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冥河大道 第23章 殷商灭亡,士朝初立。

作者:作家仙尊叶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5 19:17:55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冥河体内本源世界,光阴荏苒,自商汤革命,放桀南巢,建立殷商,已不知又过去了多少元会。王朝鼎盛之时,君明臣贤,百姓安乐,武道仙道皆昌,四夷宾服。然天道循环,盛极而衰乃亘古不变之理。

殷商王位传至第三十一代君主——帝辛(后世称纣王)之时,王朝的气运已然显现出衰败之象。

初登基时,帝辛亦曾资质聪颖,力大无穷,颇有勇武,能徒手搏猛兽,且有开拓之志。然而,久居至尊之位,朝堂不泛阿谀奉承之徒,加之自身心性逐渐骄奢放纵,终究未能逃脱权力的腐蚀。

其性情愈发暴虐,听信谗言,诛杀贤臣(如比干),废黜忠良。其生活愈发奢靡,大兴土木,建造鹿台酒池,与宠妃玉玲珑(一位妖魅的女子)日夜嬉戏,荒废朝政。其统治愈发昏聩,横征暴敛,以满足其无穷无尽的欲望,致使民怨沸腾,诸侯离心。

内世界的人道气运因此蒙尘,怨气逐渐积累,天地间甚至隐有灾异显现。那高居火云洞的八位人道圣人(赵公明、三祖、三皇、禹)皆有所感,但碍于圣人不直接干涉王朝兴替的天条(冥河所定,维持世界平衡),只能叹息,并通过种种方式示警,然帝辛充耳不闻,甚至变本加厉。

与此同时,在西方,一个名为“士”的诸侯国正在悄然崛起。其首领轩敞(后追尊为士文王),仁德爱民,勤政修德,广施恩惠,礼贤下士,许多对殷商失望的贤能之士纷纷投奔,士国国力日渐强盛,成为天下诸侯向往的“西伯”。

轩敞暗中积蓄力量,推行仁政,更演化先天八卦(源自天皇蚩尤之道),推演天道,知殷商气数将尽。然其未及起兵便含恨而终。

其子轩逸(士武王),继承父志,雄才大略。他拜贤人姜尚(冥河某分身化身的化身的记名弟子)为军师,暗中联络各路诸侯,厉兵秣马,等待时机。

冥河于世界本源之处,冷眼旁观。他能看到殷商气运如风中残烛,帝辛已失人心,而士室仁德,气运正隆,更隐隐有凤凰鸣于岐山之异象。

“天命无常,惟德是辅。殷商失德,士室当兴。此乃人道自我更新之必然。”冥河并未干预,只是悄然调动世界法则,令殷商境内灾异稍增,士国境内风调雨顺,略微加速了这一进程。

时机终于成熟。帝辛的暴政达到了顶点,竟悍然杀害直言进谏的叔父比干,囚禁贤臣箕子,彻底沦为独夫民贼。

轩逸遂以“殷商无道,虐烝民于火,皇天震怒,天命革之”为由,在孟津大会诸侯,发表檄文,历数帝辛罪状,正式起兵伐纣!

士军与诸侯联军士气高昂,仁义之师,所向披靡。而殷商军队则士气低落,甚至前线多有倒戈者。

最终,两军决战于武当。

大战前夕,冥河意念微动,内世界法则自然倾向于代表“秩序”与“仁德”的士师,令殷商军中人心愈发涣散。

武当之战,士师大破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于鹿台自焚而亡。

轩逸率军进入朝歌,安抚殷商遗民,放牛马于华山之阳,放甲兵于府库,示天下不复用,彰显仁德。随后,他大会诸侯于镐京,登上天子之位,正式宣告士朝建立。

他追尊其父轩昌为文王,自称为武王。定都镐京分封功臣与先代后裔为诸侯,制定礼乐制度(融合了缁衣氏所传礼序精华),推行井田制,天下逐步归于安定。

士朝建立,万象更新。那因帝辛无道而蒙尘的人道气运再次变得清澈蓬勃,甚至更加凝练有序。天地灾异平息,重现祥和。

冥河感受着内世界人道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自我更替与净化,微微颔首。王朝兴替,犹如四季轮回,只要文明主体仍在前进,便无大碍。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士虽旧邦,其命维新。望尔等好自为之。”冥河的声音如同天道纶音,悄然响彻于新朝君臣的心间,既是警示,亦是勉励。

至此,内世界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士朝。而冥河本尊的注意力,也更多地投向了那正处在封神量劫漩涡中心的洪荒主世界。他麾下这支庞大的力量,是时候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正式登场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