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到了一张景物照片,这张照片拍的是雷村,是在林子里俯视着村子拍的。
宋弦月屏气看着这张照片,看了看时间,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情瞬间涌上了心头。雷村,那是她和宋母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虽然时间不长,但那里有着她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宋弦月继续往下翻,发现还有很多张雷村的照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拍摄的。
她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宋母为什么要拍这么多雷村的照片?这些照片和那些录音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她又点开一段录音,是雷村的一场暴雨的声音。
听着那熟悉的声音,宋弦月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和宋母一起在屋檐下躲雨的日子。宋母总是会给她讲各种有趣的故事,让她在雨声中安然入睡。
宋弦月的眼眶有些湿润了,她继续探索着手机里的秘密。
突然,她发现有一段录音的时长特别长,而且标注也很特别,是一个问号。她怀着好奇的心情点开了这段录音,里面先是传来了风声,接着是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然后是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宋弦月坐在书桌前,电脑的荧光映在她清瘦的脸上,她的眼神却比屏幕还要冷冽几分。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将手机里每一个文件夹都仔细地备份到电脑的隐秘分区里。
照片里母亲年轻时的笑容、录音中母亲温和的声音,这些熟悉的温情之物混在一堆备忘录文件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随手点开一个备忘录文件,宋母那简洁干练的文字风格扑面而来,却不是日常琐事,而是一些奇怪的记录,像是考察行程,又像是一些对当地情况的分析。
宋弦月心中一动,宋母可从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些文字,难道是特意为她留下的线索?
宋弦月站起身,高挑的身形裹在一件宽松的白色衬衫里,下摆随意地束在黑色长裤中,她几步走到房间门口,回头看了眼这间充满母亲气息的屋子,眼神坚定,转身出了门。
监控室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电器的味道,宋弦月皱了皱眉,直接找到负责人,说明来意。
负责人是个中年男人,脸上带着些为难之色:“宋小姐,这仓库的监控系统有些年头了,偶尔会出些故障,您要查的那段时间……”他话还没说完,宋弦月已经从他手中接过监控记录的存储设备,自己操作起来。
屏幕上的画面闪烁,却始终没有出现当年货物送进七仓的影像,宋弦月的眼神愈发冷了,她知道,这不是简单的故障,而是有人刻意为之。
她深吸一口气,将存储设备收好,转身离开监控室,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回到家,宋弦月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仔细查看那些备忘录。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失去了意义,她沉浸在宋母留下的文字世界里,从西北的风沙到村民的质朴,从奇怪的考察队到那口神秘的棺材,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重的锤子,敲打着她的心。
宋母在备忘录里写道,当她和团队被带到那几栋矮房子时,就感觉到了不对劲。那些房子虽然简陋,但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异,仿佛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当他们打开那间小房子,看到那口画着奇怪图案的棺材时,宋母心中的疑惑已经达到了顶点。
宋弦月看着这些文字,眼前仿佛浮现出当时的情景,她甚至能感受到宋母当时的震惊和不解。她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试图理清这些线索之间的关系。
在西北广袤无垠的沙漠边缘,有一个被风沙侵蚀得满目疮痍的小村子。宋母第一次踏入这里时,只觉得心被狠狠揪了一下。
黄沙漫天,破旧的房屋东倒西歪,仿佛随时都会被风沙掩埋。村民们眼中满是渴望与迷茫,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脱贫仿佛是遥不可及的梦。
宋母和她的团队原本只是来此进行常规的项目考核,却没想到被卷入了一场离奇的漩涡。当地村民热情又戒备地将他们带到了一片废弃的临时工作地点,几栋矮房子孤零零地矗立在沙漠中,透着诡异的寂静。
“那些人啊,来了好几回了,建了这几间房就走了,每年倒是还惦记着给咱送点吃的,可后来又跟咱换食物和种子,也不知道搞啥名堂。”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脸上满是困惑。
宋母越听越觉得蹊跷,按理说,七八十年代那会儿,各种普查和扶贫工作虽艰难但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怎会有人如此频繁又神秘地往来这偏远村子?
她带着疑惑走进那几间矮房子,一间间查看,直到推开一间小房子的门,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
门锁锈迹斑斑,屋里蛛网密布,正中间摆放着一口棺材。
这棺材大小不合常理,既非成人尺寸,又过大不能装孩童,外头还画着奇怪图案。宋母环顾四周,发现屋子里虽破败,却有祭拜的痕迹,再抬头看屋顶,形状各异的空洞直通天际,仿佛要吸纳日月精华。
“这哪是临时住的地儿,分明是给棺材里东西设的祭坛!”宋母心中暗想,她询问村民建造此处之人的详情,可村民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这地方常遭龙卷风侵袭,还屡被雷劈,却偏偏房子还在,寸草不生,透着邪性。
宋母阻止了村民拆房的冲动,她心中有了计较,决定守株待兔,等那些神秘人再次现身。
日子在等待中缓缓流逝,宋母白天和村民们一起劳作,了解村子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晚上则在那几间矮房里仔细搜寻线索,试图拼凑出事情的真相。
在那个被群山环抱、与世隔绝的小村子里,宋母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而坚定。
半年前,她目睹了一支奇怪的队伍悄然进入村子,那些人行色匆匆,眼神中透着一股神秘与诡谲,让宋母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直觉告诉她,这些人绝非善类,他们的目的也绝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从那天起,宋母的心中便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弄清楚这些人的底细。她相信,那些人一定还会回来,因为他们在这个村子里有着未完成的“使命”。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宋母没有一天停止过对这件事的思考和调查。
她四处打听,试图从村民们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一些线索,然而,村民们似乎也被一种无形的恐惧笼罩着,对那支队伍的事情讳莫如深。
宋母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那些人再次出现的时候,她决定亲自出手,将他们抓住,好好盘问一番。
当宋母再次踏入这个熟悉的村子时,她的心中五味杂陈。曾经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房子,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被恐慌的村民拆得干干净净。
宋母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因为她知道,那些人并不知道房子已经被拆毁,他们还会按照原来的计划来到这里。
宋母在村子的各个角落仔细观察,寻找着那些人可能出现的蛛丝马迹。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揭开这个谜团的决心。
终于,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那支奇怪的队伍再次出现在了村子的边缘。
他们依旧像半年前那样,面无血色,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村子。宋母的心中一阵激动,她知道自己等待的时刻终于到了。
这支队伍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村子的变化,他们按照往常的惯例,开始给村民们分发食物和种子。
然而,此时的村民们早已被恐惧笼罩,没有人敢上前接受他们的好意。这一幕让那支队伍的成员们感到有些意外,他们面面相觑,似乎在商量着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宋母从暗处走了出来,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冷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缓缓地走向那支队伍,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坚定。
“你们终于来了。”宋母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也让那支队伍的成员们吓了一跳。
队伍的领队皱了皱眉头,上下打量了宋母一番,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你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
宋母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们又是谁?为什么要给村民们这些东西?你们到底有什么目的?”
领队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情,但他很快恢复了镇定,微笑着说道:“我们只是一些普通的慈善家,看到这个村子生活艰难,所以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助村民们改善生活。”
宋母冷哼一声,显然并不相信他的话:“普通的慈善家?你们的行踪如此神秘,而且每次都选择在夜晚行动,这可不是普通慈善家的作风。我劝你们还是老实交代,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领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怒意,但很快又被他掩饰了过去。他试图保持冷静,说道:“我们只是不想打扰村民们的生活,所以才选择了这种方式。如果你真的不相信我们,那我们也无能为力。”
宋母知道,这些人绝不会轻易说出真相,她决定采取更强硬的手段。她从身后拿出了一根绳子,迅速地朝着领队扑了过去,试图将他捆绑起来。
领队反应也算迅速,他一个闪身,躲开了宋母的攻击。与此同时,其他队伍成员也纷纷围了过来,将宋母团团围住。
一场混战一触即发,宋母虽然年纪已大,但她的身手依然矫健,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那些人周旋着。然而,双拳难敌四手,宋母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就在宋母即将被制服的时候,突然,一道身影从黑暗中冲了出来,朝着那些人发起了攻击。这道身影的出现让宋母和那支队伍都感到有些意外,他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朝着那道身影望去。
只见一个年轻男子手持一把匕首,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无畏。他的动作敏捷而果断,很快就将几个队伍成员打倒在地。
宋母心中一阵惊喜,她不知道这个年轻男子是谁,但他的出现无疑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她趁机重新振作起来,与年轻男子一起并肩作战。
在两人的配合下,那支队伍渐渐处于下风。领队见势不妙,大喊一声:“撤!”便带着剩下的人仓皇而逃。
宋母和年轻男子并没有追赶,他们知道,这些人已经受到了教训,暂时不会再回来了。宋母走到年轻男子的身边,感激地说道:“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及时出现,我可能就要被他们抓住了。”
年轻男子微微一笑,说道:“不用谢,我也是碰巧路过这里,看到你一个人对付他们,就忍不住出手帮忙了。”
宋母看着年轻男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她觉得这个年轻男子身上有一种熟悉的气息,仿佛他们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缘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母和年轻男子一起在村子里调查那支队伍的底细。他们四处走访,收集线索,逐渐揭开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在历史的长河中,徐福东渡的传说如一颗蒙尘的明珠,隐匿着无数未解之谜。
相传徐福携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却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有一些模糊的踪迹和后世无尽的遐想。
而在民国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徐福的后人与宋家祖先的命运齿轮悄然咬合,开启了一段纠缠不清的渊源。
宋家在民国时期已崭露头角,涉足商业、文化诸多领域,声名渐起。徐家人与宋家祖先的相遇,宛如两条本不该相交的河流汇聚在一起。
据宋家祖辈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徐家人似乎掌握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资源,而宋家祖先则有着广阔的视野和雄心壮志。
双方在一次偶然的古籍交流会上相识,徐家人展示的一本破旧古籍引起了宋家祖先的极大兴趣,那古籍中记载着一些关于古代航海和神秘岛屿的线索,与宋家当时想要拓展海外贸易的计划不谋而合。
经过一番秘谈,徐家人同意帮助宋家,从此宋家如虎添翼,生意版图不断扩大,家族日益兴盛。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许多家族都遭受了重创,宋家却依旧能在风雨飘摇中站稳脚跟,虽不似往昔那般奢华,但相较于普通百姓,依旧过得颇为舒坦。
这背后,徐家人的“助力”似乎无处不在,他们像是隐藏在暗处的守护者,又像是别有用心的操控者。
宋母出身名门,自幼便知书达理,成人之后,也将家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窥见了隐藏在家族荣耀背后的秘密。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午后,宋母在宋家祖宅的密室中整理祖辈留下的信件,却意外发现了一封泛黄的密信,信中提及了徐家人和一些晦涩难懂的符号。
正当她满心疑惑之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她循声望去,只见一群身着奇异服饰的人正悄然穿过宋家的后花园。
宋母心中一惊,连忙追了出去,那些人却如幽灵般消失在了雨幕中。
此后,宋母便开始暗中留意宋家周围的一切动静,终于在一个深夜,她再次发现了那群人的踪迹。
他们聚集在宋家附近的一片荒废山区,似乎在进行着某种神秘的仪式。出于好奇和担忧,宋母壮着胆子靠近,却听到了他们谈论着关于声音和景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