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实复在总务科时,突然接到了卜乐喀郭夫的电话,让他过去一趟。
冯实复不敢怠慢,以跑步的姿态,一路飞奔过去。
到卜乐喀郭夫办公室的时候,冯实复还故意装出一副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
“卜乐……监察官……,有什么吩咐吗?”
卜乐喀郭夫用日语说道:“这是特务机关第三课经济班的芝原平三郎。”
冯实复朝芝原平三郎鞠了一躬,用标准的日语说道:“芝原班长好,我是冯实复,有事尽管吩咐。”
冯实复与芝原平三郎都是特务机关的人,只不过他们很少打交道,毕竟冯实复是二课的,而经济班属于第三课。
但他知道芝原平三郎是个偏激、傲慢而且贪婪的人,经济班最重要的工作是搜刮物资,在这方面,芝原平三郎那是不遗余力,恨不得把上海的地皮都给刮走三尺。
日军占领租界后,当时码头各个仓库积存了满满的物资:
如桐油、皮油、生漆、杂粮、棉花、棉籽、药材、麻袋、五樯子、蓖麻子、锑矿砂、皮革、牛骨、猪鬃等货物。
这些都是日本国内急需之品,不论是中国官方的、中国商人的或别国洋行的,芝原平三郎下令,一律查封装船运回日本。
至于善后问题,则由特务机关办理,属于中国人的物资一律没收,属于外商或个别亲日中国商人的物资,由货主提出有力证据经特务机关认可后,按最低限价发给一点军用票补偿。
江海关因为早被日本人控制,江海关的物资,倒没有被强抢。
日本杀鸡取卵般的抢劫过后,很快发现上海的经济不行了,市场即将崩溃。
你什么东西都抢,谁还敢做生意?只有上海稳定,才能源源不断给日军供血。
如果上海经济崩溃,恐怕整个日本占领区都要完蛋。
在那之后,为了刺激经济,才慢慢让经济市场化。
“早就听说冯桑是大日本帝国的朋友,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芝原平三郎身着西装,个子不高,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着像个人,实则比吸人血的鬼还恶毒。
冯实复谦逊地说:“能成为大日本帝国的朋友,是我的最大荣誉,能为大日本帝国效力,是我的荣幸。”
虽然这些话听着恶心,但只要别人听着舒服,能促进自己的工作,再恶心也得说啊。
慷慨激昂的话,倒是能振奋人心,但必须在自己的主场,在这里说,只会死得快。
芝原平三郎说道:“根据情报,第三战区有一位采购员到了上海,请你注意,最近转口的货物,比如人造丝、白糖、卷烟纸、药品、棉纺线、布匹、杂货等货物的过关情况。如果数据过大,又是销往江浙一带,立刻向经济班汇报。”
冯实复应道:“嗨!关于第三战区的采购员,还有其他线索么?”
他突然想到了罗志恒说的第三战区采购员,也不知道那位到没到上海。听芝原平三郎的口气,好像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
芝原平三郎说道:“你只需要做好这些就行了。”
“是。”
冯实复明白了,芝原平三郎肯定有那位采购员的其他情报,只是不想告诉自己罢了。
日本人的疑心病重,这样的情报,最好是让对方主动送到他手里。
回去的时候,冯实复去了趟秘书科,把罗若雾叫出来,跟他叮嘱了此事。
所以有货物转口,都会在秘书科报备,让罗若雾关注此事,他能省好多心。
罗若雾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特别关注这些物资?”
他并不知道冯实复已经加入了军统,只知道冯实复对军统还是很有好感的,算是军统的运用人员。
冯实复低声说道:“据说,第三战区有个采购员到了上海,日本人怎么会让第三战区来上海采购物资呢?”
“是吗?”
罗若雾吓了一跳,他明白,这是冯实复故意要给自己传递情报。
冯实复走后,罗若雾马上请了假,去一趟华丰药店与罗志恒见了一面。
他们是“堂兄弟”,经常见面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第三战区需要的物资可以说是巨量,以国统区的后勤能力,无法满足第三战区的需求,只能冒险来上海采购。
哪怕是白天,罗志恒也不敢耽搁,他迅速将这个情报,报告给了重庆。
然而,重庆也不知道那个采购员的情况,只能把情报转给第三战区。
第三战区收到情报后,只给重庆回复了:谢谢。至于他们有没有通知上海的采购员,采取其他安保措施,那就不知道,也不关上海站的事了。
何采悠出去了一趟,她得购买生活用品。
回来的时候,她看到门口的信箱,有人用粉笔打了个“勾”。
她顿时心里一动,拿出钥匙,打开信箱,里面果然有封信。
这封信没有贴邮票,也没有盖邮戳,显然,这是人工投递的。此人,要么是她的交通员,要么就是她的上级:老三。
到家后,何采悠到二楼,先拉开窗帘的一角,观察着外面的情况,没有发现异常后,才开始看那封信。
这封信的字有些奇怪,虽然用的是仿宋体,但总感觉不顺眼。
看了一会,她突然明白了,这是用左手写的。
何采悠对自己这个上级非常好奇,到目前为止,她都没见过对方,为了接头,更是费尽了周折。
冯实复告诉何采悠,让她写一份详细的自述,放到门口的信箱里,并做好标记。
门口的信箱,是他们的联系方式之一,紧急情况下,朱司其会直接打电话。
特殊情况下,还会启用棋盘街东95号旁边巷子的死信箱。
对她今天的工作,朱司其也做了详细安排。
何采悠的主要任务是接收重庆的命令和指示,非必要电台不能发报。
如果发报,波长和呼号最多使用三次,而且每次的发报时间,绝对不能越过5分钟。
还有就是他们的联系暗号与暗语,虽然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见面,但必须考虑随时都会见面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