的微弱气流声传来。
罗浩的双手稳稳搭在方向盘上,手指偶尔轻轻敲打着方向盘,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改装引擎的低吼在盘山公路上显得格外清晰。
耿博士透过起雾的车窗望着外面黑黢黢的山影,雨水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将远处的路灯折射成扭曲的光斑。
他镜片后的眼睛不时瞥向中控台,那里偶尔传出“小孟“处理数据的细微电流声。
陈勇坐在副驾驶,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膝盖。
他盯着前方被车灯照亮的湿滑路面,雨刮器有节奏地摆动,像某种诡异的计时器。后视镜里,那截断裂的电缆早已消失在雨幕中,但那种危险的预感却挥之不去。
山路越来越陡,307的改装悬挂系统让每个弯道都变得异常清晰。轮胎碾过积水时溅起的水花拍打在底盘上,发出啪啪的声响。罗浩的眉头始终紧锁,目光不断扫视着后视镜和前方的路面。
“距离目的地还有3.2公里。““小孟“的声音突然打破沉默,在密闭空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三人都没接话,只有雨声继续填充着这段山路上的诡异旅程。车灯偶尔照亮路边的警示牌,反光膜在雨中闪烁着危险的红光。
伏牛山的轮廓在雨夜中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307如同一个移动的金属茧,载着三人向更深处的黑暗驶去。
“是意外么?”
耿博士忽然问道。
罗浩犹豫了一下,反问道,“引雷的课题,你发表论文了么。”
“还没有。”
“那就不是奔着你,是冲我来的。”
陈勇皱眉,“罗浩,是不是意外?”
“我估计不是,太凑巧了。我要是没给车安装无人机大灯,看不清楚,下去查看一眼,开门下地的瞬间就糊了。”
罗浩说着,顿了一下。
“物理意义上的糊。”
陈勇脖颈的寒毛都竖了起来,他很清楚机缘巧合下,要不是罗浩这么狗,现在的自己怕是正在被做心肺复苏,勉强拉到医院去,肋骨都被按骨折也按不回来。
真特么的!
“罗博士,你从事的ai医疗化有这么高的风险么?”耿博士问道。
“本来还好,但我不是还从事长冠和糖尿病的研究吗。”
“我知道根治糖尿病的研究,你那面有突破?”
罗浩沉默,并没回答耿博士的话。
耿博士知道有些话不能说,他下意识的侧头看着窗外。
雨幕中,几架漆成青灰色的六旋翼无人机低空掠过307车顶,机腹下吊挂着鼓胀的防水尼龙物资袋,在狂风中稳稳飞向伏牛山深处。
他瞪大眼睛看着这一幕。
虽然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可就在省城周边,一座道观,竟然已经用上了这种技术?
这是耿博士没想到的。
最前头的无人机突然一个俯冲,灵巧地避开被风吹断的树枝。它的起落架上绑着褪色的黄布条,在雨中猎猎作响——显然是道观自制的防风标识。
后面两架保持着精确的三角队形,cargonet里露出蔬菜筐的轮廓和一桶桶山泉水的反光。
“全自主飞行。“耿博士贴着车窗惊叹。
只见领航无人机突然悬停在悬崖边的歪脖子松上方,机械爪松开,精准地将物资袋投进树杈间的藤编篮筐里。另外两架则继续往更高处的道观飞去,檐角的风铃被旋翼气流惊动,发出空灵的声响。
陈勇注意到这些无人机都改装过——原本的GPS天线外被涂了一层东西,旋翼电机用竹筒做了防水罩,活像一群机械版的信天翁。
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其中一架突然降落在307引擎盖上歇脚。
“别的客人也会么?”耿博士惊讶问道,无人机的这个举动可不好。
“不会,是在和我打招呼,我估计这里面有陈勇的提议。”罗浩微笑,回答道。
陈勇则哈哈大笑,点了点头。
“用车往山上送货不是更好?”耿博士问道。
“山路还是十几年前修的,现在经济不好,指望着省市拨款给修路的话,怕是等三十年也等不到。”陈勇解释道,“伏牛山看着不高,但海拔也有900多米,大货车就算勉强上去,几个月就把路给压烂了。”
“而且最后还有几百节台阶,上不去,要靠人力。与其中间换个手,还不如直接全程用无人机飞。”
原来是这样,具体的细节耿博士无从得知,但平稳落在正在行驶中的车辆机顶盖上的无人机没对车辆造成任何影响,全自主飞行已经进化到了这种地步。
的确让人惊叹。
上山,在小停车场停好,旁边多了个露营的营地,能看见在雨幕中有两个帐篷里还亮着灯。
它们像两只被淋湿的野兽蜷缩在山崖边。
第一顶帐篷是深绿色的登山款,帆布被雨水浸透后颜色更加暗沉,表面绷紧的防水涂层在车灯照射下泛着油亮的光。
帐篷的拉链门半敞着,里面透出暖黄色的灯光,在雨水中晕染开来,像一团模糊的琥珀。
隐约可见一个身影坐在帐篷口,手里捧着什么,热气从杯口袅袅升起,又被风雨撕碎。
第二顶帐篷更小一些,橙红色的尼龙面料在灰暗的雨幕中格外扎眼,像一团不肯熄灭的余火。
帐篷的撑杆被风吹得微微晃动,雨水顺着弧度滑落,在边缘积成断续的水帘。
帐篷里亮着一盏冷白色的LED灯,灯光将里面的人影投射在篷布上——那人似乎在低头摆弄什么设备,轮廓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雨水拍打在帐篷上的声音闷闷的,像是遥远的鼓点。偶尔一阵山风掠过,帐篷便剧烈地抖动起来,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仿佛下一秒就要被连根拔起。
帐篷周围的泥地上满是凌乱的脚印,还有几根被雨水泡软的树枝,像黑色的血管般蜿蜒在泥土里。
更远处,露营地的篝火坑早已被雨水灌满,只剩下一圈湿漉漉的石头,和几根被淋得发黑的木炭。
“这是?”罗浩一怔。
“别提了。”陈勇有些无奈,叹了口气,“这不是夏天了么,很多人来烧香,出了山门就找地儿烧烤。”
“呃,这里是松树林吧。”罗浩惊讶。
“是啊,从前都是齐道长连打带骂的吓唬,把人撵走。但齐道长也不是地主,没这个权利。隔壁市松林去年着火,你知道么?”
“因为烧烤?”
“嗯,雨季之前,林子周围都是松针,一个火星落上去,大火苗子直接起来。”
松针里富含油脂,易燃,罗浩只是没想到为了找个地儿烧烤,竟然会有人在林子里这么做。
要是杳无人烟的地方也就算了,可这里算是景区,总有些人不自觉。
“齐道长本来想借此关了道观,可旅游局的人不同意,说南方游客总结攻略里伏牛山已经是必须打卡的地方。”
“哈哈哈哈。”罗浩哈哈大笑。
“所以就开辟出一块空地,露营,烧烤,需要提前预约。”陈勇解释道,“靠着三清观近一点,也能感悟天道。”
狗屁的天道,就是来度假,罗浩心里想到。
不过齐道长一直想要关闭道观,省市相关机构不让,这倒有点意思。
把车停好,三人打伞上山。
“砰砰砰”
道观里几个人正在屋檐上钉着什么。
“齐道长。”罗浩招呼道。
齐道长转头看见罗浩、陈勇过来,连忙迎出来。
“齐道长,这是干嘛呢。”
“别提了。”齐道长指着在屋檐另外一边的两只燕子,“它俩是两口子,做的窝总塌,每次塌掉,夫妻俩就站在电线上吵架,很烦。”
罗浩看向那两只燕子。
那两只燕子站在屋角的电线上,羽毛被雨水打湿,显得格外狼狈。公燕子正小心翼翼地往母燕子身边凑,翅膀微微张开,像是想替她挡雨,又不敢靠得太近。
母燕子猛地一扭头,黑豆般的眼睛瞪得溜圆,翅膀“啪“地拍打了一下,溅起几滴水珠,明显是在发脾气。
公燕子立刻缩了缩脖子,嘴里发出细弱的“啾啾“声,像是在认错。
它低头叼起一根被雨水泡软的草茎,讨好地往母燕子那边递——那是他们之前筑巢用的材料,现在湿哒哒地垂在喙边,看起来可怜又滑稽。
母燕子看都不看,反而往旁边蹦了两步,故意拉开距离。
公燕子急了,扑棱着翅膀追过去,结果脚下一滑,差点从电线上栽下来,慌忙扑腾几下才稳住身子,羽毛都炸开了,活像个毛球。
这狼狈样终于让母燕子松动了,她斜眼瞥了公燕子一眼,发出不满的“咕咕“声,但好歹没再躲开。
公燕子立刻抓住机会,小心翼翼地用喙替她梳理被雨打湿的背羽,动作轻柔得不像话。
屋檐下,罗浩嘴角抽了抽:“…这公燕子,还挺会哄。陈勇,跟你学的?“
齐道长哼了一声:“每次窝塌了都这样,没出息。“但老道长的眼里,分明带着点笑意。
“我?去哄人?”陈勇鄙夷的瞥了罗浩一眼。
罗浩见陈勇要装逼,便不再说这个话题,而是问齐道长。
“齐道长,您这是?”
“这俩不会搭窝,我给它们做个窝,省的总是吵架。”
齐道长一边看着徒弟们帮燕子搭窝,一边慢悠悠地说道:“老话说得好,燕子不入恶人家,这俩小家伙既然年年都来我这破道观搭窝,说明贫道这儿还算清净。“
他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得:“你看它们挑地方——得是屋檐下,要遮风挡雨,还得离人近,但又不能太近。燕子精着呢,谁家不和气,谁家爱吵闹,它们门儿清,根本不会在那儿落脚。“
老道长抬头瞥了眼那对燕子,哼了一声:“就是这俩太笨,搭的窝总塌。按老辈人的说法,燕子窝要是自己塌了,那是主家要倒霉。可它们这纯粹是手艺不精,害得香客们总疑神疑鬼,贫道还得帮着解释。“
他嘿嘿笑了笑:“所以啊,我干脆给它们做个现成的。反正‘燕子来,好运到’,管它是自己搭的还是现成的,能留在观里就是好事。“
说着,齐道长突然压低声音:“我听我师父说,解放前山下李财主非要请燕子去他家,结果你猜怎么着?那对燕子在他家房梁上转了三圈,连根草都没叼就飞走了。没过半年,李财主就惹上了官司。“
他意味深长地捋了捋胡子,装作出世高人一般淡淡说道,“这鸟儿啊,比人明白。“
要不是知道齐道长的为人,罗浩还就信了。
“老齐,走走走,去看看后山的引雷。”陈勇食指大动。
“陈家小哥,你说天雷能引么。”齐道长有些疑虑。
“能!”陈勇像是渣男一样给了齐道长一个肯定的答复。
几人来到后山,罗浩很是好奇,这玩意要是能变成真的,具体有什么用处罗浩说不上来,但光是想一想就觉得用处很多。
但引雷的位置却不在后山,齐道长上了小电驴。
“去哪?”
“山里面有个极阴之地。”陈勇解释道,“传说是大能镇压了什么邪祟。”
“别扯淡,说正经事。”罗浩道。
满天大雨,罗浩的情绪非但不潮湿,反而有点燥。
“山里面有一片地不断被雷劈,具体的可能性有很多,可以科学解释。”陈勇用人话说道。
“突出地形:山峰、悬崖、孤立高地等地势较高的区域,更容易成为雷电的优先击打目标。雷电倾向于选择最短路径放电,而高处物体距离云层更近,电场强度更大。
山谷风系统:山区白天受热不均,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对流云,增加雷暴概率。若该地恰好处于气流交汇处,雷暴活动会更频繁。”
耿博士解释道。
“耿博士,你感觉是什么情况?”罗浩问。
“我觉得那片地的地下存在金属矿,比如铁矿、铜矿,或高盐分地下水,土壤电阻率较低,雷电更易被吸引到那里。
再有就是岩石类型差异,花岗岩等坚硬岩石电阻率高,而黏土或富含矿物质的土壤电阻率低,雷电倾向于沿低阻路径泄放。”
“哦。”罗浩点点头。
“那片山地方圆几公里光秃秃的,都是千百年被雷电劈出来的。”陈勇道。
罗浩仔细琢磨,还别说,真有点天劫的味道。
只不过耿博士已经给了解释,这玩意可以用科学理论说明白。
几人冒雨骑着小电驴来到伏牛山后山的悬崖平台上。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特殊的金属腥味——那是暴雨来临前空气中游离的臭氧分子。
厚重的雷暴云在头顶翻涌,云底呈现出诡异的铅灰色,偶尔闪过几道暗紫色的电光。
举目眺望,远处是光秃秃的山,就像陈勇说的那样,方圆几公里之内连绿草都没有,一派荒凉景色。
山顶有一座三米高的金属塔,塔身通体由特种钢打造,表面布满细密的防氧化纹路。
塔顶尖锐的接闪器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八根拇指粗的铜缆呈放射状延伸,深深扎入湿润的山岩中。这些铜缆每隔半米就用陶瓷绝缘子固定,在雨水中闪着暗橙色的光泽。
塔基旁停着一架造型怪异的六旋翼无人机,机身明显比民用机型大了一圈。
它的骨架采用军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喷涂着特殊的导电涂层,在雷光映照下泛出奇特的深蓝色反光。
罗浩注意到无人机的机腹下悬挂的装置——一枚长约40厘米的微型火箭弹,弹体覆盖着耐高温陶瓷外壳,尾部缠绕着比发丝还细的镀银铜丝,这些金属丝被精密地卷在一个微型线轴上。
“它?”罗浩问道。
“嗯,正常引雷都用火箭,但火箭可控性不大,无人机更好一些。”耿博士道,“这次属于试验…要不是有陈医生感兴趣,我还真找不到合适的做试验的地方。”
的确,这俩人算是默契,一个的研究课题如此危险,另外一个心心念念的都是以后要渡劫的破事。
其实罗浩心里并不相信陈勇真的要渡劫,但只要不会引起森林大火,他愿意闹就闹呗,无所谓的。
耿博士蹲在设备箱旁,正在检查最后的参数。
他手指划过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实时的大气电场数据。“电场强度已经突破15kV/m了,“
耿博士抬头看了眼阴沉的天色,“云底电势差足够引发一次人工引雷。“
很快,条件达成。
远程操控下,无人机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六个经过防水处理的碳纤维螺旋桨同时启动,在潮湿的空气中搅出细密的水雾。
机身两侧的LED指示灯由绿转红,提示系统已经完成自检。火箭弹尾部的安全栓自动弹开,露出里面精密的点火装置。
齐道长捋了捋被山风吹乱的白须,眯眼望向翻滚的云层:“天时已至。“
他的道袍下摆被强风掀起,露出下面意外现代化的防静电绑腿。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云层深处传来一声沉闷的雷鸣,仿佛在回应他的召唤。
伏牛山后山的空气仿佛凝固。
耿博士的指尖悬在控制面板上方,电子蜂鸣器发出急促的“滴滴“声,大气电场仪的读数已经突破临界值。
他的拇指重重按下红色按钮。
远处无人机腹部的微型火箭弹瞬间点燃,尾部喷出炽白的等离子焰流。
0.2毫米的镀银铜丝从线轴飞速抽离,在雨中拉出一道银亮的细线。火箭弹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刺向云层,身后拖曳的铜丝在强风中微微震颤,像一根通往天国的蛛丝。
在三百米高空处,异变陡生。
铜丝顶端突然迸发出妖异的紫光,无数游离电子在强电场中疯狂跃迁。
罗浩眯起眼睛仔细看,细碎的银蛇看起来是那么的招摇。
虽然和陈勇说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没什么关系,但罗浩想到了更多种可能。
这条人造通道如同打开了一道闸门——云层中积蓄的负电荷洪流轰然倾泻,沿着铜丝构建的“阶梯“奔腾而下。
与此同时,金属塔尖激发的上行正先导如银蛇般昂首迎击,两股能量在距地面约150米处轰然相撞。
天地顿时为之一白。
那道闪电比自然形成的更加笔直、更加暴烈。
刺目的蓝白色电浆柱贯通天地,铜丝在万度高温中瞬间汽化,化作一团膨胀的金属等离子体。
雷声不是常见的轰隆声,而是像万吨锻锤砸在钢板上般的爆响,震得人五脏六腑都在颤抖。
金属塔在命中瞬间亮得无法直视,塔身的防氧化涂层噼啪剥落。
八根接地铜缆变成了八条发光的火龙,表面跳跃着诡异的蓝色电晕。塔基周围的泥土突然隆起,数十条蚯蚓状的放电痕迹在地表炸开——那是逃逸电流在寻找更低阻的路径。
耿博士的防护镜自动调暗,依然被强光刺得流泪。他面前的监测屏幕疯狂闪烁:
峰值电流:32.7kA
回击时长:73μs
核心温度:29700K
空气中弥漫着古怪的味道——臭氧的腥涩混着电离氮气的金属味,还有泥土被电解产生的焦糊味。
无人机残骸冒着青烟坠落在二十米外,碳纤维骨架居然保持完整,只是所有电子元件都已熔成一团。
“漂亮!“陈勇从掩体后探出头,手里高速摄像机的散热风扇正在狂转,“耿博士,拍到了梯级先导分形发展的全过程!“
齐道长却盯着仍在发红的金属塔,陈勇喜笑颜开,“罗浩,你仔细看,还有二次放电!“
果然,塔身突然又迸出几道电弧,像不甘熄灭的余火。
耿博士擦了擦镜片上的雨水,读数仪显示这次引雷释放了相当于120公斤TNT的能量。
他望向道观的方向——整片山林的阴影都在方才的闪光中烙在了视网膜上,此刻那些影子正随着视觉暂留缓缓消退。
“哦?看起来还真像回事诶。”罗浩道,“再有千八百次试验,应该就可以做到你说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
陈勇像是没有听出罗浩言语中的讥讽,仰天大笑。
请:m.bad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