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玉虚宫。
自洪荒开辟便存在的无上仙阙,此刻却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肃杀与沉重之气。紫气氤氲的宫阙深处,高渺莫测的元始天尊端坐八宝云光座上,其下蒲团之上,阐教十二金仙并云中子、南极仙翁等弟子肃穆静坐,个个面色凝重,周身隐隐有劫气缠绕,显是皆感应到了那迫在眉睫的杀劫。
元始天尊慧眼观照周天,见洪荒大地怨气升腾,劫运弥漫,知封神之时已至。他缓缓开口,声音淡漠而威严,响彻玉虚宫每一个角落:“如今洪荒劫运已成,周室当兴,成汤数尽。尔等门徒,身犯红尘杀劫,需寻一德行深厚、根性却浅之人下山,代天封神,主持人间更迭,完此劫数。”
众仙闻言,皆知师尊已有定计,纷纷垂首聆听。
天尊目光扫过门下,最终落在一名始终坐在末位、白发苍苍、道袍朴素、修为仅达地仙之境,却眉宇间隐含一丝坚毅与慈悲的老者身上。
“姜尚,上前来。”
老者闻声,连忙起身,恭敬行至座前,俯身下拜:“弟子姜尚,叩见师尊。”此人正是拜入玉虚宫门下修行四十载,却因天赋所限,仙道难成的姜子牙。
元始天尊看着这位“愚钝”的弟子,眼中无悲无喜,唯有天道运转的冷漠:“汝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今成汤数尽,周室将兴。吾特命汝下山,辅佐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待功成之日,自有你一番去处。”
姜子牙闻言,如遭雷击,浑身一颤。他上山苦修四十载,虽知自身资质平庸,却始终心怀一丝成仙了道的渴望。如今师尊亲口断定他“仙道难成”,只配享人间富贵,无异于断绝了他毕生最大的念想。他心中悲苦万分,叩首泣道:“师尊!弟子情愿苦守山门,修身养性,不敢贪恋人间富贵!求师尊慈悲,莫要赶弟子下山!”
一旁的白鹤童子见状,上前一步,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师叔,天命如此,岂可违拗?师尊法旨已下,请师叔速速收拾下山,莫要误了时辰。”
南极仙翁亦叹息一声,出言劝道:“子牙师弟,机缘有定,天命难违。师尊如此安排,必有其深意。人间富贵,亦是万千生灵所求,你且安心去吧。”
姜子牙见事已无可挽回,心中纵有万般不甘与凄凉,也只得含泪叩首:“弟子…姜尚,领师尊法旨…”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袖袍一拂,两件宝物凭空浮现,散发出浩瀚天道威严:
一者,乃是一卷霞光万道、瑞彩千条的榜文,其上空白,却隐隐有无数真灵名号沉浮不定,正是那注定要收录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封神榜!
一者,乃是一根木鞭模样,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蕴含无上打神之力,对封神榜上有名之士极具克制——打神鞭!
“此二宝,赐予你。封神榜,可收录真灵;打神鞭,可节制诸神。尔下山之后,需尽心竭力,扶助明主,完结封神大事,不得有误。”元始天尊声音浩荡,如同天道纶音。
姜子牙双手颤抖,接过这重若千钧的二宝,只觉得一股庞大的因果与劫运瞬间加身,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知道,从接过这两件宝物开始,他的命运便已彻底改变,再无回头之路。
“弟子…谨遵师命!”姜子牙再次叩首,声音哽咽。
拜别师尊与诸位同门,姜子牙步履蹒跚地走出玉虚宫。回首望去,仙山缥缈,宫阙巍峨,此地曾是他修行四十载的家,如今却再也回不去了。前路茫茫,仙道断绝,唯有那凶险未卜的人间杀劫在等待着他。
他驾起土遁,离了昆仑山,一时间竟不知该往何处去。思来想去,想起朝歌有一结义兄弟宋异人,或许可暂且投奔,再做打算。
就在姜子牙身影消失于昆仑地界之时,虚空之中,冥河的一缕神念悄然收回。
“呵呵,姜子牙下山了…封神台,也该搭起来了。”冥河于血海深处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元始老儿选了这么个棋子,倒是稳妥。可惜,这棋子注定是孤臣孽子,一生劳碌,难得清闲。且看他,如何在这洪荒棋局中,落下这第一子吧。”
姜子牙的下山,如同吹响了封神之战的正式号角。洪荒各方势力,无论是阐教、截教、人道王朝,还是冥河这等幕后布局者,都已知晓,那场注定要席卷天地、重定秩序的宏大杀劫,终于要全面展开了。而姜子牙,这个修为低微的老人,却偏偏成了执掌封神榜、推动这场大劫走向的关键人物。他的命运,自此与洪荒众生的命运,紧紧纠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