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一等国看着越国境内传回来的资料发现越国在大力发展国情,且有越来越好之势,两个国家纷纷给越国发来了国书,一为震慑二问原因三则恭喜,皇帝看到两个大国都前后脚的发来了国书,知道这个事情不好糊弄就把心腹大臣太子等都招来商议此事,大厅里众说纷纭。
“陛下,臣认为这件事情还当慎重,要是回不好可能引来两个国家征讨之嫌。”开口的是守旧派吴大人
“陛下,臣认为这是好事,我们一个又一个的事情推动着报纸,使之全国闻名更甚者周边都知道了,没道理两个一等国不知道,既然他们都知道了,问一问并没有什么,谁让人家强呢?那就把我们建立日报的初忠告诉他们也无妨,但是得要他们信不是,最主要的是取信他们才是关键。”这是个做实事的人说的,李大人
“卿家说得有理?还望众卿家快快想出好法子来?”皇帝很是看好这个臣子,这也是皇帝给太子留的当用之人
“阿爹不若把晏晏和几位大儒和老五老六都叫来一起在隔壁都议一议?”太子则觉得搞事人都不来,你们有个屁用。
皇帝点了头,“你去叫人悄悄的把他们接来,别让他们看见了,又吵吵。”
太子听了,点头称是,转身对身边的亲信说了几句话,那人就下去了,不过几息的时候又回转了,对太子点点头站好。
下面的大人们就开始喷了,你这个主意不行,他的也不行,你这是卖国……皇帝和太子就看着,时不时的出言调解一下,他们又接着开始打口水仗。
要接他们其时很好接的,两位王爷的府邸都隔得近,大儒们又都住在瑞王府只两辆车就都拉来了。
皇帝知道晏晏他们来了,也在隔壁听了一会了,借着更衣走到了隔壁去问策。
“阿翁,隔壁的大人们真的是你说的温文尔雅、饱读诗书、谦和有礼的人吗?会不会是你用词不当啊!”晏晏在隔壁听了一小会,不用耳朵贴着墙就像在耳边说话一样。
听晏晏这样说皇帝略显得有点尴尬,只好嘴上找点面子回来“他们平时不这样的,只是在议重要事情的时候呢?想要找到一个求同存异的时候才会稍微激动了点”
“哦,是这样吗?”晏晏歪着头想着
“那还好,我没有喜欢和别人吵架的习惯,要不然我得去找阿爹让他找人先让我把浮水学会了来,好怕我这么矮被他们的口水淹死了就不好了。”皇帝听得不是很认真没有笑起来,不过后面的几个大儒到是先笑了,黄老更是笑得开怀,这也就是她喜欢跟着晏晏到处走的一个好处,平时他是难得笑的,自从收了关门弟子那是笑声不断的。
她这话源自于刚才一位大人说另一位大人“你看看我前半身地上与你前半身地上有什么不同吗?”
那位大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问蒙了,半天没明白对方的意思,只见对方说“那就是我前半身是湿的,你前半身是干的,再让你说下去,我衣服就打湿了,来个穿得薄的显原形了来个矮的得学会浮水不可。”那位大人总算是听明白对方的意思了,被这话气得脸色涨得通红,字都说不完整了“你,你你”
皇帝也没管晏晏的话,就开始问几位大儒怎么看这个问题“几位大儒怎么看两个一等国发来的国书?”
“这无非就是一种试探,试探我们的目的?试探我们的底气?试探我们有没有什么计划?”眭老
“从我们这半月的论题来看,是往要强国的路线上走的?这个确是不好回答的。”董老
“晏晏你说?”黄老看都挺有想法的,看看小家伙怎么说。
“啊!问题跑到我这里来了,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呀?”晏晏也没有多想就直接开口了,皇帝听了没有理解到重点,问出口“什么叫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我每天都生活在阿爹和大家的眼皮子底下,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都分得很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都有个范围,你们心中都有数,我心中也有数,事情摊开了摆在台面上,不是我想骗阿爹和大家就能行的,想骗你们就得编谎言,一个谎言的接着一个谎言的编,且怕你们看出漏洞也怕你们不相信,这样太累。所以我从来就是想做什么了跟阿爹说,阿爹能同意了,就可以做不能同意了,我也没有能力办到,就只能等到我能做的时候再做。且我的信誉还是很高的,不怕你们查我。”晏晏想问题从自身出发,她这样一说,在场的都是聪明人,都知道晏晏的意思是阳谋,不怕我查,不怕你不信,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且我们把我们的目的告诉他们了,他们一定想要看我们的成果如何,若我们的成果喜人他们也在观望中想要效仿,却又没有我们做得好,到时候他们的国家乱了就不是我们的事情了。所以,我们虽然把我们的目的说了,也还得给他们挖连环坑,跳不跳是他们的事挖不挖是我们的事,挖多大,能达到什么效果那就看他们国人的能力了。”皇帝听到这里揉了揉晏晏头发,“你个小机灵鬼哟!什么点子都想得出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都用到这里来了,”皇帝很开心
“这个好,原本我们也只是按照一等国的国书来回文的,他们信最好,不信也不怕,信了更不怕,学了最好。一等国的国力虽强,但是势力更是复杂,各党相煎我们就能乘机松口气了。”董老听到这里,也觉得这个是最好的法子了,“以守为攻,攻防兼备,妙极。”
老五老六从一进来就冷眼看着,老五看得直抽冷气,这么一个小怪物,还好是他侄女,要放在那个一等国其他国都吃不消。
皇帝还听了其他人的看看,也觉得把国内的内乱写上,再写上目的就差不多了,内乱那个国家都有,只是看你怕不怕丢人,再加上现在国内大报小报不少,写什么的都有,越国日报就很能把话题吵起来。
皇帝这边主意有了,就回去找人执笔去了,凄凄哀哀把国内不稳、国民愚笨、到处都在搞事情的说了,办日报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人民能够都听我在说什么,不要听别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心往一处使,那就是让国民的生活好起来。
皇帝了了心事,这边雷世子也到达边城了,哎呀一片荒凉,就听先头部队的回报等等,听完了,都是一片帐篷,然后又稍微休息赶往边境去看边境外的情况,还是宣传到位,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三道拐峡谷里聚集了一万五千多人,听说其它边地的人还在往这边赶,与边将金肃了解了边民的具体情况,又与金将军一起去边民那边看了看,和那里的头儿商量了接下来的事情,最为重要的几点就是,一、承认你们所有人为越国子民,遵守越国国法。二、边民聚居地为淘金城(原倾幕城,黄沙一吹就像天上落下帷幕一样)提供居住、医师、技术、学堂、物资等基础建设,但是一部份免费其他的得你们自己花钱买,五年不交税。三、有事说事,决对不可以反叛否则从严处理。
雷世子带来了几名医师,先给一部分人把了脉知道了大致的情况,众人约定三天后来接人。几位头领筹集了一箱子的宝物交给雷世子,让他变卖了充作费用,雷世子也接受了,金银不多,各种宝石原料不少,狗头金倒是有几块。
原来就是一座城,房子本来就有,只是损坏的有些严重,只能先修修补补先住着,等城里人口稳定了,就要从新开始建设新城了,这个他们还在规划当中,争议有点大。
拟好的药方散出去,以最快的速度调周边城镇上能调到的药,远处也正在筹集当中,
原来城主府里的水井打得深和另外两口井都可以用,工匠们商最把城里原来的井都掏掏看,看能不能是因为风沙太大被掩埋了,掏一掏说不定有些可以用,这样能尽快解决用水问题,其次就是储水坑也挖了不少,就盼着天下雨了。
这些天的筹备,迎来了第一批边民,一家一家的登记、探脉、洗浴,整理行理,备用一套衣物洗出来暴晒、分领住处等,对于有病和没病的人的隔离。
伍百人左右为一批,三天为一批次,每三天都有将士送人过来,原有的人数都要三月才能处理完,可人数还再增加虽然不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手忙脚乱终于上手了,雷世子也在不断的要物资和人。一批一批的边民集中隔离三天后,再次诊脉没有什么问题了就投入到建设淘金城的队伍当中,小孩子则上午学字,下午撒草种,或是上午撒草种下午学字,再让经验老到的种地好手到附近转转,看看那里可以开垦明年开春就能种植出产了。
新庆府那边调过来的人也就位了,就开始宣传新城城规。边民识字的不多,会说汉话的不多官话就更少了。宣传受阻只能现编些顺口溜让大家把规矩记好,手把手的从最基础的生活方式开始教起,“卫生十答”也并行着。
1、喝水不可喝生水,要喝开水,且开水只能喝当天之水。“病从口入,只要管住嘴就能少生病”
2、入口之物须做到洗净、用物干净,发霉、发臭、变质、混污食物不可食用。“防病要从入口的食物开始。”
3、个人卫生要讲究:饭前饭后勤洗手、身体洁净病少有、勤换勤洗身边物病气不积沉疴少有、四时交替须注意、心胸开阔病少理。
4、四时勤练身体好,戒赌、节欲、戒贪、戒怒、戒邪、戒妄、戒嗔、戒恨、戒痴、戒怨,随缘、随遇、随喜、随常、随时、随安、随性、随意、随兴、随心。十好十不好,凭予君抉择。
5、不居恶山、恶水,不积房前、屋后、室内垃圾成堆,易生病气。
6、早出早归顺时而为,顺应天时少生病。
7、蚊虫叮咬及时医,毒虫毒草离远些。
8、小病小痛莫酿大病大痛。
9、传染病理掩口鼻,易传染物要深埋。
10、蔬物、谷物和肉物不可多食亦不可少食,三者平均是为长寿之道。
日报上的宣传还是很到位的,各方人员都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物资一批一批的送过来,都知道陛下在边境内新迁了人口去原来的无人城里建设新城,每天都在更新新城里的变化。
如:《我的淘金城医务支援时光》今天淘金城第一批边民入住,先诊脉、沐浴、三天隔离,分男女入住,真的是一群很淳朴、善良的人,小孩子看人就脸红有趣极了,就是物资匮乏真想给她颗糖果吃啊。
……
第三十七天今天大家集体听指挥全部到地里去开荒,就是为了在明年春天来临之季能种上粮种,让这里的生活步入正轨、安居乐业,看完了他们一起开荒的卖力劲,我得去检查隔离人的身体情况了,明天在写。
周边几国都知道了三不管地带的流民都被越国接收了,有的开心有的则在沉思,开心的是路上再也不会有人过来打劫他们了,虽然还是有沙匪但那不是不可以避免的。沉思的则是在想越国的目的何在?
两个一等国又发来了国书,这次皇帝不用问晏晏都知道怎么回了,大致内容是:因为自己二十年前错失爱妃,一时不查没能知道自己当时最小的儿子出生,孩子的生母当时正在于吾生气于道馆清修,所以从未想过通知吾这事,二十几年后方才得知还有此一子,幸喜万分,想要福泽天下,恰爱孙女在外游历归家说自己认识的朋友无家可归很是遗憾,也不能通信延续友情,随问明原由原来是血脉混杂无人承认他们的国籍,恰好边境三道拐内有一城镇因为二十年前的战争已无人居住,城内人民逃难出国境后无法回归,想着终究是本国血脉不若施恩到他们身上也是一样,便上发《归家言》下令边将接收有本国血脉的边民回归故国,国力弱小银钱吃紧,只好像天下民众寻求兼济边民,因此在越国日报上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现在也还一天只能吃两顿黑面糊口,上国国力强大不知可否兼济一二,吾与吾的子民定与上国陛下供奉长生牌位以谢上国陛下厚赐。
两个一等国在接到越国的国书后,前后看了几遍曰:厚颜无耻,还想要用我们的银钱去给他养边民,简直可笑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