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朋友的纷争,你将成为那个最受伤的人——正因为如此,一般都不愿意去管别人的事情,就是因为担心自己的社心好意不被人讨好,最后落得个好心当成驴肝肺的下场。所以,你最好还是当一个旁观者,让矛盾双方自己去解决分歧和纷争,让朋友自己去面对问题,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这个疙瘩是他们自己系起来的,那么就要他们自己去解开这个结,你要是伸手去解,只会困住自己的手脚,或者让这个结越来越大。
卡耐基曾经说过:“当一个朋友和另一个朋友出现争执的时候,你不要强行介人,也不要过多地评价谁对谁错,因为这个时候错的只能是你、而且你需要-一个人去承担这个错。”因此,我们在处理朋友纷争的时候,应该懂得让自己置身事外,一旦卷人其中,你可能会成为最受伤的那个人,而且朋友的矛盾也并不是你一个人可以调解得了的。
不懂得说“不”的人,往往会被人推入火坑——
好朋友的定义是什么?好朋友都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准?关于这些问题,相信多数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好朋友一定是来者不柜的,你提出的任何想法和要求,他都会尽量帮你达到。这就是很多人心目中对于“好朋友”的定义,而这种定义显示出我们对于朋友、对于友情认知上的一些误解或不足。
做人要懂得说“不”,即便是面对最亲密的朋友,你也要有基本的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要有自我控制的意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可以帮忙解决,可是对于朋友的一些无理要求,你要懂得及时拒绝,更要防止被朋友的一些“坏主意”所误导。我们不应该对朋友言听计从,更不能受到友情的蛊感,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地听从和照办。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勇敢地拒绝朋友,要懂得及时说“不”,我们应该坚守自己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首先,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一个人可以犯错,但是绝对不能去挑战律法的底线,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朋友的想法触犯了法律,或者需要承担一些法律上的责任,那么你最好还是断然拒绝,否则你会被对方拉下水。而像这些违法乱纪的朋友也必定不是什么好人,你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其次,要有道德意识,人活着都有道德感和羞耻心,都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很高的道德意识。如果你的朋友让你做的事有违道德,那么你一旦答应下来,很有可能会让自己身败名裂。与其这样,还不如尽早拒绝,防止承受道德压力。
再次,不做违反原则性的事情,也就是说,你所做的事情应该符合心目中的一个基本原则,要符合你一贯的办事风格。只要这些请求违反了原则,那么你就要坚决说“不”,如果视而不见或者网开一面的话,那么你下一次还会破坏原则,而这往往会让你滋生一些腐败思想,对个人的名誉造成很大的影响。
最后,当朋友不断地向你提出各种各样的请求时,你要懂得拒绝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很多人喜欢将朋友当成提款机来对待,有事没事就喜欢让朋友帮忙,就喜欢向朋友拿东西,这原本是证明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的一个重要方式,可实际上你很容易被人利用,很可能成为那个被剥削的可怜虫,等到你没有利用价值了,对方很可能一脚将你踹开。
事实上,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扶持是维护友情的一个重要方,不过朋友的帮忙并不是无条件的,并不是没有限制和底线的,在某些特定时刻,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需要理智地看待友情,需要理智地看待生活中的那些“小忙”,有时候,就算是小忙我们很可能也帮不起,所以最好还是保持克制,需要懂得说“不”,以免被人推入火坑。
不要和朋友一起占小便宜,否则吃大亏的永远是你——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喜欢贪小便宜的朋友,这些朋友还乐于同我们一起分享,希望和我们并肩作战,起去占便宜。面对这样的好事,也许很多人都得于朋友情面而不好意思拒绝,而且也往抵制不了那些利益的诱惑,最终愿意和对方一起携手。
可是面对这样的朋友,我们不应该感到庆幸,而是要感到恐惧,因为且对方邀请你,一旦对方决定和你一起分享那些小便宜,那么很有可能会在暗地里算计你。贪小便宜的人往往比较小气,不愿意付出,因此他期待自己所做的一切最好都是无本买卖,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在很多时候,他并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战利品”。如果对方主动提出分享的请求,无非有两种可能:第一,你也在作案现场,并且发现了他的秘密,了解了他的动机,为了降低风险,他只能同意分你一杯羹,以此来堵住你的嘴。其次,占小便宜的人一个人无法完成这项工作,他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因此会邀请你前往协助。
而在这出“共进退”的朋友大戏中,你更需要保持谨慎了,你要明白对方首先是一个贪婪的人,然后才是你的朋友,这一点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对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所谓的分享,所谓的朋友之情,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幌子,目的就是为了在取利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自己的风险。可以说,这样的人在贪小便宜的时候,便开始算计你了,你可能一开始会尝到甜头,但是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要吃大亏。
事实上,当对方愿意和你一起分享利益的时候,你很有可能正好中了对方的圈套,很有可能正好被对方所利用,最终成为了对方的猎物。这就像猎人和猎犬的关系一样,一开始你们会精诚合作,共同捕获猎物,也许对方会许诺你一块肉,会许诺给你几块骨头。可是当猎物被彻底消灭之后,你也许会成为对方的猎物,会面临“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结局。
其实很多朋友为了拉拢你下水,常常让你一起去“分赃”,人往往都有贪欲,当你分享到一些小便宜时,很可能会激发内心的贪欲,从而容易失去最基本的判断能力,最终一步步陷人到对方设定好的陷阱之中去,会成为对方所设的局中那颗最无辜的棋子,弄不好就要替对方背黑锅。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最终反而失去了更多的东西。所以做人还是要心存戒备,要看得更为长远一些,千万不能因小失大。即便是面对朋友的时候,也要保持足够的冷静和理性,也要懂得看清别人的动机,不要因为一时贪图小便宜,而忽略了背后隐藏的危机和风险。平时一-定要注意防备那些占小便宜的人,更不要主动和对方一起合作,因为当你与之合作的时候,往往也就埋下了被对方利用和出卖的隐患。
亲密也要有限度,靠得越近也就伤得越深——
说起好朋友,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好朋友就是无不相随、无话不说、无事不谈的亲密伙伴,我们会觉得朋友之间就应该亲密无间,就应该绝对的坦诚和透明。可事实上这种绝对的适明、绝对的坦诚、绝对的亲密往往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因为过分亲密往往会让这份感情失去弹性,双方可能会失去各自的自由,而且还很容易被对方伤害。
你对朋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愿意分享一些非常私密的事情,可是你的朋友很可能未必这么想,他也许会将你的“秘密”公之于众,也许会抓住你的把柄要挟你。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必要的谨慎,不能轻易就相信别人,更不能将自己完全暴露在朋友的目光下。为了避免自己后被朋友伤害,那么最好还是要做到留有余地,要懂得给自己留下一些私人空间。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刺猬效应”:当天气变得寒冷时,刺猬们往往会慢慢靠在一起相互取暖,可是由于浑身长刺,当它们彼此之间靠得太近时,身上的刺就会刺到对方,同时也被对方的刺伤到自己。这时候它们就本能地后退,接着再次慢慢靠近,被刺到后继续退后慢慢调整距离,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取暖,同时又不会让身上的刺刺到对方。
“刺猬效应”就是一一种正当的自我防御机制,我们不要总是将朋友想得完美无缺,不要总是死心塌地相信别人。其实,再完美的朋友,他的身上也是会带刺的。平时可能不会察觉到,可是一且你过分靠近对方,对方身上的缺陷很有可能被放大,你身上的缺点也同样会被放大,这个时候你的防御能力是最脆弱的,朋友身上的那根刺完全可以轻易地刺痛你,那么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有关人际交往的方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才能做到自我保护,这需要我们认真去摸索。中国山水画中有一种独特的技巧,叫做留白,所谓留白就是画家在作画时,通常不会将作品全部画满一整张纸,而是留下一定篇幅的空白,这样就能达到错落有致、篇幅和谐的效果,也能给人留下更多的审美想象空间。实际上,留白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画作的韵味,留下想象的空间。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不能为了维护关系而太过亲密,最好还是彼此都要懂得留出一段空白,这样才能使友情更丰满、更有味道,同时也可以保证友情的弹性。
所以,和朋友相处时,一定要懂得把握适度距离的原则,这既是对友情的一种保护,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因为当你和别人靠得越近时,自己就越是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只有而退让一步保持适度的距离,我们才会有更多缓冲的余地,才会有更多自主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