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采纳陈普计策,当即调兵遣将。
英布率部袭扰秦军正面,龙且领精锐奔袭章邯粮道,项梁与刘邦项羽亲率主力驰援东阿。
章邯连胜之下早已轻敌,料定新败的联军不敢反扑,西侧粮道竟未派重兵布防。
待龙且骑兵如惊雷般杀至,秦军粮营瞬间火光冲天,粮草尽焚。
与此同时,项梁大军对着东阿发起猛攻,田荣残部见状开城杀出,两军交相呼应。
秦军腹背受敌,又无粮草支撑,加之久战之下早已疲惫不堪,围攻之下大军瞬间崩溃,章邯率残部仓皇西逃。
联军乘胜追击至定陶,章邯退守城中,引黄河水环城筑垒,城防固若金汤。
项梁见强攻难克,遂令刘邦、项羽合兵南下,直取濮阳。
濮阳乃中原重镇,城高池深,秦军守将亦是沙场老将。
刘邦、项羽昼夜强攻旬日,损兵折将却始终难越雷池一步。
“濮阳固若金汤,短时间难以取下,若是等到秦军支援,我军必败……”
大帐内,刘邦正与项羽商议对策。
见两人愁眉姿态,陈普知道这时候抢功的时候到了。
于是出列请战:“沛公、项将军,濮阳久攻不下,耗损士气,某愿领一军,必能拿下此城!”
项羽大喜,“你要多少人马?”
陈麒答道:“一千精锐轻骑足矣。”
“荒谬!”帐内一楚将斥道,“我等数万大军尚攻不下,你一千人如何成事?”
项羽亦皱眉:“濮阳城防坚固,轻骑无攻城器械,何以破城?”
刘邦摆手笑道:“项老弟莫急,陈麒用兵素来出奇制胜,丰邑之战他便以七百人力挽狂澜,且信他一回!”
项羽虽有疑虑,但信任刘邦,便应允道:“好!便给你一千轻骑,若败,军法从事!”
次日天明,陈麒率部出营,却未往定陶城下而去,反倒策马向西,直奔雍丘。
项羽立在营门望见,怒拍栏杆:“他这是要去哪?莫非怯战避敌?”
刘邦觉得自己弟弟此举有些熟悉,凝神思索片刻,忽然抚掌大笑:
“我知贤弟用意了!他这是围魏救赵,早日曾以此计助我攻下胡陵、方臾二城!如今故技重施也!”
项羽惊疑不定,“如此奇谋,真的可行?”
身后,执戟郎韩信眼睛一亮,心中暗暗钦佩,
“不愧是兄长,竟然能想出如此妙计,佩服……”
……
陈麒带着一千骑兵,直接攻向雍丘。
他有十足的把握,拿下此城。
这座城池的守将,正是李斯的长子李由。
此时李斯已遭赵高构陷,打入天牢生死未卜,李由内外交困,早已心神不宁,城中防务也日渐松懈。
且其对秦忠心,已经动摇。
正是知道这些,才选择雍丘作为突破口。
陈麒率军兵临城下,立马阵前高声喊话:“三川郡守李由何在?出来一叙!”
城头上,李由高声道:“我与反贼无话可讲!只有死战!”
很好,只要你在城头,那就简单了!
陈麒最怕的,就是李由这个话事人不在前线。
当下叫来军中一个喊话的大喇叭兵,“李郡守听着!当今二世昏庸,赵高奸佞,你父李丞相已被诬陷致死,宗族尽遭株连!”
“反贼休要胡言!我父李斯全心报国,怎会被杀!”
城上李由浑身一震,脸色煞白。
他近日虽听闻父亲出事,却不知已遭横祸,此刻听闻真相,心如乱麻。
陈麒听李由声音颤抖,便知自己言语奏效。
于是又让喇叭喊话,“秦朝气数已尽,你何苦为暴政殉葬?若肯归降,沛公与项将军必保你性命,更能许你安黎民之职!”
李由声音渐弱,“我李家世代事秦,你休要再费口舌……”
陈麒听出李由已经摇摆,只需要最后一击,于是朗声道:
“我军已破定陶,某奉沛公之命为先锋,特来劝降!”
“若你执意顽抗,片刻后大军压境,城破之日,满城百姓皆要为你陪葬!”
李由与父不同素来仁德,听闻定陶已破,又见城下兵锋锐利,以为义军真已拿下重镇,心中防线彻底崩塌。
“胡亥负我,我不负民!”
他长叹一声,下令开城投降。
陈麒不费一兵一卒,轻取雍丘。
当日午后,陈普带着李由返回定陶城下。
联军将士见他竟擒了李由,无不震惊。
李由是什么人!秦相李斯之子,三川郡守!
此人竟然能被活着抓回来,而且投降了!?
这是何等辩术和智谋,能做到如此地步?
刘邦、项羽听闻,直接出营外迎接。
项羽直接深鞠一躬,“请问陈将军,雍丘既破,濮阳如何取下?”
陈麒笑道:“请李郡守上城喊话,濮阳可破!”
众将皆惊:“李由乃秦臣,怎会帮我等劝降?若他登城反戈,反增变数!”
陈麒笃定道:“李斯为秦鞠躬尽瘁,却落得身死族灭下场,李由早已对秦心寒。他既降我,必不愿再为秦卖命!”
于是对李由直言劝降计划。
李由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被陈麒诓骗。
但是如今已经献城,是诛九族大罪。
事已至此,只能追随联军,于是入城说服守将。
守将本就是李由旧部,见郡守来劝,当即下令开城。
此役,陈麒先献奇策破章邯,再以一千轻骑一日连下雍丘、濮阳两城,加之此前丰邑、沛县之功,“兵神”之名迅速传遍楚军。
军中更传他能掐会算、料事如神,连项羽都感叹:
“陈麒之智,万人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