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之时 第195章 因果缘劫

作者:柒玥狸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11-15 16:29:35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梁玲看着宋弦月若有所思的样子,忍不住问道:“弦月,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显然对尘劫塔的秘密充满了好奇。

宋弦月回过神来,微微一笑,道:“我也不太确定,只是曾经看过一些关于尘劫塔的记载,但那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她顿了顿,又道:“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试着去探索一下,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赵绥听到这话,眼睛一亮,道:“对啊,说不定我们真的能找到一些隐藏的秘密,说不定还能解开尘劫塔的谜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梁玲看着他们,心中也有些动摇。

她本不想卷入这些麻烦的事情中,但看到朋友们如此兴奋,她也不忍心拒绝。于是,她点了点头,道:“好吧,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当他们进一步看到尘劫塔时,一股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座塔在地下,无疑塔内昏暗而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铜锈味。

赵绥站在一旁,他不时地用手触摸着塔壁,试图寻找一些线索。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的东西。

梁玲和宋弦月则围着塔身缓慢行走,不时地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你们看,这里的铜锈好像有些不一样。”赵绥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塔壁上的一处地方说道。

梁玲和宋弦月凑过去一看,果然发现那里的铜锈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深绿色,与其他地方的铜锈明显不同。

他们不禁感到好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会不会是这里的铜锈年代更久远?”宋弦月猜测道。

赵绥摇了摇头,道:“我觉得不仅仅是年代的问题,这里好像有一种特殊的能量在影响着铜锈的颜色。”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确定,但眼神却充满了坚定。

梁玲看着他们,心中不禁有些担忧。她觉得赵绥最近的行为越来越奇怪,似乎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吸引。

而宋弦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但她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迷茫和不安。

“我们还是小心点吧。”梁玲轻声说道,她的声音在塔内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赵绥点了点头,道:“我知道,我们一定会小心的。”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安慰,仿佛在试图让梁玲放心。

随着他们逐渐接近塔顶,那种神秘而压抑的氛围也越来越浓重。他们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预感,似乎即将揭开尘劫塔的秘密。

随着塔顶越来越清晰,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塔顶的空间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奇异的图案和符号,仿佛是某种古老的咒语。

而在塔顶的中央,摆放着一面巨大的青铜镜,镜面光滑如镜,反射出他们的身影。

“这就是传说中的青铜镜?”梁玲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叹,她忍不住走上前去,伸手触摸着镜面。

赵绥也走上前来,仔细地观察着青铜镜。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痴迷,仿佛被这面镜子深深吸引。

他轻轻抚摸着镜面,道:“这面镜子的材质和工艺都非常奇特,它一定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

宋弦月站在一旁,心中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她总觉得这面青铜镜似乎隐藏着某种危险,但她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

她只是觉得,他们不应该轻易触碰这面镜子。

“我们还是先看看这些图案和符号吧。”宋弦月轻声说道,试图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梁玲和赵绥点了点头,他们开始仔细观察塔顶墙壁上的图案和符号。这些图案和符号看似杂乱无章,但仔细观察后,他们发现其中似乎隐藏着某种规律。

“这些图案好像是某种历法。”梁玲指着墙壁上的图案说道,“每一条螺旋线都代表着一个劫波周期,而这些符号则可能是用来标记重要事件的。”

赵绥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对,这些图案和符号一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许通过解读它们,我们可以找到尘劫塔的秘密。”

宋弦月看着他们,心中却有一种矛盾的情感。

她既希望他们能够解开尘劫塔的秘密,又担心他们会陷入某种危险之中。她只能默默地祈祷,希望他们能够平安无事。

就在他们全神贯注地研究图案和符号时,一阵微弱的风吹过塔顶,带来了夕阳的余晖。那温暖的光芒透过塔顶的缝隙,洒在青铜镜上,仿佛为镜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梁玲突然发现,随着夕阳的照射,青铜镜的镜面开始发生变化。原本光滑如镜的镜面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而镜中的影像也开始扭曲变形。

她不禁感到惊讶,这是怎么回事?

赵绥也注意到了这个变化,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青铜镜,仿佛在寻找着什么。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兴奋,但又夹杂着一丝不安。

“你们看,镜中的影像好像在变化。”赵绥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他指着镜中的影像说道。

梁玲和宋弦月凑过去一看,果然发现镜中的影像变得越来越模糊,仿佛被一层薄雾所笼罩。而在这层薄雾中,似乎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些身影。

“那是……佛陀的剪影?”宋弦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这座塔的深处,藏着一面神秘的铜镜,名为“劫波镜”。这面镜子承载着无尽的玄幻与秘密,它见证了无数人的命运,也左右着他们的劫波。

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尘劫塔的石阶上。

尘劫塔最深处的石门里,一面古朴的铜镜映入眼帘。镜面泛着淡淡的铜绿色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一旦人被这面镜子深深吸引,就会忍不住走上前去,第一次照向了自己。

就在那一瞬间,就会看到了自己全身的经络在镜中以铜绿色光流显现,如同一条条流动的光带。

根据记载,初次照镜者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七日后,对应部位将开始出现铜锈斑。

岁月流转,这一年,尘劫塔的塔铃再次响起,这是每十九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塔铃共振。

当塔铃共振结束时,那这人再次来到劫波镜前。随后就会发现镜中的自己变得透明了许多,仿佛有一层薄雾笼罩着自己的身影。

资料上显示,每次塔铃共振,镜中人像的透明度会增加12%。当透明度达到81%时,现实中的肉体将青铜化。

又是一个春日,这些人站在劫波镜前,凝视着镜中的自己。已经习惯了镜中的铜锈斑,也习惯了自己逐渐透明的身影。

但这一次,当凝视镜面超过13秒时,突然发现自己的瞳孔变成了青铜齿轮状。

就在这一刻,镜中的倒影突然分裂成108个平行自我,每个分身都在经历着不同的劫难。有的在战火中挣扎,有的在病痛中煎熬,还有的在孤独中徘徊。

那些人会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惊呆了,然后伸手触碰其中一个分镜。

当他们手指触碰到镜面时,现实中的左臂突然生长出青铜枝桠,枝头开出了一朵铜花。

随后惊讶地看着这朵铜花,就会发现铜花上似乎记载着其他时空的记忆。

直到闭上眼睛,感受着那些记忆在脑海中流淌。

看到了一个女子在战火纷飞的城市中拼命奔跑,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孩子。看到了一个男子在病床上挣扎,眼神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还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在荒芜的田野中徘徊,眼中满是迷茫。

这些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入那些人的心中,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他意识到,这面镜子不仅仅是一个神秘的物品,它还承载着无数人的命运和劫难。

春分日,这些人再次来到劫波镜前。用镜面反射落日的余晖,镜中出现了他前世最后一刻的场景。

铜锈在镜面上生成了炭笔画效果,画面中是一个人在战火中倒下的瞬间,他的脸上带着坚定而无畏的表情。

看着这幅画面,那些人心中充满了震撼。他们从未想过自己还有前世,更没想到前世的自己经历了如此悲壮的一幕。

紧接着闭上眼睛,感受着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自己融合在一起。

而到了秋分日,这些人再次用镜面反射落日。

这一次,镜中投射出了他来世可能遭遇的劫难。画面随着铜绿剥落的速度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结局。

他们看到自己在来世可能会成为一名战士,为了守护家园而战死沙场;也可能会成为一名医生,为了救治病人而劳累过度;还可能会成为一名隐士,孤独地度过一生。

这些画面让这些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随后意识到,生命中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而每一个选择都将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研究劫波镜的过程中,逐渐揭开了尘劫塔的秘密。

他们发现尘劫塔分为两层,一层是往生渡口,另一层是涅槃茧房。

往生渡口是为临终者准备的,当临终者将铜镜覆于胸口时,镜面会浮现《中阴闻教救度大法》经变图,铜锈自动排列成指引灵体的星轨。

临终者呼出的最后一口气会在镜面凝结成青铜露珠,露珠滚落的轨迹就是亡魂通往净土之路。

涅槃茧房则是为高僧圆寂准备的,高僧圆寂前用镜面包裹全身,七日后铜镜内会生长出青铜丝茧,茧壳纹路由《大涅槃经》梵文编织。

敲破茧壳,可以看到缩小版的鎏金法体,其心脏位置嵌着劫波年轮铜片。

这些人才意识到尘劫塔和劫波镜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命运,它们还承载着生死轮回的意义。

在研究劫波镜的过程中,那些人也发现了它的因果报应机制。

杀戮者照镜时,镜面会渗出青铜脓液逐渐覆盖其五官;贪欲者触碰镜背年轮,手掌将被增殖的青铜钱币嵌合;妄语者影像的舌头化为铜铃,每说一句谎言就自鸣一次。

然而,唯有大忏悔者,当泪水滴落镜面时,铜锈会开出优昙婆罗花。

林瑶深知,这面镜子不仅仅是一个神秘的物品,它还承载着道德的审判和救赎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镜中人像透明度越来越高。

当透明度达到81%时,现实中的肉体将青铜化。而当透明度达到100%时,镜中将走出第二个自己,新身体由铜锈与舍利粉构成,但只能存活一个劫波周期。

……

在一片荒芜而神秘的山谷中,古老的青铜塔静静地矗立着,仿佛诉说着千年的秘密。

宋弦月站在塔前,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

如果宋母和伏鸢他们也来过这里,那么伏鸢祖坟中的那些壁画,十有八九就是来自这里。这些青铜塔,是否是和那些壁画同一时期的?

在宋弦月的记忆中,这种传说,其实和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从很早之前开始佛教在国内盛行。

此时,宋弦月脑子里有一个灵感,但是没有说出口。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书生,写过一些志怪小说,里面似乎就有这样的记载,雷暴夜之际,会触发因果循环。

那时候的志怪小说,多半都存在一些真实场景。而这些青铜年代久远,是否来自宋朝或者明朝,修缮为祖塔,也未可知。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此地为祖塔修缮,是不是这些古塔和这里的雷雨之后毒雾散去的自然景象相呼应,呼应了一些前世今生的一些传说呢?

这些,只有进去了才知道。

因而,一群人开始四处寻找盗洞。

赵绥就提醒他们,如果下面都是青铜塔,那么他们脚下的结构其实是十分脆弱的,所以不能随便爆破。

宋弦月心说这下面随便丢雷管的只有徐昌岭,只是,他现在不在了。

赵绥的提醒让众人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塔周围寻找着线索,希望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入口。

宋弦月的目光不时地扫过塔身,那些古老的青铜纹路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却又难以捉摸。

“这里!”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是赵绥。他在塔基的一侧发现了一块松动的石板。众人围了上去,小心翼翼地将石板移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这就是盗洞?”有人问道。

“不,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原始的入口。”赵绥回答道,“可能是古人为了方便进入而设计的。”

宋弦月的心跳加速了,她知道,这个发现可能会揭开伏鸢祖坟壁画的谜团。她率先走进洞口,其他人紧随其后。

洞内潮湿而阴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古老的气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