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沐语录 第109章

作者:末晞晞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11-15 16:31:13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当朋友不仅仅是朋友了,你就要把他角色化——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孩子的父母亲,又是父母的孩子;既是工作中的职员和同事,又是家庭中的支柱。我们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我们扮演着各种各祥的生活角色,而且这些角色往往会出现重叠,比如当我们和别人是朋友时,同时也可能也上下级关系,是同事关系,是恋人关系,或者是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关系。那么在扮演这些不同角色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去衡量友情和这些角色化的关系呢?实际上,理清这一层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往往影响深远。

办公室里的友情可能会让你在工作中举步维艰——都说职场如战场,职场生存环境往往也是凶险万分,正因为如此,面我们常常希望可以在职场中结交更多的朋友,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彼此之间可以通过密切的合作来有效增强生存机会。但实际上呢,办公室中似乎并不适合交朋友,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合作的需要,却没有看到同事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而且这种竞争往往比较激烈,比较隐秘。可以说,当你和同事结交朋友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虽然交朋友应该不问出身和职业,应该摒弃那些陈旧的限制,不过友情应该更加纯粹一些,但是在办公室中,想要做到纯粹却很难。在这些明争暗斗之中,即便是你最信任的人也常常包藏祸心,而这不得不让人心生防备。所以,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来说,应当谨防办公室友情所带来的伤害,平时最好还是保持纯粹的合作关系或者竞争关系,只要保持同事正常的相处就行了。毕竞职场中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水比较深,贸然和别人结成朋友关系,这样只会让自己受到伤害,只会对个人的工作和前途造成负面影响。

朋友之间的恋爱不靠谱,友情往往会破坏爱情——事实上,朋友和爱人这两个角色往往很难统一在一起,毕竟这种多重化的角色往往会将原有的单一关系搞复杂,而且朋友之间太过熟悉,彼此之间已经习惯了那种无拘无束的交往方式。一且打破这种模式,两个人的关系也许会发生破裂,会变得更加不稳固。所以,最好还是不要从朋友中挑选另一半,否则两个人真的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当朋友成为合伙人时,利益可能会让你们反目成仇。

和上下级的人交朋友,往往因为月季而彼此带来伤害——都说朋友相交,贵在交心,因此可以不在乎贫富之差,不在乎地位高下,不在乎职业之分,但这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在很多时候,朋友还是要讲求门当户对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交际范围往往和他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息息相关。可以说,社会地位通常会成为友情的障碍,而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种障碍的存在,从而尽量避免触碰雷区和禁区。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职场上比较敏感的关系,因为双方有地位上的差别,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不同位置上,可以说它是牢牢遵循组织制度和组织内部的管理体系的种社会关系,也是所有人都应当遵循的种法则。而友情的出现很可能会干扰这些制度的公正性,会影响管理,从而导致整个组织出现混乱,而且由于友情的干扰,上下级之间的朋友关系容易因为利益、权力而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最终会给朋友之间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在寻找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慎交自己的上级或者下属,毕竟这样的关系往往剪不断理还乱,你越是执着,就越有可能因为这种地位的落差而摔得鼻青脸肿。

当异性朋友过分亲密时,你的生活很容易遭到破坏。

朋友之间的竞争会让你陷入两难的境地——朋友之间不仅仅是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形友之间也会出现竞争,双方也会站到对立面。比如说同事之间会发生的竞争,朋友在一起参加比赛时也会相互竞争,学习过程中,好朋友也会相互对比和竞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目标,都会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也都需要去把握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总是会出现激烈的竞争。

而当朋友从合作走向竞争对立的时候,作为朋友的你又该如何应对呢?你又该如何协调友情和竞争的关系呢?

尽管我们常常会说朋友归朋友,竞争归竞争,即便是再要好的朋友,在竞争的场合下,也还是要掰掰手腕的。这种立场鲜明、原则明确的方法的态度是很有必要的,不过真正做到公私分明的人恐怕不多。毕竟在竞争中很多人为了不想伤害朋友,往往会刻意留一手,或者是表现得心不在焉。你越是犹像,越是想得更多,那么反而越是容易受到伤害。

进行自我防备,别让“损友”带你入歧途——

生活中有好朋友,但是也会有一些损友甚至是坏朋友,他们不仅无法给你支持,无法成为你的左膀右臂,无法帮助你得到捉高,反而会处处给你增加麻烦,反而会处处与你为难,让你感到痛苦。对于这样的朋友,我们一定要识破他们虚伪的表象,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成备之心,防止被对方算计和利用,防止成为不良友情的牺牲品。

朋友的话全信了,那你就成为了别人的棋子——

俗话说:“逄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我们在对待朋友的时候也是一样,不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候要懂得隐藏,不能将自己全身心地暴露给对方。同理,对方也会这样对你,即便是再好的朋友,他在和你交流的时候,也免不了掩饰,因此你在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留心,不能完全相信对方的话,而应该适当进行保留。

“不轻易听信人言”,这是自我保护的一个基本原则,几乎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告诚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当有人来家里的敲门的时候,不要被对方的话所迷惑,等等。这些告诚体现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贯的谨慎态度。

不过,在朋友之间,很多人可能会放松警惕,无论对方说些什么,自己都会照单全收,都会-字不漏地听完。却不知道如果这个朋友别有用心和企图,如果这个朋友心怀不轨,那么你的信任将会为自己招来祸患。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我对于朋友的信任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我愿意朋友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我愿相信对方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我愿意相信他们,可实际上他们本身也做不到那样完美,所以我们的信任必须也要适当打折,那些无条件的信任只会让我们抹黑‘朋友’这两个字。”在雨果看来,一个真正懂得交朋友的人是不会毫无顾忌地相信朋友的话的,他应该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如果连这些也做不到的话,那么反而会对自己、对友情造成伤害。

有人说:“和陌生人说话的最高境界就是三分真话,三分假话,三分空话,一分闲话。”而当你作为一个倾听者的时候,对于别人的话则要“听三分、想三分、去三分、忘一分”,这样你才不会被朋友伤害,才不会成为友情的牺牲品。做人要对朋友真诚,但是也要注意防备那些坏朋友,需要懂得自我保护,这样才是与人交往的不二法则,你要是全部相信了,就可能落人朋友的陷阱。

如果不保持沉默,你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世界是由一大堆的废话和语言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抢夺话语权,喜欢用更多的语言来装饰自己的博学,来装饰自己的身份。但事实上话说得越多,也错得越多,我们很有可能会在说话的时候得罪别人,或者被人抓住把柄。所以叙利亚作家帕布利乌斯.塞勒斯自嘲道:“我经常懊悔自己多说话,却很少懊悔自己的缄默。”

很显然,少说话是减少犯错并保持交流优势的一种技巧,而适当保持沉默是确保我们落人语言陷阱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话语权。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认为真正明智的人是不会多嘴多舌,借以显示自己高明和博学的,他们也不会口无遮拦地泄露自己的秘密。而那些多嘴多舌的人喜欢表现自己,往往非常愚笨,他们想方设法地通过交谈来表现自己的才智,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可结果常常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最后为自己招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中国向来就有“言多必失“的千古明训和金玉良言,一般来说,话不在多而在精,多说往往无益,很多人该说的时候不说,不该说的时候却像机关枪-样怎么也止不住,结果常常祸从口出。俗话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有时候说多了反而会贻笑大方,会被人抓住把柄,成为祸患的根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