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汉地,王宫。

“贤弟,入蜀以来诸事安定,今日便论功行赏,我欲拜你为丞相,封万户侯,辖蜀郡赋税!”

刘邦言辞恳切拉住陈麒的手。

陈麒躬身推辞,“大王不可,如今我军初入巴蜀,将士们本就因远离故土而士气低落,若此时论功行赏、安享富贵。”

“众人必会以为大王已无意东出关中,届时军心涣散,再难凝聚。”

自己想要封侯,但是现在真不是时候。

一旦刘邦在自己这里开了个口子,其余功臣封不封?

封的话,三郡有多少地盘可以给出去。

大家都有地盘,安逸了。

那这天下,还夺不夺?

“贤弟所言极是!”

刘邦猛然惊醒,心中暗叹陈麒思虑深远,不为荣华富贵遮蔽。

“那丞相之位,非贤弟莫属,朝中无人能及你的威望!”

“大王差矣。”

陈麒再度拱手,“统筹内政、安抚百姓、调度粮草,我远不及萧何。”

“萧兄入咸阳时独取户籍舆图,入蜀后又轻徭薄赋,深得民心,丞相之位,唯有萧兄能担!”

刘邦望着陈麒坦荡的神色,心中感动不已:“我的好贤弟!你一直以来有功不抢,举贤荐能,这般胸襟,天下还有谁人能做到?”

次日,汉王诏令颁布。

拜萧何为丞相,总领汉中一切内务大权。

拜陈麒为太尉,掌全军兵权,统辖征伐、治军练兵,位列三公。

诏令一出,朝野震动。

要知“太尉”一职自战国末期便多为空设,掌天下兵权的重职,向来是君王亲掌,极少授予臣子。

这是何等的信任与功勋,才配授予如此大任!

可转念一想将军的功绩,从起义之处到入主汉中,战功赫赫威震三军。

桩桩件件皆关乎存亡,担得起太尉之职,也只有陈麒一人。

……

几个月后,太尉府,内室暖阁。

“夫人,你受累了……”

陈麒安抚好妻子吴柔,看向身旁的刚降生的男婴。

小宝宝裹在锦缎襁褓中,闭着眼睛摸索着世界。

“唔,真乖。”

陈麒将其抱起,眉眼间满是初为人父的欣喜。

一旁的下人看的都愣住了,自己家那在战场上杀伐果决、神色一向沉稳的太尉,此刻眉眼间满是慈爱。

“大人!汉王与王后亲自登门探望!”门外的下人脚步匆匆,声音里藏不住的震惊与激动。

寻常臣子家中添丁,能得君王赐份贺礼已是天大的恩宠,如今汉王与王后一同亲赴府邸,这份殊荣,放眼天下,再无第二份。

吴柔刚生产完不久,身子尚虚弱要挣扎起身行礼,却被快步走进来的吕雉一把按住。

“弟妹快躺着,可别乱动。”

她轻轻拍了拍吴柔的手背,转头对着陈麒和随后进来的刘邦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嗔怪,

“你们这两个大男人,杵在这里碍事儿。我跟弟妹说些姐妹话,你们去外间吧!”

刘邦哈哈一笑,拉着陈麒便往外走:“听王后的,咱们爷们确实不懂这些闺阁里的事。”

外厅。

陈麒抱着抱着孩子要行礼,刘邦却一把扶住他,笑道:“你我兄弟,繁文缛节全免了!”

说着挥了挥手,身后侍从便抬着四口大箱进来,打开一看,满是黄金珠宝、珍稀绸缎。

“我知你不图财宝,但今天陈家诞子是你的大喜日子,是我这个做大哥的头等喜事,这些东西,你必须收下!”

“多谢大王厚赐。”

陈麒心中暖意涌动,让下人抬去府库。

刘邦凑到襁褓前,看着婴儿粉嫩的小脸,愈发欢喜,“这么俊的小子,可有起好名字了?”

陈麒摇头:“刚出生不久,还未定下。”

刘邦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期许道:“我看这孩子,名叫‘陈随’,字‘承麒’如何?”

他解释道:“盼其承袭贤弟的智勇胆识,日后成为我大汉的栋梁之材!”

陈麒感动道:“臣代犬子,谢王上隆恩!”

……

又过三月,王宫内。

萧何手持竹简,躬身禀报巴蜀内政近况。

“大王,近期推行的轻徭薄赋、劝农兴修之策,疏通都江堰支流灌溉蜀地良田,又组织军民开垦汉中荒田。”

“今春大获丰收,府库已囤积粮草三百万石,足够十万大军三年之用!”

末了,萧何道:“民心归附粮草充足,臣以为,入主关中的时机,已然成熟!”

刘邦并未立刻应允,反而转头问向侍立一旁的夏侯婴:“太尉那边可有动静?”

他身为汉王,不便频频造访臣府,

只能让身为太仆的夏侯婴时常探问。

夏侯婴摇了摇头:“闭门谢客,在家和老婆带孩子呢。”

刘邦重重叹了口气:“难道贤弟真就安于太尉之位,忘了当初共击项羽的盟约?”

并非自己疑心重,而是陈麒自从诞子之后,便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不上朝不参政,连军中要务,也都是分给曹参周勃灌婴等人。

这等态度,简直就是破罐子破摔。

当初入关前答应自己击败项羽的陈麒,到底去哪里了?

就在刘邦闷闷不乐之际,内侍匆匆来报:

“启禀大王,陈太尉觐见,身后还跟着一位年轻人!”

刘邦眼前一亮,“赶紧召见。”

殿门开启,陈麒身着朝服,稳步走入,

身后韩信,跟着陈麒步伐,踏步从容。

心中此刻,已经是兴奋不已。

他来到巴蜀才知,陈麒已经位列三公,高居太尉之职。

自己的兄长身居如此高位,自己抱负还能施展不出来吗!

刘邦快步走下丹陛,一把攥住陈麒的手,“贤弟!为兄等你这一天,等得好苦!”

陈麒笑道:“我在府中,一直等待时机,如今时机至矣。”

刘邦问:“什么时机。”

陈麒推出韩信,道:“萧丞相能帮兄长治理天下,韩信能为您打下天下。”

刘邦疑惑,“这人能打过项羽?”

韩信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朗朗:“大王,论个人勇武,霸王天下无敌,信自愧不如。”

话音刚落,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自信神色,“但若论统兵作战,排兵布阵,便是十个项羽也未必是我对手!”

殿内瞬间死寂,萧何、夏侯婴等众臣皆面露惊色。

你可以说项羽狂傲,但他确实是盖世将才。

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以三万楚军大破王离二十万秦军,章邯、司马欣等秦之名将尽败其手,

这般盖世功勋,竟被这无名小子视作无物!

要不是看在是陈太傅引荐的人份,夏侯婴早就想把韩信轰出去了。

刘邦却来了兴致,这一句十个项羽不如我,吸引了他的兴趣。

还没来得及问,韩信便先开口:

“请问大王,如今跟您争天下的是不是项羽?”

刘邦点头,“是。”

“那大王以为,您在勇猛、实力、威望之上,与项羽相比如何?”

这话问得极为冒犯,殿上曹参、周勃等将领顿时怒目而视。

不过陈麒目光扫过,微微点头。

众将这才沉下气来。

刘邦倒显得很平静,他略微沉吟,坦然道:“都不如他。”

“大王所言极是。”

韩信非但没有收敛,反而笑了起来。

方才他是为了试探刘邦气量,陈麒兄长曾言汉王胸怀天下,能容逆耳之言,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刘邦受到嘲讽丝毫不生气,反而对陈麒笑道:“贤弟,你带的这位先生倒有几分意思,不过我帐中已有郦食其那般伶牙俐齿的狂士了。”

陈麒道:“韩信,在汉王面前,尽展你的胸中丘壑吧。”

韩信开门见山道:“我曾经为项羽效力,他的优点很明显,缺点更明显,弱点我也一清二楚……”

他侃侃而谈,为刘邦详细阐述他的观点,这就是著名的《汉中对》。

“说得好!”

刘邦啧啧称赞,拉住陈麒的手赞叹,“太尉为孤寻得天下之大才啊!”

随后,他又问了一个问题:

“三秦王虎视眈眈,孤要如何发兵出关呢?”

韩信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是子房临行前给的锦囊,写了出关的计策。”

陈麒适时他展开锦囊,只见锦缎上题着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