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朗气清,梁玲带着小翠走出了山洞。
她立刻找到林峰,将自己在山洞中的发现告诉了他。林峰听完后,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坚定地说道:“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想办法打破这个局。”
梁玲和林峰商量之后,决定带着村里的壮劳力去炸平那些布满青铜片的山洞。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与命运的抗争,但为了村子的未来,他们必须放手一搏。
在梁玲和林峰的带领下,村民们扛着炸药,来到了那些山洞前。
梁玲站在山洞前,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次行动能够成功。随着一声巨响,山洞被炸平了,青铜片也被炸得粉碎。
就在这一刻,天空中的乌云开始散去,阳光洒在了青云村的土地上。
神奇的是,之后再出现电闪雷鸣的情况时,村名就不会再看着天空,进入梦魇的状态。
宋弦月坐在地上,认真地看着赵绥:“你知道吗,我一直在研究古代的音律和祭祀文化。我怀疑这个山谷里藏着一种特殊的青铜簧片,它们会在雷声中产生共鸣,引发一种神秘的力量。”
赵绥听后,心中一惊。
这不正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吗?山谷四周的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是天然的屏障。
宋弦月仔细观察着山谷的地形,然后说:“如果我的猜测没错,这些山峰中肯定被植入了青铜簧片。当雷声响起时,它们会反射声波,形成一种特定的频率,这种频率会对人的头骨产生共鸣,让人陷入意识混乱。”
赵绥摸着下巴,若有所思:“也就是说,村民们之所以会出现那样的情况,并不是因为电闪雷鸣,而是那些青铜簧片形成的特定的雷声,以及和山体共鸣引起的。”
宋弦月点了点头:“没错。而且,我怀疑这个山谷曾经是一个古老的祭祀场所。古代的祭祀仪式中,常常会用到特殊的音律来控制人群的情绪。这些青铜簧片可能就是用来达到这个目的的。”
赵绥心中一动,突然想起了村里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有一个强大的部落,他们崇拜雷神,用一种神秘的仪式来祈求风调雨顺。难道这些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的与这些青铜簧片有关?
宋弦月继续说道:“如果按照这个理论,袁小姐的人进入山中调查情况,并不是因为下雨天的电闪雷鸣,而是在有雷的时候,去寻找那些有青铜簧片的山。”
赵绥皱着眉,心里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太对劲。
他想了想,然后说:“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当时的那个山谷,四周的山中肯定也埋入了簧片,所以再雷声响起的时候,山谷中的人就会被魇住。”
宋弦月点了点头:“没错。而且,我怀疑这些青铜簧片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有人故意放置的。可能是古代的祭祀师,为了控制部落的人,才设计了这样的机关。”
赵绥心中一震,他突然想起了村里的一个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有一个邪恶的祭祀师,他用一种神秘的力量控制了部落的人,让他们成为他的傀儡。难道这个传说中的祭祀师,就是放置这些青铜簧片的人?
难道说,这个祭司将所收敛的财宝都留在里面了?
所以,这座神秘的青铜塔,它不仅是古代文明的遗迹,更是无数财宝的藏身之所。然而,这座塔被诅咒了,任何试图进入的人,都会被魇住,甚至变成哑巴。
宋弦月的母亲,宋九襄,是一位神秘而强大的女性。她年轻时曾是一名探险家,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在一次探险中,她意外发现了一卷古老的录音带,里面记录着奇怪的声音。这些声音似乎与传说中的青铜塔有关,但具体是什么,连宋母自己也不清楚。
她只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声音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宋弦月从小就被母亲教导要远离这些神秘的事情,但命运却总是捉弄人。
就在她即将大学毕业,准备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她接到了母亲的一条短信,这条短信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宋弦月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所以,无论是宋母,还是伏鸢,其实都是为了里面的宝藏?
宋弦月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南京听到过的一次类似的声音,那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在一家古董店里听到的。
“这声音……我好像在哪里听过。”宋弦月皱着眉头说道。
这种声音确实很奇怪,按道理来说,这种巧合的几率几乎不用去计算。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件事的的确确发生了。
电闪雷鸣绝对是有问题的,否则宋母也不需要去玄都王墓中寻找相关的资料。
赵绥看着梁玲,问道:“玲姐,你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说,下去有可能被魇住,有可能变成哑巴,那么,你的结论又是什么?”
梁玲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小心行事。这座青铜塔隐藏着巨大的危险,我们不能轻易冒险。”
就在这时,宋弦月突然说道:“你们看看这天气,随时都有可能会再下雨,到时候肯定会电闪雷鸣。我们现在在这个区域中,打雷之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不管发生什么,一定都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青铜塔有关。”
她指着窗外的天空,那乌云密布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不安。
梁玲还未出声,宋弦月就已经帮她说了出来:“这个塔的塔顶是青铜做的,不管是传音,还是引雷,其实都非常合适。所以,进去之后,如果天雷滚滚,我们也许会遇到不可描述的危险。因此,我们得有人留在上面做救援。这个人选,我觉得应该是我或者赵绥。你和徐嫣已经做过一次先锋了,现在也该轮到我们了。”
梁玲却说道:“我觉得应该是赵绥和徐嫣下去。反正徐嫣也不爱说话,她有一手本领,说不说话都无关紧要。至于赵绥,我看他话挺多的,剩下的时间正好可以少说一点。”
赵绥听了梁玲的话,有些不满地嘟囔道:“玲姐,你怎么老是针对我啊?”
最后,还是赵绥和徐嫣打头阵。
“这里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了。”徐嫣用手中的铲子拨开缠绕的藤蔓,露出一个被泥土掩盖的入口。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却又夹杂着几分谨慎。
赵绥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型探测仪,开始扫描入口周围的环境。
“小心点,这种地方说不定有机关。”赵绥一边操作仪器,一边提醒徐嫣。
徐嫣微微一笑,眼神却紧紧盯着入口,仿佛那里藏着无尽的秘密。
二十分钟后,赵绥和徐嫣率先钻进了土丘下的通道。通道狭窄而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
两人小心翼翼地前行,赵绥不时用手中的工具敲击墙壁,检查是否有松动的迹象。徐嫣则用手电筒照亮前方,仔细观察着每一寸墙壁。
“这里看起来很安全。”徐嫣轻声说道,声音在通道里回荡。
赵绥点了点头,但眼神中仍带着一丝警惕。他们继续前行,直到赵绥突然停下脚步,举起手示意徐嫣安静。
“等等,前面好像有声音。”赵绥低声说道,他的耳朵微微侧向通道的深处。徐嫣屏住呼吸,仔细聆听。
果然,一阵细微的滴水声和轻微的沙沙声从前方传来。
“可能是地下水渗漏,或者是有什么小动物。”徐嫣猜测道,但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赵绥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前进,同时从背包里掏出一把匕首,紧紧握在手中。
通道越来越狭窄,两人不得不弯着腰前行。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个岔路口。左边的通道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霉味,而右边的通道则相对干燥,隐隐透出一丝微弱的光线。
“往右边走。”徐嫣果断地说道,她的直觉告诉她,右边的通道才是正确的方向。
赵绥点了点头,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右边的通道。
几分钟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前。
赵绥用手中的工具轻轻敲击墙壁,发出清脆的回声。徐嫣则用手电筒扫视着四周,发现墙壁上似乎有一扇隐蔽的门。
“这里应该是古塔的入口。”赵绥兴奋地说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徐嫣点了点头,开始仔细检查门的机关。经过一番捣鼓,她终于找到了一个隐藏的把手,轻轻一拉,门缓缓打开了。
一股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
赵绥和徐嫣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里一定隐藏着某种秘密。
“安全。”徐嫣大声说道,她的声音在古塔内回荡。
听到她的声音,其他人这才小心翼翼地顺着过道走进来。
古塔内部保存得非常好,所有的瓦片和木结构都被青铜浇灌覆盖,显得格外坚固。塔内弥漫着一股古老的气息,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
“这里真是太神奇了。”宋弦月惊叹道,她是一名考古学家,对这种古老的遗迹充满了敬畏。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惊叹。
赵绥和徐嫣走在前面,带领着众人继续探索。
他们很快到达了古塔的顶层,是一个小小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几座佛像。佛像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蘑菇,仿佛是某种有机生物。
“这些佛像可能是用人的皮肉制成的。”赵绥捣鼓了一会儿,皱着眉头说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但众人听了都感到一阵寒意。
“怎么可能?”宋弦月惊呼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赵绥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确定,只是根据这些蘑菇的生长情况推测。
徐嫣则不停地往上跳,试图将他们进入的地方补好。随着她的动作,房间里瞬间一片漆黑。众人只能打开手电筒,继续探索。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硫磺的味道,宋弦月心说这个塔虽然不深,但可能连通着深入地底的缝隙,这些味道应该是岩层深处的地气。
“大家小心,这里可能有危险。”徐嫣提醒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严肃。
众人点了点头,紧紧跟在赵绥和徐嫣身后。
当他们踏入塔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层嫩黄色的青苔。它像一层柔软的地毯,覆盖在塔内的地板上,走上去滑滑的,却并不让人感到害怕。
宋弦月拿起手电筒,照向那层青苔,发现它竟然能反射出他们的倒影。那倒影在灯光下微微晃动,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他们沿着塔内的楼梯向上走去,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宋弦月的手电筒在塔内四处扫动,终于照到了那幅古老的牌匾。牌匾上的金漆已经剥落,只剩下“三十三重天”几个字。
宋弦月心中一震,她知道这一定有着特殊的含义。
“各位,就不想知道这三十三重天是什么意思?”宋弦月轻声问道。她的声音在塔内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三十三重天,显然是佛教用语。”宋弦月开始解释,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神秘和兴奋,“据《正法念处经》载,此三十三天有着各自的名称和意义。每一重天都有它独特的存在。”其他人并没有围了过来,听着她的讲述。
他们的眼中也没有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就好像感受不到这座塔的神秘气息。
“一者名曰住善法堂天,二者名住峰天……”宋弦月继续说道,她的声音在塔内回荡,仿佛在召唤着那些古老的神灵。
“三十三者。名清净天。”宋弦月的声音戛然而止,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弦月,你说这塔是不是和那些传说中的三十三重天有关?”赵绥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我不知道。”宋弦月摇了摇头,“但我觉得,我们可能已经踏上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他们继续向上走去,每一步都像是在穿越时空。塔内的空气似乎也变得越来越神秘,仿佛每一寸空间都藏着古老的秘密。
据《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载,此三十三天之名为:“一者名曰住善法堂天。二者名住峰天。三者名住山顶天。四者名善见城天。五者名钵私地天。六者名住俱家天俱家者山名也。七者名杂殿天。八者名住欢喜园天。九者名光明天。十者名波利耶多树园天。十一者。名险岸天。十二者。名住杂险岸天。十三者。名住摩尼藏天。十四者。名旋行地天。十五者。名金殿天。十六者。名鬘影处天。十七者。名住柔软地天。十八者。名杂庄严天。十九者。名如意地天。二十者。名微细行天。二十一者。名歌音喜乐天。二十二者。名威德轮天。二十三者。名月行天。二十四者。名阎摩娑罗天。二十五者。名速行天。二十六者。名影照天。二十七者。名智慧行天。二十八者。名众分天。二十九者。名住轮天。三十者。名上行天。三十一者。名威德颜天。三十二者。名威德焰轮天。三十三者。名清净天。”
天(天王),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为婆罗门教的创世神)、帝释天(原为雷雨神兼战神)、多闻天、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共33天。
所以,三十三重也应指下面怛利天中的三十三城。
佛教有六重天:是指佛家的欲界的六欲天。生命以欲为因,轮回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而地狱,恶鬼,畜牲,人道都是欲界天的六欲天:
1、四王天:此天为欲界六天的第一层、与人间最近的一层。为四天王所管辖。
2、怛利天:此天在四王天之上,为六欲天的第二层,在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当中有一天城是帝释的居所。总数是三十三城,所以又叫三十三天。
3、夜摩天:这是六欲天的第三层。夜摩的意思是时分,就是说此天时时刻刻都快乐。
4、兜率天:六欲天的第四层。此天为受乐知足而生喜足之心。
5、乐变化天:这是六欲天的第五层。此处众生以神通力变化妙乐而自娱自乐。
6、他化自在天:六欲天第六层。这里的众生夺他人所变化的妙乐自娱;此天不劳而获、为害正法。所以是天魔天。
以上六层天是由在人间行善多少所积福德而得报所生。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流传着无数关于仙佛的传说,其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那三十三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