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东宋各地的女子学堂如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令人遗憾的是,前来求学的女子数量却少得可怜,宛如稀落的晨星。这般景象,其实早在段智鸣的意料之中。毕竟,那男尊女卑的观念,历经岁月的沉淀,已然如同一块坚硬无比的磐石,深深地嵌入了东宋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纵然段智鸣颁布了圣旨,加上之前被组建起来的朱雀卫、护龙后卫和正在紧锣密鼓组建中的闪电骑与开始积极招募女性工作人员的国安卫等一些旨在提升女子地位的国策被推行,还有之前段智鸣让朱雀卫在京城内到处走动,以增加女子地位的举措。但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这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无疑是难如登天。

段智鸣深知,世间之事很少有一蹴而就的可能。倘若所有的事情真的能一步到位,无论是繁华喧嚣的现代社会,还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都必将陷入一片无序与混乱的泥沼之中。

没过几日,段智鸣全力推动赋予东宋女子拥有与男子同等受教育权利的事情,以及专门设立女子学堂这一开天辟地般的创举,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后宫。太后听闻此讯后,特意找到段智鸣,目光中透露出关切与期待,她缓缓开口表达了希望让女儿段玲珑进入女子学堂读书的想法。

段智鸣微微颔首,而后轻轻摇了摇头,神情诚恳且坚定地说道:“母后,安珍实在不宜踏入那女子学堂求学。”

太后满脸皆是疑惑之色,连忙追问道:“这是为何?那学堂本就是专为女子读书而设,怎的安珍反倒不能去了?”

段智鸣恭恭敬敬地解释道:“母后有所不知,安珍身为金枝玉叶的公主,身份何等尊贵。如今进入女子学堂的女子,大多是出身平民百姓之家或者官宦世家的千金小姐,而授课的先生也都是来自民间。倘若安珍置身其中读书,先不说其安全保障难以周全完备,单就她若在学堂里不慎犯了过错而言,以她公主的特殊身份,哪位先生敢真的秉持公正施以惩处呢?更何况,皇亲宗室的事向来备受瞩目,犹如置于聚光灯下,一旦安珍在学堂稍有差池,消息便会不胫而走,经众人口口相传,势必会成为严重损害皇家至高无上颜面的流言蜚语。”

太后静静地聆听着段智鸣入情入理的分析,沉思良久之后,缓缓说道:“你所言确有道理。但哀家心中仍盼着她能多读些书,毕竟你近来大力推行诸多有益于女子的国策,安珍作为皇家公主,理应以身作则,成为楷模。否则,难免有人会借此大做文章,届时恐怕会让你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

听到太后这么说,段智鸣觉的很有道理。的确,自己推行了让女子拥有和男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力的国策后,如果不让段玲珑去念书,那的确是在打自己的脸。可若让段玲珑前往女子学堂读书,其间不仅诸多不便之处显而易见,其安全问题更是令人忧心忡忡,毕竟宫外的世界复杂多变,与宫内的安稳祥和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一番殚精竭虑的思考与权衡,段智鸣终于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朝着太后恭敬地提议道:“母后,不如让安珍留在宫中潜心学习,我们另选一个德才兼备之人来悉心教导她,母后以为如何?”

太后微微一怔,下意识地重复着段智鸣的话:“在宫中学习?另派人教导?”

“正是如此,如此一来,在保证安珍可以读书的情况下,便可巧妙地避开许多潜在的棘手问题。”段智鸣斩钉截铁地回答。

太后又提出疑问:“在宫中学习固然安稳可靠,可究竟该找谁来担任她的老师呢?如今这世间有学问的女子本就如凤毛麟角般稀少,而且大多已在外面的学堂辛勤任教,我们该从何处寻觅这样合适的人选呢?”

段智鸣面带微笑地提示道:“母后难道忘了吗?后宫之中其实就藏着一位现成的绝佳人选。”

太后听到段智鸣说的话后,顿时恍然大悟道:“你所说的可是皇后?”

“没错,正是皇后。皇后尚未入宫之时,便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才女,乐棋书画无一不通,由她来教导安珍,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而且,皇后身为六宫之主,若安珍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过失,皇后对其加以管教亦是天经地义之事,毫无阻碍可言。”段智鸣详细而周到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太后听后频频点头认可:“皇上所言甚是有理,让皇后教导安珍确具可行性。只是皇后身为后宫之首,日常事务冗杂繁多,哪有闲暇之时能够专心致志地教授安珍呢?”

段智鸣早已成竹在胸,从容回答道:“儿臣早已周全考虑过了,届时可安排贵妃暂代皇后处理后宫诸事。再者,还有母后您坐镇宫中,倘若贵妃力不从心之时,您亦可伸出援手相助。况且,如今后宫人员并不多,除皇后之外,仅有四位妃子,儿臣对她们皆洞若观火,她们向来安分守己,至于父皇的那些嫔妃,她们自然不敢轻易滋生事端。”

太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意,沉思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便依你所言行事。但教学之事事关重大,关乎公主的未来与国家的颜面,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确保安珍能够真正学到渊博的知识才是。”

段智鸣躬身行礼,郑重其事地承诺道:“母后放心,儿臣定会时刻密切关注,全力督促皇后用心教导安珍,绝不容许有丝毫懈怠之处。”

太后又满怀关切地说道:“如此甚好,不过安珍独自上课想必会倍感孤单寂寞,恐也难以全身心地专注于学业。哀家寻思着给她找个伴读,也好陪伴着她一同学习,相互切磋勉励,皇上以为如何?”

段智鸣欣然赞同道:“母后考虑得极为周全细致。安珍一人上课确实略显孤寂冷清,有个伴读相伴左右自是再好不过。只是儿臣觉得,若只找一个伴读,或许略显单薄了些。”

太后好奇地问道:“皇上的意思是要多找几个伴读?”

段智鸣条理清晰地分析道:“正是如此。若是伴读只有一个,万一安珍与伴读性情不合、相处不来,或者单纯不喜欢这个伴读,依旧会感到孤独无助、形单影只。多找几个伴读,便能大大增加选择的余地,从而有效减少此类不愉快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太后觉得此话甚是在理,点头应允道:“皇上所言极是,那就给安珍多挑选几个品学兼优的伴读吧!”

“遵命,母后。儿臣即刻着手安排此事。”段智鸣说完,正要离开时。

“且慢。”太后突然高声叫住他。

“母后还有何吩咐?”段智鸣赶忙停下脚步,恭敬地垂首问道。

太后郑重叮嘱道:“给安珍挑选伴读时务必慎之又慎,万不可让品德不端、心术不正之人混入其中,以免带坏安珍。”

段智鸣神色庄重地回应:“母后如果担心的话,不如和儿臣还有皇后一起来为安珍挑选伴读,这样就能为安珍挑选出理想的伴读人选,绝不会让不良之人有可乘之机接近安珍。”

“好,那就这样吧!在为安珍挑选伴读的时候,哀家和你还有皇后一起挑选。”

“是,母后,儿臣告退。”

言罢,段智鸣转身离去,去找林雪晶,将教导段玲珑及其挑选伴读的事情告诉她。

林雪晶起初听闻此事时颇感意外诧异,但稍作思索之后便释然了。毕竟这关系到段智鸣大力推行的利于女子发展的国策,以及关乎段玲珑的学习成长。环顾所认识的人,除了自己以外,确实再难找出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段智鸣见林雪晶爽快答应,便亲自在太后寝宫附近精心挑选了一座典雅华贵的宫殿,将其作为段玲珑及其伴读们日后上课的学堂。

段智鸣之所以将段玲珑及其伴读的学堂选在太后寝宫附近,是因为段智鸣充分考虑到段玲珑和伴读们均为娇弱的女流之辈,上课地点设置在这里相对更为安全妥当。加上他又担心若设在后宫其它偏僻之处,容易引发外界无端的误解猜忌,以为是借选伴读之名行选秀之实。因此将课堂设在太后寝宫附近,既能巧妙避免各种无端猜测与流言蜚语的滋生蔓延,又能防止伴读们随意走动而不慎与自己偶然相遇,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与风波,还能让太后随时了解段玲珑在课堂上的情况。

一切准备都已就绪之后,段智鸣郑重地向朝臣们下达了为段玲珑挑选伴读的圣旨。

朝臣们在接到这道旨意后,无不为之心动,自家的女儿能够入宫伴读公主,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于是纷纷踊跃地将自家女儿的详细档案,包括那些庶出的女儿的档案,如雪片般送到了段智鸣的龙案之上。

段智鸣、林雪晶以及太后三人围坐在一起,神情专注、严谨认真地对这些堆积如山的档案逐一进行着细致入微的筛选。他们的目光犹如犀利的鹰眼,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力求从众多候选者中精挑细选出最契合要求的人选。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利弊的挑选之后,段智鸣、林雪晶和太后三人最终确定了十二位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官宦千金作为段玲珑的伴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