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冥河大道 第53章 三子成圣。

作者:作家仙尊叶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5 19:17:55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冥河内世界,时光荏苒,文明之火自“逍遥真文”与“符道”奠定基石后,已不知燃烧了多少亿万元会。那曾于“东士时期”百家争鸣的诸多思想流派,并未因王朝更替而湮灭,反而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中,不断吸收时代精华,深化理论,与修行之道结合,各自发展出了恢弘浩大、直指混元大道的完整体系。

儒家、无家(原道家)、量家(原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等诸多流派,其门人弟子皆以自身学说为修行根本,感悟天地法则,淬炼道心元神。无数惊才绝艳之辈涌现,将各自流派的思想推演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代表人物,修为皆已臻至混元金仙之境,于内世界称宗作祖,开创出传承万古的不朽道统。

然而,大道之争,犹在细微之处。虽同列混元金仙,然其对内世界文明演进、众生教化、法则完善的贡献程度,终究有了高下之分。此非战力之别,乃是思想深度、教化广度、与道契合度的差异。

这一日,冥河天道(本尊意志)于虚空显化,道音恢弘,传遍诸子百圣心间:“诸子论道,百圣争鸣,泽被万古,功德无量。然道无止境,今日当决思想之第一,教化之次第。贡献最大者,当得天道认可,圣位加身!”

此言一出,内世界所有混元金仙级的诸子先贤皆心生感应,知其时刻已至。他们并未现身争斗,而是各自将自身道果、所创学说、以及对内世界的无穷贡献,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化作一道道冲霄而起的思想光柱,与内世界天道共鸣!

刹那间,内世界仿佛被无数条色彩各异、却同样璀璨夺目的文明光带所笼罩:有中正平和、仁爱礼序的儒门白光;有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的无门清光;有兼爱非攻、务实创新的量门玄光;有法治严明、秩序井然的法家金光;有兵戈杀伐、奇正相合的兵家血光;有阴阳演变、五行生克的阴阳家太极光……诸光并起,照耀寰宇,共同构成了内世界文明最为辉煌壮丽的图景!

天道冥河冷漠而公正地评判着每一道思想光柱所蕴含的“重量”——其对文明延续的支撑、对众生心性的引导、对法则稳定的贡献、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潜力。

最终,三道光芒脱颖而出,最为炽盛,得到了天道最高程度的认可:

其一,儒家张子!其思想光柱恢弘博大,中正堂皇,强调“仁爱”、“礼序”、“忠恕”、“孝悌”,为内世界提供了最为稳定、最利于众生繁衍生息的伦理基础与社会秩序。无数元会以来,儒家思想已深深融入内世界人族(乃至部分异族)的血脉灵魂之中,成为维系文明不坠的第一基石。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更是培养了无数中流砥柱般的贤才能臣。其贡献,在于奠定了文明的根基与底色,为第一!

其二,无家无子!其思想光柱清静幽玄,直指本源,强调“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它提供了个体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长生久视的终极路径,极大地丰富了内世界的修行文明,并影响了无数修仙宗门、隐士高人的道路。其辩证思维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洞察,更是符道、丹道等诸多领域的重要源头。其贡献,在于提升了文明的高度与深度,为第二!

其三,量家量子!其思想光柱务实坚韧,逻辑严密,强调“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它代表了平民阶层与实用技术的崛起,其“非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规模战乱,“尚贤”主张推动了人才选拔的公平,“科学逻辑”的萌芽更是促进了符道、器道、乃至幻真界技术的高速发展。其贡献,在于拓展了文明的广度与夯实了基础,为第三!

天道判定既下,浩瀚无边的大道功德轰然降临,其规模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因为这是对整个内世界文明体系的一次总评定与升华!

功德主要分为三股,最粗大的两股分别注入张子与无子体内,稍小但仍磅礴无比的一股注入量子体内。

三圣的气息瞬间突破混元金仙的极限,与内世界天道完美契合!张子脑后浮现仁爱礼序圣轮,光芒温润却照彻万古,是为“文宣圣人”!无子身后显现清净自然道图,玄奥深邃仿佛蕴含宇宙至理,是为“道德圣人”!量子周身环绕兼爱非攻符文与逻辑经纬线,坚实而精密,是为“量理圣人”!

三位由思想教化而成就的内世界天道圣人,就此归位!他们的圣位,与内世界文明兴衰紧密相连,文明愈盛,其力愈强!

冥河本尊感受着内世界因三大思想支柱的最终确立而变得更加稳固、和谐、充满活力,文明气运如同经过了提纯炼粹,愈发精纯磅礴,不由颔首。

“儒定秩序,无启超脱,量实根基。三圣并立,吾内世界文明大道,终至圆满无暇之境矣。”

自此,冥河内世界形成了独特的圣位格局:有以力证道的武道圣人,有创制文字的逍遥符圣,有执掌虚幻的梦境圣人,更有如今以思想教化证道的文宣、道德、量理三圣!诸圣各司其职,共同维系并引导着内世界向着那最终的永恒之境不断迈进。

而冥河本尊掌控如此世界,其道行修为,已愈发深不可测,远超寻常天道境界。其目光再次投向洪荒主世界那纷乱的封神杀劫,心中已有全盘算计。内世界愈强,他这身化天道之主,便愈是底气十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