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来自五千年前 第22章 月壤

作者:鬼肉拌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01:19:19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党昊只是想想而已,他自然不会随便杀人。

要是真杀了李思思,那他之前不是白出手了?

况且就算被李思思知道了那天在珠峰上的人是他,也没办法证实。

既然她想看,就让她看好了。

因此,党昊直接忽略了李思思,将她当成了空气。

下午的课程,是参观航天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有点远,在FT区那边。

所以为了节省时间,闫菲安排大家自行前往博物馆,在博物馆集合。

党昊吃完饭后,和肖亚军他们宿舍一起出发,坐了一个小时的地铁,才赶到地方。

航天博物馆所在的位置,原本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这里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原名国防部五院,院长是钱学森。

BJ航天总医院,和BJ钱学森中学,就在博物馆的西侧。

航天博物馆的展厅一共有三层,党昊他们参观的主要是一层和二层。

闫菲提前到了博物馆,帮他们对接好了工作人员,全班集合后,就一起进了一层展厅。

进门后,首先看到的是古代航天探测展区,里面展示了一些古代天文观测仪器模型。

例如浑仪、纪限仪、象限仪等等。

其中浑仪是中国古代根据浑天说为基础,制造的天文观测仪器。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浑仪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了。

纪限仪就是所谓的六分仪,是清朝制作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

六分仪的原理是牛顿提出的,制作设计则是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完成的。

清朝的纪限仪,是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在康熙年间监制而成的。

在当时,那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之一。

至于象限仪…

看着模型中那个精致的铜铸仪器,党昊的心情有些复杂。

下方的资料显示,这个仪器,是用来测量天体地平高度的。

它可以用来测量太阳和行星的子午线高度,进而确定纬度、黄道倾斜角和观测地点的恒星坐标。

它还可以用来测量火炮在垂直平面内,90°范围内的倾斜角,校准火炮瞄准装置。

在当时航海时测量地球的纬度,还可以测量火炮的倾斜角。

它的用途,和六分仪如出一辙,属于六分仪的前身。

但党昊知道,它其实和浑仪一样,是由最早的星盘演变而来的。

而最早的星盘,则出自于党昊之手。

星盘是最早观测恒星和行星相对位置的工具,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可以调整旋转的圆盘,上面有活动星图,记录了特定天体的位置,例如北极星。

另外还有一根宽管,是测量的用具,用来观测角度,确定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

在四千多年前,党昊就是靠着一个木制的星盘,在各洲大陆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天文仪器的隔壁,是明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些火器模型。

比如“神火箭屏”,“一窝蜂”,“火龙出水”等等。

在火器展区的后方,有一座万户飞天的雕像,展示的是万户自制火箭升天的历史典故。

看着雕像的面孔,党昊对照记忆中的陶成道,却找不到丝毫相像之处。

他是见过陶正道的。

印象中,陶正道是个体型偏胖的中年男人,但脸上没什么胡子。

当时的朱元璋还没称帝,陶正道还叫陶广义。

那时的他,是浙江婺城的书院山长,喜欢钻研炼丹。

结果炼丹不成,反而在火器上研究出了些名堂。

于是在朱元璋下婺州时,他带着弟子向朱元璋献上了各种火器。

朱元璋大喜,封赏他为万户,赐名正道。

于是他也以陶正道自称了。

旁人则称呼他为万户大人。

不过党昊也只在朱元璋的帐中见过他一次,等再听到他的消息,就是他在身下绑着火箭,把自己炸死的传闻了。

说来也巧的是,他出事的前一段时间,党昊的失魂症还发作过一次,而且还是在浙江醒来的。

一路思索回忆,党昊走得缓慢。

身旁的同学们,则走马观花的看着两旁的中国航天历程。

这些图片和文字介绍,在网上都看得到,大家都没什么兴趣。

后续虽然还有东风系列导弹和各种导弹发射车,不过也都是些模型。

大致扫过去后,新生们就都跑到火箭大厅去了。

那里是展厅的重头戏,树立着全部系列的火箭模型,还有部分火箭原件,看上去颇为壮观。

而且在中央的展台上,还有移动模型和大屏幕,会现场模拟演示海南文昌火箭发射场的火箭发射。

从火箭离开仓库,到发射台和整个点火过程,都进行了全流程展示。

新生们看得起劲,纷纷捧场的欢呼着。

党昊也看得认真。

他这五千年来,虽然走遍了全球各处,可他却还没有去过太空。

对世界的探索,后辈们已经走在了他的前面。

火箭大厅的隔壁,是卫星展厅,陈列着各类型的卫星原件和模型。

展区的入口处还有盖章的地方,有喜欢做手账的新生,已经拿着自己的手账册,跑去盖章了。

不过更多的新生则都围着最后一个展区。

那里是一楼展区的核心。

神州四号的返回舱原件,就陈列在那里。

隔着玻璃,党昊也在看着里面的返回舱。

烧得浑身焦黑的返回舱,个头并不高,还不到一个人的高度。

如果是坐在这个舱体里,那党昊是打死都不会上太空的。

不过现今的商业航天已经发展得不错了。

等他挣够了钱,倒是可以上太空转转。

但前提是得先恢复永生状态。

不然万一出点事,那就得不偿失了。

逛完一楼展厅,党昊直接上了二楼。

二楼的区域就比较小了,只有一楼的三分之一不到。

二楼展示的主要是近些年的航空航天成果。

比如嫦娥五号的模型,历代的新型航天材料,以及收集的航天碎片残骸等等。

其中还有一些航空航天领域的功勋人物简介,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物。

在功勋人物展示区里,还展示着一枚华丽的共和国勋章。

虽然只是个复制品,可新生们都围在展柜前,赞叹不已。

这可是全国最高荣誉勋章,迄今为止,也只有13个人被授予了这枚勋章。

不过党昊来到二楼后,注意力就完全被一个东西吸引过去了。

那是陈列在二楼展厅中央的一个小小的展柜。

展柜虽小,但却占据着最显眼的位置。

嵌在墙体里的展柜后方,亮着月球的背景图。

展柜中央,则是一个小展台,上方展示着一个树脂制作的标本。

标本里,有一片灰尘似的碎渣。

下方的铭牌上写着它的身份——月壤!

不知道为什么,党昊在看到它的第一瞬间,就完全被它吸引了注意力。

就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吸引力,牢牢的吸住了他的视线,完全挪不开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