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主世界,自天皇伏羲定八卦、正人伦,地皇神农尝百草、艺五谷,人皇轩辕平蚩尤、一统华夏之后,人族气运空前凝聚,文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然轩辕黄帝晚年乘龙飞升,前往火云洞清修后,人族共主之位空缺,部落联盟之势虽存,但中央权威稍显松弛,且民生教化、礼乐制度等诸多方面仍有完善空间。
天道感应,人族需有一位圣皇,承前启后,进一步完善社会制度,强化道德教化,使人族不仅武德充沛,更能文教昌明,内外兼修,真正奠定万世太平之基。此乃继三皇之后,第四位圣皇之使命,称“亚皇”、“德皇”。
此番天命,并未远求,而是应在了轩辕黄帝之孙,名曰高阳的身上。高阳自幼沉静渊深,富有谋略,通达而知事,明察而公允,十五岁便辅佐其叔父少昊(轩辕之子,曾短暂摄政)处理部落联盟事务,展现出非凡的治理才能。
血海冥河道场。冥河本尊感应天机,微微颔首:“三皇开基,四皇定制。此子高阳,可为德皇,主教化,定伦常。”
他并未再派三霄出动,因三皇之师缘法已足,过犹不及。此番,他意念微动,一缕混元道韵跨越虚空,悄然点化了一位一直在洪荒人间修行、与世无争却功德深厚的散仙——柏鉴(冥河的某一具分身化身的化身)。
柏鉴得此道韵点化,瞬间明悟自身使命与天机,遂前往高阳所在之地。
其时,高阳虽才华出众,然资历尚浅,部族中亦有不同声音。柏鉴于其梦中显现,授以“敬天法祖,修文偃武,教化万民,定分止争”十六字真言,并留下些许引导其完善历法、祭祀、人伦的启示。
高阳梦醒,豁然开朗,智慧大增,仿佛开了窍般。他依循梦中指引,开始推行一系列深得人心的政策:
·绝地天通:整顿原始宗教混乱,将沟通天神、祭祀祖先的权力收归专职的巫觋(后称“祝”、“宗”、“卜”、“史”)掌管,禁止民间滥祀,使人神不相扰,各得其序。此举强化了中央权威和宗教秩序。
·完善历法: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精确推算,定下更为精准的历法,更好地指导农时,并将重要节气与祭祀、政令相结合,使天道运行与人道活动紧密联系。
·制定人伦:大力推行并细化轩辕黄帝所定的婚嫁之礼,严格规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强制推行族外婚,促进了部落间的融合与血缘优化;明确长幼尊卑秩序,强化家庭和社会伦理。
·发展教化:命臣下创作《承云》之乐,模拟风云雷雨之声,调和阴阳,教化民众;推广结绳记事之外的更先进记事符号(为未来文字出现铺垫);倡导节俭,反对奢靡。
·抚远四方:对待周边部族,恩威并施,或抚或征,进一步拓展和巩固了人族的生存空间,使“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因其政绩卓著,德行高尚,天下归心,最终被各部落共同推举为人族共主,即位后号“高阳氏”,后世尊其“德皇”或“颛顼帝”
在其治理下,人族社会井井有条,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内部凝聚力空前增强,真正从部落联盟向早期国家形态又迈进了一大步。
待其功德圆满,柏鉴再次现身,点明其前缘与天命。颛顼帝遂效仿先祖,禅让位于贤能的侄子高辛(帝喾),而后功德金光绕体,亦得天道认可,虽未直接前往火云洞(或于火云洞旁另开道场),但其圣皇位格已定,永享人族祭祀。
冥河于血海之中,感受着因第四位圣皇完善制度、深化教化而再次增长并趋于稳定的人道气运,微微颔首。
“伏羲启智,神农养生,轩辕止戈,颛顼定序。四皇相继,人族根基已固,文明之树已然参天。”他知晓,至此,洪荒人族大兴的序幕已完美落下,接下来的“四帝”时代(如帝喾、尧、舜、禹等),将是更加精细化的治理与传承。
而与此同时,洪荒主世界的另一个重大事件——因天庭神位空缺、三教弟子犯戒而引发的封神劫运,其气息也愈发浓郁,已然开始与稳步发展的人道进程交织在一起。
冥河的注意力,正式转向了这场即将席卷玄门三教、西方教乃至整个洪荒修行界的巨大杀劫。他布局已久,如今手握内世界庞大势力与洪荒人族深厚气运,正是他在这场劫数中谋取最大利益,甚至主导局势的绝佳时机。洪荒的四皇治世时代圆满结束,一个风云激荡、仙神陨落如雨的新纪元,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