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哥!”仪琳望见宋清渊的身影,欣喜地迎上前来,含笑见礼。
“原是自家人,得罪了……”女飞贼趋步上前,将钱袋奉还仪琳。
仪琳望望女飞贼,又瞧瞧宋清渊,未再多言,只默然收回钱袋。
酒楼雅阁。
宋清渊点了一席佳肴。
仪琳察觉这位宋大哥心细如发,特意为她备下几道素馔,悉数置于她面前。
宋清渊问及女飞贼近年境况,女飞贼答曰不甚如意。
近年来衡山派整肃街巷,严禁在衡山地界行乞,声称有损门派清誉。
那些孩童只得暗中乞食,若被衡山弟子发觉,难免遭拳脚相向。
宋清渊为女飞贼指点明路:何不创立丐帮堂口?
当今天下乞丐众多,此乃天然人力,若能善加统筹,谋生并非难事。
乞丐遍布四海,恰似天生耳目,纵是京城重地,亦难免乞儿踪迹。
如今虽已有丐帮,规模却不大,统领之人武艺平平。
或可取而代之,将丐帮发扬光大。
女飞贼闻听此言,眸中顿时流光溢彩。
宋清渊取出数卷武功秘籍递予女飞贼,嘱她先行栽培心腹。
创立丐帮绝非易事,亦非朝夕可成。
宋清渊有意令日月神教暗中扶持。
女飞贼捧着秘籍与宋清渊所赠银两,一时感动难言。
仪琳目送那女飞贼三步一回首消失在熙攘人潮中,终是按捺不住询问缘由。
得知其抚养众多孤儿,仪琳轻诵佛号暗叹。
要说这江湖门派尚存仁心的,大抵唯有华山派与恒山派。
是故无论华山、恒山,皆清贫如洗,门下弟子亦为数不多。
膳后,二人沿街信步,恰遇定逸师太……仪琳的授业恩师。
仪琳欢步趋前,简略引见宋清渊,又述及途中见闻。
定逸师太对宋清渊初观颇佳,然觉其面容似曾相识,苦思不得缘由,遂不再深究。
恒山派诸位师太虽心怀慈悲,却皆固守陈规,宋清渊不欲与她们过多纠缠。
此间既难获多少本源点,反易惹来无谓纷扰,实属不智。
自古尼姑庵前是非多,还是敬而远之为上。
自然,世间亦有专好此道者,犹记某朝那位尼姑出身的武氏……某个版本的尼姑武则天,实在叫人销魂!
辞别定逸,宋清渊返归群玉苑途中,遥见一青衫道人正在踢打店伙。
原是衡山弟子,大抵因收取例银不顺,遂以武催逼。
宋清渊信手一招,地上石子应声入手,屈指轻弹间,飞石破空,将那衡山弟子重创吐血。
那人负伤踉跄而去。
【挫败衡山派弟子强收保护费,小幅改变命运轨迹,获得10本源点!】
【暗中创立丐帮,改变天下格局,获得240本源点!】
【本源点:8500】
【利息:20】
此时迎面走来一位道长。
年岁已长,内力精深。
宋清渊一眼认出,此正是原著中的天门道人。
天门道人出场寥寥,除嵩山会盟外未曾与人单独交手。
宋清渊对此人印象颇深。
天门道人,泰山派掌门。
始终坚决反对左冷禅并派之谋。
论辈分尚在玉矶子、玉音子等宿老之下。
其人性如烈火,刚正不阿,然应变之能稍欠。
嵩山大会上中其师叔玉矶子激将法,亮出掌门铁剑反被夺去。
后遭青海一枭以诡招暗算受辱,愤激之下竟自绝经脉冲破穴道,奋力击杀敌酋,终致经脉尽断而亡。
“以暗器伤人,非君子所为,阁下此举,未免有失光明。”天门道人踱步而出,目视宋清渊沉声道。
“方才衡山弟子欺压百姓时不见你主持公道,此刻倒来质问我,这是何道理?”宋清渊负手而立。
天门道人一时语塞。
他确是不愿开罪衡山派,方才未便插手。
但见此子暗器伤人,终究忍不住出面训诫。
“此地乃衡山辖境,衡山派护佑乡里,收取例银合情合理。”天门道人正色道。
宋清渊轻笑,遥指巷口蜷缩的乞丐:“这便是所谓的护佑乡里?”
天门道人咬紧牙关:“好个牙尖嘴利的小辈。”
“谁人划定此地归衡山管辖?莫非谁拳头硬,便可自称地盘主人?”宋清渊再问。
“狂妄小辈,今日定要教你知晓礼数!”天门道人骤然拔剑出鞘。
狂风卷过长街,枯叶在青石上刮出金戈之声。
天门道人青袍鼓荡,手中“岱宗”古剑破空而起,剑尖震颤似层峦叠嶂,正是泰山绝学“十八盘”。
剑势渐起如云海倾覆,森然剑气笼罩三丈方圆。
宋清渊玄衣轻振,腰间软剑应声出鞘。
但见紫电裂空,首式“春雷破蛰”直贯云海,剑尖后发先至,精准点中岱宗剑七寸之处。
天门道人腕间剧震未消,次式“雷震九霄”已携风雷之势迫近眉睫。
电光石火间,宋清渊左手屈指轻弹,百年寒铁所铸的岱宗剑应声而断。
断刃旋转没入青砖时,惊蛰剑尖正轻抵在天门道人喉前三寸。
“可懂得这个道理了?”宋清渊收剑入鞘,玄衣下摆拂过断刃,“我强,故我在理,这便是江湖规矩,你可认同?”
天门道人面庞涨若重枣,五指紧攥半截断剑,指节白胜初雪。
喉间几番滚动,终将翻涌气血强压下去。
宋清渊长笑一声踏风而去,唯留满地碎玉般的剑刃残片,在日晖下映照着天门道人剧烈起伏的胸膛。
“这分明是强词夺理!”良久,天门道人愤然顿足。
正道之人大抵如此……若占上风,便以拳剑论公道,若逢败绩,则斥对方恃强凌弱。
【击败天门道人,一定程度改变其命运轨迹,获得150本源点!】
【本源点:8650】
【利息:20】
明日便是刘正风金盆洗手大典之期,今日衡阳城内八方来客,熙攘非凡。
正道门派几尽遣使来贺。
衡山派身为五岳剑派砥柱,武林正道梁栋,江湖各派皆要赏几分颜面。
纵非掌门亲临,亦必派座下得意弟子前来观礼。
宋清渊方行不过百步,忽闻身后厉喝:“宋清渊纳命来!”
回首但见宁中则挺剑疾刺,青锋破空而至。
宋清渊并未驻足,身形飘然展动轻功,瞬息已在数丈之外。
宁中则纵使全力追赶,不过片刻已失其踪迹,唯见街角尘烟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