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明刚走出门,就差点和一个戴着酒瓶底眼镜的同学撞到。
“诶?你回来了?”
朱继明认识他,回头给党昊介绍:“这是孔仲祥,历史系的,也是咱们宿舍的。”
党昊到宿舍时,就注意到左边靠窗的铺位已经铺好了。
下面的书桌上堆满了书,还有个眼镜盒,显然就是这位孔仲祥的铺位。
孔仲祥目测上千度的近视眼镜,将他的眼睛缩小了一圈。
配合他瘦高的个头,格外长,并且前倾的脖子,让他看上去有点像戏曲里的龟丞相。
“孔仲祥是名门之后呢!”
朱继明笑呵呵的介绍:“他是山东曲阜人,是正儿八经的孔子后代。”
孔仲祥显然有些得意于这个身份,但表面依然维持淡定,推了推眼镜,向党昊点了点头:“你好。”
党昊打量着他的面容,和记忆中的那位孔丘对照,却丝毫找不到相似的迹象。
他记忆里的孔丘,是个国字脸的大汉,一顿能吃三斤粟米饭,可没有这么瘦弱。
“孔子后代不是在湾湾吗?”
党昊笑着问了句。
自北宋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首任衍圣公之后,就一直实行世袭罔替的爵位继承制度。
最后一代衍圣公是孔德成,他26年回国后,还去看过他。
那时候的孔德成才六岁,后来被带去了湾湾,当了吉祥物。
他那一支的血脉还在湾湾繁衍生息。
孔仲祥被问到了关键,表情明显的一僵,有些尴尬的咳了下,才解释:“我是旁系,曲阜孔氏。”
“哦。”
党昊笑着点头恭维:“旁系也算是孔氏血脉的,的确是名门之后啊!”
衍圣公的旁系家族也是按照字辈传承的。
明代以前是孔家人自己定,后来朱元璋登基后,专门钦定了10个字的字辈。
后来到了崇祯,又钦定了10个字,乾隆又钦定了10个字。
孔德成出生那会儿,他爹孔令贻又续定了20个字,交由北洋政府批准,布告全国。
凡是孔氏家族的子孙,都要按照字辈取名。
从孔令贻开始的字辈是: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其中并没有仲字,由此可见孔仲祥说自己是旁氏,说服力显然不够。
不过党昊心中清楚,却没有说出来。
这种事没必要较真。
他的恭维明显让孔仲祥的表情缓和了许多,脸上也多出了些笑容。
“你们干嘛去?”
“我们去吃饭。”
朱继明邀请:“你吃了吗?要不要一起?”
“好啊!”
孔仲祥欣然应允,回屋拿了充电宝,就一同出了门。
家园餐厅离他们的宿舍楼稍微有点远,好在校园里有共享单车,还是很方便的。
已经是午餐饭点了,餐厅里坐满了人。
孔仲祥昨天就来了,已经办好了饭卡。
看到人这么多,朱继明就提议:“孔子哥,你有饭卡,就帮我们打下饭呗?等我们办好饭卡,再请你吃。”
但孔仲祥闻言,犹豫了下,却表示:“现在人这么多,排队得排好久,要不我先带你们去办饭卡吧,办完回来,说不定人就少了。”
朱继明没什么主意,扭头看向党昊。
党昊笑着看了眼孔仲祥,点了点头:“可以。”
食堂有自助圈存机,可以用工行卡充值。
但报道高峰期,圈存机前也排着长队。
但来都来了,他们还是排进了队伍里。
看着前方几十号人的队伍,孔仲祥陪他们站了会儿,时不时的回头看向餐厅大堂,有些犹豫。
五千年为人,绝大多数人的心思,党昊一眼就看得懂。
见状,他开口提议:“孔仲祥,你要不先去打饭吧,顺便帮我们占个位置。”
孔仲祥早有此意,只是不好意思开口。
听他这么一说,心中一喜,顺势借坡下驴:“就是,人太多了,万一待会儿过去没位置就糟了。
那我先去占位置,你们办好饭卡过来找我啊!”
说罢,他就快步离开了。
虽然只是初见,但党昊已经看清了这两位舍友的性格。
孔仲祥喜欢撑面子,心眼也有点小。
朱继明性格直爽,不拘小节。
如果让孔仲祥陪着他们在这等到底,以孔仲祥的性格,心中就会有怨气,相当于给宿舍关系埋刺,将来总有发泄的一天。
他找借口让孔仲祥先走,既可以提前消解矛盾,又可以实际缩短吃饭时间,一举两得。
朱继明没有想太多,他的注意力都在食堂窗口的方向。
“我刚刚看到闽菜窗口了,居然有沙茶面,也不知道正宗不正宗。”
刚刚一路过来,党昊也看了各个窗口里的菜式。
作为全国最顶尖的学府,北大的食堂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各个窗口分门别类,不光有八大菜系,还有西域菜,日韩料理,各种面食,品种繁多。
“据说农大的食堂更厉害,又便宜又好吃,咱们有空去吃吃看吧?”
每个胖子都是吃货,朱继明更是吃货中的行家。
排队无聊,他随口就和党昊聊起了八大菜系各自的代表菜,以及自己喜欢吃的美食。
党昊静静听着,时不时像捧哏似的应两声,面带笑意。
口腹之欲也向来是他的主要爱好之一。
论起饮食文化的发展变迁,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
中餐的菜系之分,是最近百八十年的事。
再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按照宫廷菜,官府菜,酒楼菜,民间小吃来划分的。
以口味和做法来划分,也只是以长江南北划分南菜和北菜。
唐以前的菜,就更分不出派系了,做法也很简单。
以现代的标准来看,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可言。
说起做法之复杂,调味之精妙,现代中餐绝对可以吊打以前的饮食生态。
古代餐饮唯一的优势,也就只有食材的丰富性了。
现代餐饮的技术含量的确很高,各种香料调味料的运用,也创造出了千变万化的口味。
不过绝大多数的菜,用的还是常见食材,脱离不出五谷六畜的范畴。
而在没有动物保护法的古代,只要是能吃的,都属于食物的范畴。
单说食物种类丰富程度,这一点全世界都没人是党昊的对手。
凡是世界上存在的动物,不论是保护动物,还是已经灭绝的动物,他都吃过。
他在逐鹿之战之后的一段时间,曾经想要寻找世界的尽头,于是步行走遍了七大洲。
等他回到中原,已经是禹朝时期了。
他将自己的游记记录成册,其中一部分流传了下来。
那部分游记内容,被后世人起了个名字,称为《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