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知时节 第67章 淘金城获宝

作者:必须要带伞的人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15 16:46:34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等到皇帝一行人带着风沙来到淘金城时,就刚做下歇息了一下脚,就被雷世子悄悄的给接到城主府里面去了。

这些日子雷世子接到密信知道皇帝要来,人都吓出一身汗来,所有防务又暗中外松内紧,还去信给三弟注意边关的一切风吹草动,并且随时接收小十传回来的信,务毕慎之又慎。皇帝在这里的消息是怎样都不可以外露一点点的。

“小犟牛,你把我接到这里来,与其说是保护不如说是昭示,你可知道你这一动作,有心人迟早也是会猜到的。”皇帝看着眼前人昔日的好友之子现在的臣子,脾气是一点都没变。

“那不然叔你说怎么办呀!我总不能让您住在那鱼龙混杂的地方吧!”雷世子一听皇帝的称呼也知道得小心又小心了,一个字眼子都不能露。

“小犟牛啊!你都说了鱼龙混杂了,我怎么就不能住了。你倒好,不由纷说的就把我们接来这里了,你看你这房前屋后的哪里都是人,那不是光头脑袋上放虱子明摆着的事吗?”用兵之到皇帝也懂,就看个人怎么用了,用得好自然无事。说实在的,皇帝对边关与对朝堂一样的熟,所以皇帝不怕,三道峡这里有天然的屏障,前有天山中有三道峡后还有边关三十万将士,他们要不服就来战。

“小犟牛快去把人撤了,”雷世子听着皇帝这样说也知道自己过于冒失了,反倒失了用兵者的大忌,想一想也是,所以叹了声气走了,又下去布置去了。

“阿翁啊,雷叔叔的小名叫小犟牛吗?”晏晏初一听到‘小犟牛这个小名的时候都想笑一笑的,不过忍住了,实在是太好笑了。

“哦,不是,这是我给取的,小时候这小子实在是太犟了,只怕他爹和我还有老师,所以我就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小犟牛,别人可不敢这样叫,他能跟着你走一天,就为了不让你叫他。你说犟不犟吧!”皇帝还没有把话说完整,当时是发生了一件捧腹大笑的事情的。只是不好在晏晏这些小辈的面前提罢了。

用完了晚膳终于把皇帝的身份定下来了,还是用焯王的吧!焯王是皇帝的堂弟,也就是焯王的爹在皇帝的爹在朝的时候做出了挽救国朝的事情,所以破例封了亲王爵,但他们并不是一个爹生的,只算是一个阿翁,所以关系算起来还是比较远的,但是呢?现在的皇帝励精图治也并不怕焯王真的有想法,但是呢?这代的焯王还是听了他爹死前的话好好跟着皇帝就能保一世富贵,所以现在的焯王也一直跟着皇帝干,皇帝外出打仗的时候就是焯王在内主政的。但是文官就是有点不好,那就是身心用得太过就容易亏空了身边,焯王完成了皇帝的嘱托等着皇帝还朝后就病倒了,此后常年在外养病,好在养得急时十年后身体才恢复平常状态。皇帝也一直派得有一位太医随身给焯王养身体,上次皇帝大寿还回来了的,之后就又回去了,所以皇帝用焯王的身份一点不怕别人认出来,实在是焯王近二十年时间内都少有出来走动,就算出去也不用他焯王的身份。但是朝野上下只要知道焯王的人都知道这人不可得罪,且也知道焯王不是没有手段的人,能让皇帝在外打仗时放心把朝野交给他摄政的人,不可能不是狠角色。

所以依照当时雷国公和焯王的关系叫叔,一点问题都没有,并且因为雷世子的一通紧张的操作已经被有心察觉,还不如再更大光明的把身份显出来。城主府里全都通报了一遍叫皇帝焯王,并且小心的提点了二十年前焯王的可怕,这也是为了让他们把这个话传出去才这样做的。在商议完后雷世子送皇帝去住的院子,在路上还演了出戏,焯王也是会在有时候叫雷世子小犟子的。“小犟子,你看你,我一个在野的人,不过是出来带着小辈们见识见识世面,你看你小提大做,都快把我供起来了,虽然你小时候没少被我们这些个老家伙收拾,但也不要怕,我现在是动不了你了,轮到你了吗?小心你的师兄们收拾你的孩子们。哈哈哈”

雷世子躬着身子点头称是“是是是,弟子这不是见识过您当年的风采,怕不长眼睛的人把您给冲撞了吗?有他们在弟子不也能放心点吗?”

“你小子,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行了,你走吧!真是一点都没有变,还这么犟,看着眼睛痛,快走吧!”于是雷世子在皇帝的嫌弃声里站在了院子外面,看着皇帝进去了之后就转身走了。第二天皇帝就大张齐鼓的带着孙子孙女儿还有大儒们就出去逛街去了,所谓一动不如一静,即然动过了,就动得再明显点,反正别人也想不到一个真皇帝真的能这么不怕死的在边城里到处晃荡。

淘金城是在原城的旧址上扩建的,原城内城做为民用,外城做为贸易用。战时外城战斗,内城补给和驻守。外城四周五至十米内全部种上荆棘,采用的是双层回字形设计,出入全靠东西城门,北门是军用门,非战及换防不得开门。

外城主要是牲口生意和车队生意,非特批手令大宗买卖或是车队不入内城,内城主要是生活用品、商店及居住居多。且为了城防安全考虑,民用生活须要的是安静、干净,淘金城是重建新城得安定。

雷世子在皇帝原来的侍卫的基础上增加了六个对本地非常熟悉的人,作为向导和交涉,主要是这里人的官话还不是说得太好有的可能都不会说,各个夷族人都有自己的语言和禁忌,可不能因为你们就让好不容易平和的城市再起波澜。且这六个人皇帝也认识几个,俞江、俞峰、雷击言、雷击远、江龙、林承云,他们六人中只有一人不知道皇帝的真实身份,所以雷世子特特的交待过了,在外皇孙就叫叔爷,雷击言、雷击远关系远点,但为了减少麻烦还是跟着叫叔爷,江龙就叫老爷就可以了。这样上有雷家人开道,下有江龙、俞峰从中斡旋,可保皇帝在淘金城里畅通无阻。

所以皇帝问过后就先去了东市转转,异域风情的店铺一个夹着一个反倒是文化气息少了很多,战备城市随时准备用兵,所以主街道都很宽两辆马车并行都没有问题。后街能行一辆马车平时都不会有马车通行,就让很多租不起铺面的人,在后面摆摊贩卖。皇帝看了看前街没什么看的,就跑到后街上转悠,他们这样的一群人到那里都让人注目何况还有六个穿军事医学院的军院赤玄衣的人,本来后街摆摊的人都是没钱的人才行成的,后来外城里有人开着店面发现还可以把东西拿到这里来卖,也自己摆起来,如此就更热闹了。

要说后街里摆的东西也不比店里面的差,一般人会怕,但是在淘金城里真没有人敢的,如果敢在淘金城里闹事、打架、斗殴的人一次将永远逐出淘金城和越国境内,这也是一条铁律,所以这里小偷小摸都少见,乞丐就更不要说了不允许。城里有专门的可以收容他们的地方,所以只要你肯做事,就一定能有吃的。

淘金城外所有的土地归淘金城所有,统一的种植、按工分配、按劳所得,你要是在现有的地里种得好收得多,你分配得也多,其他时间你也可做点别的事情,反正夷民们都有手艺,还可以去沙漠里找宝贝或是去外城里做工都可以,反正住在淘金城里饿不着还有医,何况还有书读这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了。

内城皇帝逛了几天就去外城里转了转,就连比较臭的牲口买卖都去看过了,马匹、骆驼、羊听说就连狼有时候都有卖的,东城是大宗车队买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前街商铺后街仓库,西城就全是牲口棚了。

城里巡完了又去外面地里看了看,秋收正是农忙的时候,可是外面确没有多少粮食,风大沙质土地好东西都种不了,只能种些别的去换。

皇帝蹲下来手抓了一把地上的沙子,沙子就自己从指缝里悄悄的溜走了。关内的地不管什么地伸手抓一把都抓得牢牢的,那里是现在这样呢?皇帝抓着沙看着眼前的沙土,把手里的沙扬了出去,抬步就走了。

跟着皇帝来的大儒们皇孙们看着眼前成片成片的黄沙,也是愁得不得了,这要是沃土该多好,就能养活好几城的人了。

寻常人家的孩子到地头就能玩泥巴,这里呢?连泥巴长什么样都没见过,长得也瘦瘦巴巴的。

秋收冬藏时街上的人是比平时少很多的,以前来往做生意的都不少,现在就更少了。

皇帝让人弄了几车沙放在院子里,天天摆弄着,就是想将沙子变成土,可是想了好些办法都不行,什么往里放糥米粉呀、面粉呀、掺杂些树叶、滕根呀加水像和面一样的!放什么都没有用依然散沙一片,弄到最后倒把自己气得吭哧吭哧的,把那一堆沙子放在了一旁,这几天再没有理会过,皇帝弄这些的时候也没有避着人,全都在一边看着,晏晏几个小的还一起帮忙了。总之都带着希冀和期许却是没有办成,全是一片苦瓜脸。

要说在淘金城里什么生意一定能做,那就是种子和树种,雷世子他们也在为试验田的事伤脑筋,从他们初到淘金城开始,就从来没有停过这事,就连农事上很是有见的司农司里的人都请到淘金城里也没有多少起色。外债欠得不是一般的多,那那都是。

现在晏晏每天都做一件事,那就是每天都往之前试验的沙里倒一碗水,水一入沙一会儿就不见了。不一会石板上就渗出水来,晏晏自己也在旁边做了一个试验的,就是把不要的布一层隔一层的加到沙里,倒上水水没有之前流得快,但还是散沙。晏晏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没有避着人,其他人也都在看着,也都在思考这件事情。

晏晏他们来了一个月左右了,秋收也尽了尾声了,小孩子就没多少用处了,纷纷被大人给留在了城内,晏晏的小伙伴终于给她回信了。淘金城里瑞福居的掌柜亲自送来的。

淘金城中除了从关内迁入的流民就是匈奴人、鲜卑人、还有就是各个族群里不承认的混血,他们视为最低贱的存在。可是他们融入了淘金城后,除了之前说的外,就是不允许歧视任何人。这条也还在,因为当吃饱穿暖都成问题的时候谁还管那些有的没的。所以都还算听话,又因为最近半年内提倡通婚,能让乱后民心更加安定,反正城内生活条件就这样,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晏晏的小伙伴是鲜卑人,一群人又跟着晏晏到他们约定的地方见面,皇帝也了解了一下这个鲜卑族群,他们是一整族来投,之前全族住在沙漠的一个绿洲里,还算平和。因着年年水源都在缩减,他们也在找出路。后来沙匪把他们赶走了,他们就过上了四处流浪的生活,找来找去都没有满意的水源可供他们生活,打听来打听去都不如投入一国来得生活有温饱,正巧他们听到了越国的国书,他们的老族长就果断的举族来投。来之前也还是担心,像他们这样的人其实去那个国家也都是负担,就怕不收,所以老族长还让自己的长子带着几个勇士亲自带着老族长的书信前来,得到确切答案后,才动的身。答应给他们一族一块地方安置族人,并且保证不饿死他们一个人后,老族长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这一族人不少,接近一千人,晏晏的小朋友拓跋朔是一位骑术很好的姑娘。

皇帝也知道他们这群人去自己不带吃的,那别人就有可能要把他们近半月的口粮让给他们,所以他们带着礼物和吃的一起跟着晏晏过去了。当拓跋朔看着这一大群人时,表情都僵了,这么多人去吃,完了完了完了,心里一直在说,可看着他们手上还拿着礼物,心里又想,赚了赚了赚了,一如当初她看到晏晏就邀请她们一起回自己的族群一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