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惨死,朝野震动,天下诸侯人心惶惶,皆知纣王无道,妖妃祸国,殷商气数将尽。西伯侯姬昌虽被困羑里,然其子伯邑考孝感动天(虽遭惨祸),其臣散宜生等四处奔走,终以重贿买通费仲、尤浑,加之纣王自觉杀比干过于骇人,稍存愧疚,竟允了姬昌归国。
姬昌归西岐后,励精图治,仁义布于四方,贤士纷纷来投,西岐日渐强盛。然姬昌谨守臣节,虽知天命有归,却不愿首倡征伐。
这一日,有流民自北地逃来,哭诉北伯侯崇侯虎助纣为虐,为其监造鹿台、兴修离宫,横征暴敛,残虐百姓,致使北地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文武群臣闻之,皆义愤填膺。
上大夫散宜生出班奏曰:“侯虎荼毒万民,乃朝廷之蠹贼,人民之仇寇。主公行仁义于天下,岂可坐视北疆百姓陷于水火?当兴兵讨之,以清君侧,救民于倒悬!”
姬昌沉吟道:“侯虎虽恶,乃商王所封之伯侯,讨之恐惹王怒…”
话音未落,只见一人出列,声若洪钟:“主公此言差矣!昔日黄帝伐蚩尤,汤武伐桀纣,皆为民除害,顺天应人。今崇侯虎虐害生灵,天怒人怨。我西岐恭行天道,吊民伐罪,正合其时!臣虽不才,愿领一师之众,讨伐逆贼,献俘于麾下!”
众人视之,正是西岐丞相,昆仑山玉虚门下——姜子牙!
子牙自火烧琵琶精后,名声大噪,更知封神杀劫已起,讨伐无道诸侯正是开端。他见姬昌仍有疑虑,便再以天象、民心劝说。
姬昌终被说动,拜姜子牙为征北大军统帅,散宜生为参军,南宫适为先锋,辛甲为副将,起西岐兵车十万,浩浩荡荡,出岐山,往崇城而去。
大军开拔,杀气冲霄,顿时引动了诸方关注,亦包括了那新成的冥河内世界。
地府之中,执掌西方肃杀、兵戈变革的白帝碧霄娘娘最先感应。她本就性烈,嫉恶如仇,闻听征伐之事,尤其讨伐的是崇侯虎这等助纣为虐之贼,顿时来了精神。
“好!杀得好!此等虐民贼子,正该千刀万剐!”碧霄在昆仑丘斩孽台上抚掌而笑,周身锐金之气勃发,与远方征伐之军的兵戈杀气隐隐共鸣。她虽不能直接插手,但其“肃杀裁决”的圣人意志,却无形中透过天道法则,微弱的加持于西岐大军的兵锋之上,令其兵器更显锋锐,军阵更添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绝正气。
中央后土娘娘感知到此征伐乃顺天应人之举,亦微微颔首,地道气运稍向西岐倾斜,使其师出有名,士气愈发高昂。
且说姜子牙统兵,一路势如破竹。崇侯虎平日不得人心,辖下百姓闻西岐仁义之师到来,多有箪食壶浆以迎者。崇侯虎闻报大惊,忙与其弟崇黑虎点兵迎敌。
两军对垒于崇城之外。崇黑虎乃旁门左道之士,颇有异术,曾随截教修士学艺。他见先锋南宫适威武,便一拍腰间红葫芦,念动咒语,顿时葫芦中喷涌出千只铁嘴神鹰,黑压压一片,遮天蔽日,直扑西岐军阵!
西岐军士见状,皆露惊惶。姜子牙却从容不迫,微微一笑:“此等小术,也敢班门弄斧?”遂即焚符诵咒,招来北海狂风!此风非是凡风,内蕴玉清仙法真谛,更因碧霄娘娘那丝遥远的肃杀意志融入风势,风中竟带上了斩破邪祟的锐利庚金之气!
狂风过处,那些铁嘴神鹰如遭千刀万剐,纷纷哀鸣着被撕碎成漫天黑羽,消散无踪!崇黑虎法术被破,反噬自身,大叫一声,口喷鲜血跌落马下。
崇侯虎见兄弟落败,心中更惧,只得紧守城池不出。姜子牙见崇城坚固,强攻伤亡必大,便定下计策。他派散宜生潜入城中,暗中联络对崇侯虎不满的贵族与百姓,许以重利,晓以大义。同时,大军围城,日夜佯攻,施加压力。
此时,冥河内世界北方黑帝琼霄娘娘的“归藏”意志亦被引动。并非直接助战,而是那沉静终结的气息,无形中加速了崇城内负隅顽抗势力的瓦解与“终结”,使得人心更加离散,厌战情绪弥漫。守城将士皆感心神不宁,仿佛大限将至,士气愈发低落。
内忧外患之下,崇城内部很快发生哗变!不满崇侯虎暴政的贵族与军民里应外合,趁夜打开城门!西岐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崇侯虎见大势已去,欲携家小逃窜,却被姜子牙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拦住。南宫适一马当先,将其生擒。其弟崇黑虎亦被搜出,束手就缚。
姜子牙入城,即刻出榜安民,将崇侯虎历年所犯罪状一一公示,百姓观之,无不切齿痛恨。公审之后,将此祸国殃民之贼押赴刑场,明正典刑!
刀落之时,万民称快!崇侯虎罪孽深重的魂魄哀嚎着坠入幽冥…
地府之中,碧霄娘娘冷哼一声:“来得正好!”都无需审判,直接将其打入最底层的地狱受刑去了。其一身虐民所积之业力,正好化为滋养地道的一点微末资粮。
姜子牙平定北疆,另立贤明为北伯侯(后为其子崇应彪,然需受西岐节制),将库藏财物尽数散于被虐百姓,西岐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自此,北地归心,西岐声威大震,天下诸侯更加侧目。
消息传回朝歌,纣王大怒,却又无可奈何。妲己则深感西岐与姜子牙已成心腹大患,更为忌惮。
而经此一役,姜子牙不仅展现了军事才能,更验证了封神天命。冥河内世界的圣人们也通过这次间接的“观察”与法则层面的微弱共鸣,进一步了解了主世界杀劫的运转方式,以及地道秩序在应对此类大规模征伐与善恶报应时所应处的立场。
封神大幕,由北伯侯之伐,正式拉开。西岐亮出的仁义之师、吊民伐罪的旗帜,与冥河地道所秉持的肃杀裁决、因果报应之理念,在这一刻,产生了跨越世界壁垒的微妙契合。