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来自五千年前 第49章 王沐阳出现

作者:鬼肉拌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01:19:19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1945年开始,2008年重新启动,2027年彻底终止。

这三个时间点,也太明显了点。

1945年是党昊上一世死去的时间。

2008年是他这一世重生的时间。

2027年是他未来的死期。

如果只有一个时间点重合还好说,可三个时间点都对得上,这就有点太巧了。

难道说,这个亚当计划,是有人在广岛发现了他的尸体,对他展开研究的一个计划?

但2008年他已经重生,来到舟山福利院了,这个计划为什么还能重启?

这里对不上啊?

党昊在检阅分列式时,也一直在思索。

1945年他死去后,为什么会在2008年重生?

这几十年里,发生了什么?

他为什么死在了广岛,但重生后是在舟山的近海?

这些他重生后就存在的问题,又再次摆在了他面前。

兜兜转转,他居然又回到了原点。

之前的他,始终没有找到眉目。

但现在,他总算有了些线索。

也就是这个所谓的亚当计划。

于是,在下午的迎新晚会表演过程中,党昊一直在搜索着亚当计划的相关内容。

可惜他搜来搜去,却始终一无所获。

在未来世界,小白找到的亚当计划信息,大都是2053年后出现的。

只有实验室被焚毁的消息,是2027年的。

在那之前,相关信息都被封锁了,网上根本搜不到。

从未来得到的信息来看,目前亚当计划的核心是那个亚当实验室,位于波多黎各岛的某处海底。

可这个条件太宽泛了点。

波多黎各岛虽然是几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听起来不大。

但却是个常住人口超过300万,被分为7个州的地区。

它的陆地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都快赶上TJ市那么大了,海域面积更大。

想要在这样一片区域中寻找一个秘密的实验室,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且亚当计划相关的信息被严密封锁,他都搜不到,就说明一定处于被监护的状态中。

监护者大概率是中情局。

这也代表着,如果他试图在当地搜集相关的情报,很可能会引起中情局的警惕和怀疑。

有点棘手啊!

不过虽然棘手,但党昊却并没有灰心,反而被挑起了斗志。

他和中情局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15年他就和几个国外的黑客朋友一起合作,黑掉了中情局前局长的电子邮箱账户。

听起来好像天方夜谭,但没有哪个组织系统没有突破口,中情局也不例外。

他们所使用的手段,也不是电影中那样,用各种酷炫的网络攻击,破解密码。

而是先通过冒充电信公司员工,从其他员工处获取该局长的个人信息,比如银行信用卡后四位数字,备用手机号码,AOL账户等等。

然后再利用这些信息,联系AOL公司,佯装无法登陆账户,然后回答了一些安全问题,就成功重置了密码,登陆了邮箱。

这是很基础的电信诈骗手段,但在当年,连中情局局长都中招了。

但要想在一片九千平方公里的群岛中,寻找一个秘密实验室,这些小儿科手段就不起作用了。

这种考验硬实力的任务,就得动真格的才行。

当晚,党昊就联系了一个灰市朋友,购买了一些硬件设备,给自己配备了一台工作站。

这些设备都是经过改装的二手设备,篡改了序列号,移除了内置的麦克风、摄像头、蓝牙模块,基本无法追踪来源,安全性很高。

在等待到货的几天时间里,他每天晚上都会在红色念星中研究AI助手的模型。

未来世界的AI助手,要比现实中各种AI大模型都要好用得多。

单说搜索资料的精准程度上,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要想找到那个实验室,党昊打算全面梳理整个波多黎各岛的公共信息,尝试用市政公用事业数据,还有卫星地图影像信息来分析判断,找出一些可能的区域,再进行细致性的排查。

这种级别的数据,如果靠他人力排查,估计几个月都看不完。

他需要一个专业的情报分析师,来承担这部分的工作。

但他也不可能找其他人帮忙,只能利用AI了。

在这几天里,李思思也没闲着,每天晚上都在红色念星中,苦学精准治疗方法。

这项由她自己所研发的技术,对于此时的她来说,却像是天书一般,学得无比艰难。

那些疗法在提出当年,都是最前沿的技术。

她目前只是个刚进校园的大一新生,想要看懂,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呢?

好在有党昊的指点,再加上AI助手的辅助,帮她列出了需要掌握的前置知识点,她才终于一点点入了门。

但她不知道的是,党昊对这项技术的了解,并不比她多多少。

只不过党思昊的资料库中有很多视频,记录了她早期研究这项技术时的经历。

她现在所苦恼的问题,未来的她都经历过,也找到了解决方法。

党昊只是把这些解决方法原封不动的转告给了她而已。

得益于晚上的学习,大一正式的授课开始后,党昊和李思思都迅速进入了状态。

学院实行的是基础教学 轮流教学法。

除了必修的专业课之外,还安排了四个科研中心的各个研究室教授,轮流给新生们上课,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

这是大一阶段的基础培养,和兴趣分析阶段。

到了大二,新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更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二次选择。

党昊两人忙着学习,李耀先那边也在马不停蹄的实行着党昊的计划。

他已经和北大基金会达成了意向,捐款第一时间就到位了。

基金会那边也在他的敦促下,为实验室选好了址,同时也下单购买了设备。

北大各个科研楼里,就有不少空的实验室。

只要设备一到位,实验室马上就能投入运行。

李耀先比谁都急,他计划在10月中旬,就让实验室开始启用。

不过按照党昊的预估,能在10月底前启用,就已经很不错了。

有些事,急也急不得。

就像他让李耀先派人去了福建泉州那边,寻找辜鸿铭的后人,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用的文字资料。

前去的人找到的文字资料中,却没有党昊想要的西夏文书。

党昊很清楚,如果那份文书是未来的他自己写的,那肯定会有他留给自己的重要信息。

可惜过去了太久,那份西夏文书已经失踪了。

至于还存不存在,谁也不知道,他也只能慢慢寻找。

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西夏文书虽然没找到,但党昊却有了新的发现。

轮流教学的第七天,学院安排的讲师,是来自钙信号与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

他的名字,叫做王沐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